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佛教對靈魂的解釋,佛教與道教對於靈魂是怎樣解釋的

2021-03-23 02:45:19 字數 4560 閱讀 5491

1樓:青山白樹

經云,空而無我無靈魂。所以說,我執是不好的,是輪迴的根本,它會產生愛取執,產生生老病死,所以意識就是這樣我執的附帶品,意識就像細胞一樣,還有可能**,是產生無量眾生的根源。所以才說某某是某某佛某某菩薩的化身,因為我們本來就具足佛性,我們本來就是同乙個分出來的,過去現在能成佛的,沒理由未來的我們不能成啊,因此只要走在成佛的道路上,那就是即心是佛,即身做佛咯。

當然,筆者離這境界還差的很遠。這是個人的看法,肯定有錯誤,但希望有緣人指出。

佛教與道教對於靈魂是怎樣解釋的

2樓:我恨電視機

佛教認為靈魂就是意識,肉體雖然毀滅,但是靈魂是不滅的。佛教老是說一副臭皮囊,他們有一種極端的修煉就是靜靜的看著一具屍體慢慢的腐爛發臭來感悟肉體終將毀滅,而精神永存。佛經裡面說人有「八識」。

人死的時候,八識離開身體有先後次序不同,最後離開的是阿賴耶識。

而道教則說三魂七魄,這些都寄居在我們身體裡,三魂居住在人的肝,七魄居住在人的肺。天魂、地魂(或識魂)、人魂,人死後天魂暫時被上神收押,地魂下地獄知前後三世,人魂則在墓地接受後輩香火,在轉世時才會三魂合一。七魄名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指喜、怒、哀、懼、愛、惡、欲,人死後就沒了。

在佛教上,修煉的是精神,肉身是利用,死後成佛,前往西方極樂世界;道教則修天人合一,追求長生,肉身成神。

3樓:

這些都是道教和佛教互兼容易,並且佛教為了適應中國傳統社會思想,而世俗化表現。佛教是沒有靈魂說的。關於超度,並不是超度靈魂,只是因為佛教有輪迴說,認為人死後可能會投胎成餓鬼(不是傳統意義的鬼魂),甚至下地獄。

如果通過佛菩薩的護持,念經去除前世的業障,才可以轉世成為人,或者天人。

至於祭祀,是中國傳統的文化,早在前秦就已經有祭祀,看文獻多有記載。佛教東漢才傳過來,這個只是為了中國人更好接受佛教思想而做的融合。

4樓:普願普元

人生還是需要些智慧型的,佛法學習,百度下以下優酷土豆、**鐘茂森講的《**規》4集請聽淨空法師講的《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地藏經》《無量壽經》母音老人講的《拈花錄》(注意講公案的部分,也許能開悟)阿彌陀佛

5樓:煩惱即菩提

你說的大多數可能是民間傳說或**電視劇集中聽來的,可以看正規的佛家或道家經典。

6樓:佛緣深情

佛教是沒有靈魂的,一切都是佛性的顯現。

7樓:慈悲美美

佛教說靈魂是我們能夠帶業的意識,道就說靈魂是我們不生不滅的性命。兩者的說法有一共同點,就是輪迴。

8樓:匿名使用者

佛法學習

人生還是需要些智慧型的點我名字,再點空間,上面有個三慧禪房的鏈結,就都有了。 阿彌陀佛

9樓:龍月心

生生不息,依照個人業報決定去哪一道

佛教怎麼解釋靈魂?

10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相信靈魂的實在嗎?

不。佛教不相信有乙個永恆不變的靈魂,如果相信了靈魂的實在,那就不是正信的佛教徒,而是「神我外道」。

不錯,在一般人的觀念中,除了他是唯物論者,往住都會相信人人都有乙個永恆不變的靈魂,晚近歐美倡行的「靈智學會」,他們研究的物件,也就是靈魂。**教、回教、印度教、道教等的各宗教,多多少少也是屬於靈魂信仰的一類,以為人的作善作惡,死後的靈魂,便會受著上帝或閻王的審判,好者上天堂,壞者下地獄。

在中國的民間,對於靈魂的迷信,更是根深蒂固,並且還有乙個最大的錯誤,以為人死之後的靈魂就是鬼,靈魂與鬼,在中國民間的信仰中,乃是乙個糾纏不清分割不開的大問題。更可笑的,由於鬼類有些小神通,又以為靈魂是「三魂六魄」組成的集合體了。

其實,鬼是六道眾生之一,正像我們人類也是六道眾生之一一樣。生為人,固然有生有死;生為鬼,同樣有生有死(人是胎生,鬼是化生)。何況人死之後不一定就生為鬼,這在下一節中另予說明。

關於靈魂,中國民間的傳說很多,往往把人的生死之間,用靈魂作為橋梁,生是靈魂的投胎,死是靈魂脫離了肉體,把靈魂與肉體的關係,看**子與屋主一樣,老房子壞了,搬進新的房子,房子經常在汰舊換新地搬進搬出,住房子的人,卻是永恆不變地來來去去。這也就是說,人是靈魂套上了肉體的東西,肉體可以換了又換,靈魂是一成不變的,以為靈魂就是我們生死之流中的主體。

事實上,正信的佛教,並不接受這一套靈魂的觀念,因為這在緣起緣滅的理論上不能成立,站在「生滅無常」的立足點上,看一切事物都是生滅無常的,物質界是如此,精神界亦復如此。用肉眼看事物,往往會發生「成而不變」的錯覺,若用精密的儀器去看任何事物,無不都在剎那變化之中,易經所說的「生生」,其實在生生的背後,也包含著死死,也就是變變或化化。

物質界的物理現象,既然是生生不息的,再看精神界的心理現象,那就更容易覺察出來了,因為心理現象的產生,就是由於精神的變動而來。心理現象的變動,促成了我人行為的或善或惡,善惡的行為,又會反轉身來影響到心理現象的傾向,我們的前程遠景,便是靠著這種心理促成行為,行為影響心理的迴圈作用而定。

那麼試問:靈魂的不變性,靈魂的永恆性,那是可能的嗎?當然是不可能的,不要說死後沒有固定的靈魂,縱然活著的時候,我們的身心也都是活在剎那不停地變了又變而變變不已之中。

照這樣說,佛教既不相信靈魂,那末,佛教所說六道輪迴與超凡入聖的本體,究竟又是甚麼呢?

這就是佛教特殊優勝的地方,既不看重自我的永久價值,卻又更加地肯定了自性的公升拔價值。

佛教主張「因緣生法」「自性本空」,佛教看物質界是因緣生法,看精神界也是因緣生法。因緣聚合即生,因緣分散即滅,大至乙個星球乙個天體乃至整個的宇宙,小至一莖小草一粒微塵乙個原子,無一不是假藉了內因與外緣的聚集而存在,除去了因與緣的要素,一物也不可能存在,所以,從根本上看,是空無一物的。這在研究物理化學的科學家們,可以給我們正確而正面的答案。

至於精神界呢?佛教雖不承認靈魂的觀念,但決不是唯物論者。佛教的精神界,是用乙個「識」字作為命名,小乘佛教只講六個識,是以第六識作為連貫生命之流的主體,大乘佛教增加兩識,共有八識,是以第八識作為連貫生命之流的主體,我們把小乘的放在一邊,單介紹大乘的八識。

大乘佛教的八個識,前六識同小乘的名稱一樣,只是將小乘第六識的功用更加詳實的分析,而分出了第七識與第八識。

實際上,八個識的主體只有乙個,由於功用的劃分而給了它們八個名字,因為前七識的為善為惡,都會把賬目記在第八識的名下;第八識是一切業種業因的倉庫,這個倉庫的總管是第七識,搬進搬出是第六識,製造作業是前五識。

這樣說來,第八識的功能,是在儲藏,但不等於只進不出的守財奴。不斷地由外面藏進去,也不斷地從裡面搬出來,藏進去的是行為影響心理而印入心田,稱為業因或種子,搬出來的是心理促成行為而感受行為,稱為業果或現行。就這樣進而出,出而進,種子而現行,現行而種子,在一期生命之中是如此,轉生到二期三期乃至無數期的生命中去也是如此,由現世今生的因果對流,到無數過去和未來世的因果回還,都不出於這一種子而現行與現行而種子的律則,因此而構成了生命的連貫與生死的相續。

正因為種子與現行的經常乃至剎那不息地進進出出,所以第八識的本質,也在經常乃至剎那不息地變動不已,不要說這一生的第八識的質量與前後生是不同的,即使前一念到後一念也就不同了,正由於念念生滅念念不同,我們才會有浮沉生死而至越超生死的可能。所以,第八識的存在,便是存在於這一剎那變動的業因與業果的連續之間,除了業因與業果的變動連續,也就沒有第八識的本質可求;正像水的潮流,是由於水的連續而有,離了相續不斷的水性,也就沒有潮流可求了。佛教教人修持解脫道的目的,就是在於截斷這一因果相續的生死之流,等到第八識的作用完全消失,既不藏進去什麼,也不拿出來什麼,那就成了空性,那在佛教稱為「轉(煩惱)識成(清淨)智」,不受生死的支配,而能自由於生死之中。

可見佛教的第八識,並不等於永恆的靈魂,如果迷信有個永恆的靈魂,那麼超凡入聖的解脫生死,也就成為不可能了。佛教在觀念上否認有靈魂,在目的上也在否定第八識,唯有否定了由煩惱無明接連而假現的第八識之後,才是徹底的解脫。不過,第八識被否定之後,並非等於沒有,乃是非空非有的智體的顯照,而不是無明煩惱的纏繞不清。

聖嚴法師講述

11樓:同類

楞嚴經券二。佛與波斯匿王的對話。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

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

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

12樓:行願佛子

無智無德 - 魔法師 五級

說的簡單貼切

關於中陰 的問題, 我看過很多資料,釋迦摩尼佛在的時候沒有說過,現在也沒有具體的論證,所以不還說

靈魂在佛學裡還是叫神識相對好一點

阿彌陀佛

13樓:為利有情願成佛

樓上說的對 補充一下 佛教有類似靈魂的 中陰身

名中有,即人死後尚未投胎之前,有乙個由微細物質形成的化生身來維持生命,此化生身即是中陰身。此中陰身在最初的四十九天中,每七天一生死,經過七番生死,等待業緣的安排,而去投生。

14樓:匿名使用者

靈魂從舊有的身體出竅之後,等於離開了生長數十年的人世間,開始為他另一次生命的開展尋找出口。從死亡到投胎轉世的這一段時間,佛教稱為「中陰身」,中陰身會隨著前世的業力尋找他投胎轉世的因緣,等到因緣具足轉生之後,便會忘記前世的經歷,這個叫做「隔陰之迷」,因為有這種隔世遺忘的現象,所以今生不記得過去生的種種困苦,而投胎再生後也會忘記今生的煩惱。

佛教與道教的區別

道教與佛教的本質區別就是 道曰今生,佛說來世 1 佛家的 三皈 就是性 心 身。性存天理就是皈依存,心存道理就是皈依法,身盡情理就是皈依僧。2 道家的 三華 就是性 心身。性華開天理足,心華開道理足,身華開情理足。道家從鍊身做起,佛家從養性做起。3 佛教以入世求超脫,道教以出世之心入世。佛教是萬法如...

佛教 道教的問題,關於佛教道教共存的問題。

三皈依後,是不得再皈依其他外道。並沒有說就不可以去道觀。這是兩個概念。去了,並不等於信仰。民間的一些神說與道教範疇。佛教博大精深,包容一切。但是,在你自心沒有定力的時候,盡量不要研究其他門類的教典。但是心裡的信仰以及定力足夠時,看一看也無礙大事。不是不可以信仰,而是,當你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佛教徒時,...

求佛教道教有關龍的咒語,佛教道教當中都有什麼咒語

如果你練的功有老師帶,則此咒老師自然會傳你。如果沒有老師帶只是自己摸索著練,想想古文 葉公好龍 的結果,這可不是鬧著玩兒的。曾見有人玩龍咒,勸之不聽。之後再見到,嘴裡真龍 真有龍地說著,瘋了幾年不知去向了。要麼找老師帶你,要麼玩兒別的。招神招鬼的咒語,一般人不是招不來,就是招來了承受不起瘋掉了。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