無欲無求無我無相何解呢佛法提倡的是無欲無求,無我無相。可是佛弟子念佛打坐又為了往生淨土,往生極樂世界。這不是有執念,有了

2021-03-05 09:21:07 字數 5210 閱讀 4030

1樓:匿名使用者

無欲無求這個不用解釋了。「無我無相」是有點說法的,這是佛家說法。「我」是指「我相」。「相」指「人相:這個詞語是互文的,是「無人我相」的意思,也就是破除「人我相」!

「人相我相」的意思是:相信在一切知覺和沉思中皆有我的存在。相信外界的感覺物件也是存在的,並且於我有分別,相對待。

--那麼佛家就說了:破除人我相,才可以解脫。「人我相」的說法出自《金剛經》,原文是:

「無人相,無我相。」有個典故出自佛經《維摩詰經·問疾品》,可以幫你理解這句佛語:維摩詰說法時,有天女散花,文書菩薩一下諸大菩薩皆花不著身,只有須菩提花著其身,且撫之不去。

是什麼原因呢?因為眾菩薩皆已破除人相我相,無「人我相」就不會有「男女相」,所以見天女不是的女的,當然花不著身。而須菩提免不除「人我相」,見男人是男人,見女人是女人。

眼裡有男女之分,陰陽之別。所以花著其身。

2樓:匿名使用者

「無欲無求」 是要因為 內心 很安樂了,,所以不需要再向外 求什麼。

「無我無相」 無我 凡人 沒有 乙個不變的我 永恆的我 存在 ---身體心靈都不斷的變

無相 就太深了。。

做任何事情 所有的感受 一切一切的 物質 精神 都是 的「相」,能一點不執著,

於相無相

不被 物質 精神 束縛 才算的上 無相

3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心裡沒有妄念,沒有所求,沒有自己執著的思想,沒有束縛的境界.

羅漢道,菩薩道,佛道.

佛法提倡的是無欲無求,無我無相。可是佛**念佛打坐又為了往生淨土,往生極樂世界。這不是有執念,有了 20

4樓:

只有往生極樂淨土,才能修成無欲無求 ,修行要一層一層的來,最高境界是無欲無求,但是不可能一輩子就做到,只要還是人 就會有慾望,所以這輩子修行好了,就能往生極樂,然後再修行無欲無求。

5樓:摩羯刀神

正因為要去往生,所以只有提倡無欲無求,這只是修行而已,人要是忙來忙去不為自己行麼?即使做慈善也是為了自己內心的昇華,也是一種修煉

6樓:匿名使用者

打坐是自我修煉,不是為前往極樂

7樓:匿名使用者

不對,佛教是普渡眾生,是無為

無我無相何解

8樓:潯子

有相與無相之並稱。即有形相者,稱為有相;無形相者,稱為無相。有相亦即指有形相而能與他物區別者。

又一般以會生滅變化之事物為有相,故有相亦稱有為法。無相為『有相』之對稱,然有時則指超越有、無二相之空而言。據大智度論卷六十一所舉,無相有假名相、法相、無相相等三種相,以此三相皆無所得,故稱無相。

又依據相對、差別之原理而立者,是為有相;而依據絕對、平等之空理而立者,是為無相。依此,而有所謂有相教、無相教;有相行、無相行;有相觀、無相觀;有相善、無相善等分別。 淨土宗將阿彌陀佛之西方淨土,以位置及清淨之形像表示之,稱為有相淨土。

然若根據無色無形之空理,而認為宇宙之一切即是淨土者,則稱為無相淨土。 密宗對有相、無相二者,有深淺二種不同的解釋。(一)淺略者,謂以凡夫之認識,可以明確的指認諸法之形相者,是為有相;而諸法之本質為空,無形無色者,是為無相。

(二)深秘者,謂一切萬法各自本來之形相,分明而住,是為有相;而在一相之中具足一切相,然又不留一相者,是為無相。 天台宗將安樂行分為有相、無相二種:(一)有相安樂行,即不入禪定三昧,一心誦念法華**者。

(二)無相安樂行,即以法華經之妙理,修一念三千之妙觀者。又禪宗主張教門為有相,禪門為無相。 此外,就諸佛之身相而言,若以佛身為三十二相、八萬四千之相好者,稱為有相佛;若以佛身為理體空寂、無色無形者,稱為無相佛。

一般以諸佛之法身為無相,報應身為有相。然關於法身為有相或無相之說,諸師看法不一。 蓋一切萬法以其各自之性,形成宇宙中森羅永珍之面貌,然此種『有相』,因其生滅變化無常,本質為空,故非實有。

若不執著此一有形之境界,則可入於涅盤之無相境界。然若以般若智慧型觀照實相之真理者,則可超越有相、無相之別,而體達二者乃相即相入,圓融無礙之理。[大寶積經卷

五、大日經卷

七、大乘起信論、十二門論觀相門、大智度論卷十八、法華經玄義卷十上、往生論註卷上、捲下、安樂集卷上、捲下]

「無痴無嗔,無欲無求,無捨無棄,無為無我」中的「無唯無我」是什麼意思?

9樓:木兮綰綰

無為非無不為,不是什麼事情都不做;而是應該按「道」行事,處世立命!

全詩:冰寒千古,萬物尤靜.心宜氣靜,望我獨神.心神合一,氣宜相隨.相間若余,萬變不驚.無痴無嗔,無欲無求.無捨無棄,無為無我.

譯文:古往今來,萬物都是安靜的,心最好寧靜,如此才能心神合一,氣最好平和,處變不驚,不沉溺外物,不抱仇視怨念之心,徹底忘掉一切,不執著任何東西,追求精神上的絕對自由,逍遙自得.

表達的含義是道教的精神,追求一種心神的安靜.

「無我無相」是什麼意思?

10樓:花過魚

意思是,不要把你我他等分得清清楚楚,這是很通俗的說法原句應該是無我相

,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相」為現象

此句表示的是一種無我的態度,

意識中沒有你,沒有我,沒有眾生,沒有想長壽這個念頭,是佛家看破紅塵,看待眾生眾生皆平等的思想

"相"即形相或狀態

對性質本體而言,指諸法的形象狀態

對人的意識而言,就是「想」 即人的意識對事物的某種反映,也是人的意識對某種程度的相狀摹寫

「我相」 指執著於「實我」的外在相狀

「人相」 指把輪迴六道的自體當作真實存在的外在相狀「眾生相」指把依五蘊(色。受。想。

行。識)而生的眾生之體當作真實存在「壽者相」指把假相的生命存在的時限(即壽命)當作真實存在的相狀——《金剛經》

11樓:匿名使用者

無相無我是境界,到這個境界即見諸相非相,既見如來。

12樓:模溫機·林豐

意識中沒有你,沒有我

下面這句話出於哪部經?

13樓:匿名使用者

《妙色王求法偈抄》

佛曰:bai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du於愛zhi者,無憂亦無怖。伽葉:

如何能為離dao於愛者?佛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即為離於愛者。

伽葉:釋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如何無我無相,無欲無求?

佛曰: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伽葉:釋尊,世人業力無為,何易?佛曰:

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伽葉:世人心裡如何能及?

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伽葉:

有業必有相,相亂人心,如何?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14樓:灬韋陀灬

佛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即為離於愛者

伽葉:釋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如何無我無相,無欲無求?

---金剛經

15樓:匿名使用者

金剛經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

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

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

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何以故?

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

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

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

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型,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16樓:海印放光

這不是佛經上的原文。

這是一篇談論佛法的文章,裡面引用了《金剛經》、《阿含經》等佛經中的句子。

無痴無嗔,無欲無求,無捨無棄,無為無我中的無唯無我是什麼意思

17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的道家中心抄思想就是:無襲為非無不為!,「bai無為」並非無du所作為,什麼事zhi

情都不做;而是應該dao按「道」行事,處世立命,必須摒棄妄自作為,遠禍慎行,追求樸素節儉、清靜寡欲的境界。就是要遵循自然規律和法則。

無我非沒有我,忘卻自我,是一種境界。

18樓:諦聽者

無為無我,講的是不以個人為中心,不執著於個人的執念。

19樓:糖糖又笑了

「無嗔無痴」意思是沒有嗔恨怨惱等一切負面情緒,對宇宙真理清楚明白而不愚痴無知。

專「無屬欲無求」意思是除了能維持基本的生存生活,對世間的財富、權力、名聲等沒有追求的慾望,也沒有什麼心願要追求滿足的。

「無捨無棄」意思是認為世間的一切物質和親人等本來就不屬於自己,本來就沒有擁有過,當然也沒有捨棄。

這三句話是說明乙個修行人應該持有的態度,要看清楚世間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假相,放下貪嗔痴慢、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等世間的一切,放下執著,放下虛妄,才能證得真如實相。

佛教中的「無慾」算不算一種慾望,佛教 無欲無求,那麼他們要達到這種心態算不算一種追求?

如果是求達到無慾的狀態就是慾望,如果本身已經是無欲的狀態,一念不起,何來慾望?信佛不是無所不求,所謂的無欲,是不求世間利益,不求名聞利養,不求私利,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我覺得也是一種慾望,就是希望自己沒有各種慾望的慾望 沒有慾望人類怎麼進步佛教說的無欲無求指的是什麼 無欲無求應該是不奢望不奢求吧,...

給我一段能讓人無欲無求的佛經

誰說朗誦佛經能讓人忘卻煩惱 心經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

不卑不亢,不驕不躁,無欲無求,勿貪勿念。什麼意思

不卑不亢,形容人說話辦事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也不傲慢自大。這個詞出現在外交場合的頻率較高,通常用來形容乙個出色的外交家在外邦人面前特有的風骨。也指平常人的品格。不驕不躁 指做了好的事情不要驕傲,事情未處理好不要急躁 不驕傲,不急躁。無欲無求 本意應是無慾望的人也就沒有什麼可追求的了。應是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