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分析先秦儒家思想特點

2021-03-08 04:09:06 字數 6079 閱讀 2707

1樓:皆金

儒家思想特點: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乙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秦朝是以法家思想為政權的統治思想,而漢朝在漢武帝之前以道家思想作為正統思想。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加之漢字尚處於雛形,不具備準確表達的功能,正統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強調以儒家思想為國家的哲學根

本,杜絕其他思想體系。漢武帝採納了他的主張。從此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研究四書五經的經學也成為了顯學。

此時,孔子已死三百餘年。董仲舒在具體的政策上將道家,陰陽家和儒家中有利於封建帝王統治的部分加以發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

在漢代的儒家思想普及過程中,很多社會問題得到解決。儒家思想傾向於施用仁政管理國家,政治家們以此為根據,限制土地過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體系。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三綱五常」,等政策。

西漢武帝在位時期封建國家十分強盛,這給封建統治穩定創立了前提。為維護大一統的局面,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思想體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於君主統治的成分,對儒學進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權神授」和大一統的思想,這在客觀上有利於封建**集權的加強,也利於社會的穩定,和鞏固儒家思想,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佔統治地位的正統思想。

縱觀兩千多年來儒家之所以能獨領**,一方面是因其思想核心即哲學上的天人觀念、倫理上以「仁」為核心的「三綱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統主張,在根本上都有適應了封建**統治需要的因素。

另一方面是因為儒家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能夠隨時代需要的變化而不斷改變面目。先秦儒家沒有為當時的統治者所接受甚至還遭到了秦始皇毀滅性的打擊,這是由先秦儒家初創時自身的理論缺陷導致的。先秦儒學的內容體系充滿著濃重的、溫柔淳樸的倫理親**彩,顯得「迂遠而闊於事情」。

例如,孔子的「仁學」,目的在於通過「正名」恢復「周禮」所代表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會為新興地主勢力所青睞。

孟子的「仁政」說,雖已轉到新興地主勢力的立場上,但其「仁政」說是建立在「民為貴」、「君為輕」的基礎上的,過分突出了小農利益,因而也不會得到統治者的讚賞。歷史發展到漢武帝時期,封建國家強盛,儒學隨之有了恢復生機的條件。

儒家提倡德政、禮治和人治,強調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斷於法」,實行法治,強調暴力統治;道家提倡順乎自然,「無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補性。經過秦、西漢初年的治國實踐從正反兩個方面證明:在動盪年代,軍閥割據,難以用儒家路線實行全國大一統,而法家路線卻能收到這樣的效果;在動盪結束之初,人口凋弊,生產破壞,應該實行道家無為政治,與民休息,以恢復和發展生產;當國家穩定,走上正常執行軌道之後,不能再實行嚴刑峻法的暴力統治,而以儒家路線為宜。

三者之間表現出了互相融合趨勢。

到了漢武帝時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線為基礎,以法家路線為輔助,兼採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統治思想的基本格局。從此以後,以儒家倫理道德為中心,以法家的嚴刑峻法為輔助,以道家權術政治為手段的治國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國古代的國情,成為歷代統治階級奉行不變的治國圭臬。

對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認識:西漢前期,封建統治者迫於經濟凋弊、民心思治的社會形勢,以退為進,奉行黃老之學為統治思想,試圖達到無為而治。但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到漢武帝時期開始實行有為政治,統治思想也必然面臨新的抉擇。

漢興以來,除黃老之學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較活躍並有所發展,景武之際的董仲舒便是西漢儒學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賢良對策。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統治,也應遵循「大一統」的「常經通誼」,而「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因此他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

」董仲舒從理論上闡明尊崇儒學的思想統治原則,受到漢武帝賞識。隨後武帝採取一系列措施,從而確立了儒學的統治思想地位。

建元五年(前136年),漢武帝設定儒學五經博士,同時罷免其他諸子博士,把儒學以外的百家之學排斥出官學,史稱「抑黜百家,表彰六經」。元朔五年(前124年),漢武帝下詔批董仲舒、公孫弘建議,在長安興辦太學,用儒家經書教育青年子弟,從此儒學成為官辦學校的主體內容。漢武帝改造選官制度,規定博士**成績優異者可任為郎官,吏有通一藝者可選拔擔任重要職務,還打破常規起用布衣儒生公孫弘為丞相。

這樣隨著儒學地位的上公升,封建政治與儒學密切結合起來,西漢皇帝詔令和廷議中多稱引儒家理論,司法過程中以《春秋》義例決獄。漢武帝時遵循儒家思想,舉行封禪、改正朔、修郊祀、定歷數等重大禮制活動,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歷史傳統。當時儒道兩家學派有個明顯的共同趨勢就是道家往下層社會發展成民間道教;而儒家則在上層社會發展成了廟堂儒教。

漢武帝這一政策與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學獨尊後其它思想學派並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學本身也廣泛吸收了法家、陰陽家等各家學說,統一的思想帶有一定的綜合傾向,因而獲得了成功。儒家興學,把教育、考試與選官結合起來,是武帝的創造,在客觀上促成了重視知識、重視教育的社會風尚,儒家思想逐漸滲透到社會各方面,造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正規化。但從本質上看,這仍是一種封建**主義文化政策。

漢武帝運用皇權干預思想學術,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發展,禁錮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違悖了思想統一於真理的規律,有明顯的消極作用。

2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就從孔子、孟子、荀子等代表人物分析就可以了,主要是區分他們的特點,特別是相反之處。

儒家思想的特點

3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思想之所以都在中國歷史上佔據統治地位,是與儒家思想內在的本質規定和倫理道德要求有著必然的聯絡,相容幷包的自我完善功能和開放性特質,使儒家思想更加符合統治階級實現其統治的客觀要求和廣大人民群眾要求和平、穩定建設家園的崇高願望,也發揮著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大作用,顯示了儒家思想的巨大變化。

一、儒家思想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

儒家思想是中國長期不變的農業經濟和以血緣為基礎的宗法社會關係與**制度相結合的產物。它要求給統治者以絕對的權力,讓統治者盡片面的義務。儒家文化獨特的意識形態功能,在封建社會發展中,發揮著穩定、調控、導向和建構功能,符合封建統治者實現其統治的要求。

儒家提倡「仁政與德治」,反對**;強調嚴格德社會分工,把農業視為富國、強民德根本產業,把男耕女織視為最現實的社會生產途徑,把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視為最理想的生產方式。儒家這種經濟思想同封建統治階級的「重農」主張相符合。同樣,也符合了小農經濟下農民安身立命的生活目標和他們的道德、心理要求。

政權與儒家思想相結合,政治儒學化,儒學政治化,形成「政儒一體化」的政治文化格局,是儒家思想內在特質的重要表現。在漫長而複雜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儒家思想的政治化是儒家演變的基本保障。政治化的儒學滿足了時代發展的基本要求,使儒家思想成為國家實現其政治統治,調節人們思想、行為的基本原則。

政治的儒家化使儒家思想在國家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居於支配地位。「政儒一體化」關鍵在於儒家相容幷包的內化性功能和開放性特質,使儒家所倡導的核心思想和行為準則,更加符合了統治階級實現其統治的要求。儒家始終將「禮」作為其政治活動的核心,堅信通過「人倫」教育,就能達到「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治世目標。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褥詞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禮記·典禮》上)「禮」成為處理各種社會關係的指導原則,突現了「禮」在實現其政治統治中的約束性作用。

二、相容幷包的內化功能和開放性特質,是儒家思想被廣泛推崇的內在原因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夠長期與中國時代政治相結合,保持其獨尊地位,與其自身的包容性、內化性和開放性有著密切關係。孔子繼承周文化,並通過自身的「損益」把傳統的禮樂法規轉化為人的自覺的道德實踐,又把人所具有的道德屬性擴充套件為社會倫理和政治倫理,用以處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間的關係,從而奠定了儒家「內聖外王」之學的基礎。孔子的思想經過孟子、荀子的發揮和宣揚,在先秦形成了乙個具有巨大影響的儒家學派。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封建統治的鞏固,黃老「天為而治」、「與民休息」的統治方法不再適應對內加強**集權**制度的需要,到了漢武帝時,儒學便取得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治地位,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佔統治地位的思想。董仲舒認為「天」是至高無上的,提出「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宇宙觀,建立起「三綱」、「五常」道德觀,把先秦關於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倫發展為「三綱」,把仁、義、禮、智、信「五常」作為調整這種關係的基本原則。儒學開始走上了神學化的歷程。

東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稍後又產生了土生土長的道教,儒學日漸顯露出衰敗的跡象。魏晉玄學用精神性本體代替有意志的人格神,叫人無視社會現實和現實鬥爭。玄學在宣揚以無為本的性本體論的額同時,把儒家思想消融在道德思想之中,實現道、儒合一。

隋唐時期,形成了儒、佛、道三教鼎立的局面。這種局面不符合封建君主**的統治要求。唐中期,韓愈極力排除佛、道,提倡儒家道統思想,維護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為宋明理學發展儒家思想創造了條件。

北宋周敦頤繼承和發展了孔子、孟子、董仲舒和韓愈的儒學,結合儒、道、佛,提出太極、理、氣、性、命諸範疇,奠定了理學的基礎。程顥、程頤在「天人合一」論的基礎上,提出以「理」為基本概念的理學體系,理成為先於事物而存在的唯一絕對的最高實體,是萬物都要遵循而不可違反的最高原則,也是社會道德的最高標準。朱熹既批判佛教的出世主義,又在一定程度上借鑑和吸取了佛教的理事說、心性論、修養論等思想。

在與道德的交往中,既批評道教與儒家倫常不符合的思想,從中借鑑了道教之圖,考釋道書,吸取道教的治學方法,將思辨哲理與儒家倫理思想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融合了儒、釋、道三教,在「三教融合」的基礎上重建孔孟道統,建立起乙個相容幷包的龐雜理學體系,走上了「政教合一」的道路,使儒學在宋朝時期形成了新的完備的理論體態,在中國傳統文化發展中達到了高潮。「程朱理學」以孔孟之道為主要基礎,批判吸收佛、道營養,強調仁、義、禮、智之理為世界的邏輯根據與萬物的本性;強調以「三綱」、「五常」為中心的政治理論;強調天理與人欲的對立,鼓吹「存天理,滅人欲」的道德說教,並強調每個人的道德自覺性、操守與氣節。以朱熹儒教經學為代表的宋朝理學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統治思想,對維護封建秩序,鞏固封建統治、延緩封建制度的瓦解起了重大作 用,也使儒家的統治地位更加鞏固。

現代新儒學走中西融合、「返本開新」的道路。其基本思想主要繼承了宋明理學的精神實質,在堅持民族本位文化的前提下,對西學中的民主、科學與理性等中國文化所缺少的合理因素,採取有選擇地吸取的態度。當歷史走進20世紀時,隨著世紀初中國封建統治的最後滅亡,也就廢除了儒學作為國家政治指導思想的地位。

特別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對儒學的猛烈攻擊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從而使佔據統治地位的儒學退出歷史舞台。

三、儒家思想的許多傳統美德與追求精神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起到凝聚人們力量的重大作用

儒家思想的內在特質,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形成了多數民族成員認同的心理素質、思想感情、理想信念、價值取向和道德準則,強調「人以待人」,尊老愛幼,愛國愛家,形成了具有親和力和凝聚力的中華民族精神,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辛勞勇敢,自強不息、不畏**、剛正不阿的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氣節、情操,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成為千百年來中國人民頌揚的典範與身體力行的準則。

它們構成了中華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結構和行為方式,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以「仁、義、禮、智、信、忠、孝」為其核心內容的儒家思想文化在形成民族的精神風範及民族的思想方式上具有獨特的作用,時至今天,它仍以獨特的方式凝聚於中華民族的整體精神當中。特別是儒家所倡導的「中庸」思想,在維護祖國統

一、民族團結中起到了積極作用。儒家強調「中和」、「中道」、「中用」,強調安定團結和統一,形成了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國家統一的整體觀念,對於中華民族維護安定團結的局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質滲入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風俗、心態、審美、情趣、制度、行為方式,思維方式以及語言文字之中,成為凝聚在中華民族文化結構中的重要因素。儒家強調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把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看成是不可分割的系統結構,培養了中華民族追求和諧統一的理想主義的心理特徵。儒家堅持「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論語·顏淵》)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的道德原則,要求人們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追求一種和諧社會關係,把個人與社會看作是乙個矛盾的統一體。儒家認為自然界與人類是乙個統一的自然整體,人類是自然界的乙個組成部分。

人類只有視天地萬物為一體,才能達到自然、社會、人與資源的協調發展。

儒學同中國社會發展的密切關係,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儒家所倡導的刻苦奮進、崇尚氣節與民族自尊、誠實守信與寬容和諧的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現代中國民族文化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

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是什麼,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有什麼不同呢

儒家提倡人治,德治 法家提倡樸素的法制觀點 儒家認為人本善,強調個人道德修養對社會的決定作用法家認為人本惡,強調法律規範對社會秩序的保護 儒家的思想和主張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學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 概括和繼承了夏 商 周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乙個...

儒家思想的基本觀點,儒家思想的基本觀點?

孔子時期 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維護周朝的 禮 主張貴賤有 序 文化方面主張 有教無類 孟子時期 發展了孔子的學說.提出 民貴君輕 主張 政在得民 反對苛政.認為 性本善 荀子時期 主張 制天命而用之 董仲舒則認為 天人感應 君權神受 儒家基本上堅持 親親 尊尊 的立法原則,維護 禮治 ...

儒家思想對中國現代政治的影響,儒家思想對當今中國現代社會的積極影響?

是儒學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內容並非現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 平庸,其主旨在於修養人性。其中包括學習的方式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規範如 五達道 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和 三達德 智 仁 勇 等。中庸所追求的修養的最高境界是至誠或稱至德。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