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科舉考試和明清時期科舉考試有什麼不同

2021-03-05 09:22:20 字數 5872 閱讀 2046

1樓:匿名使用者

前者不拘一格,選出來的是真正的人才

後者是純粹的八股取士,束縛人的思想

隋唐科舉制

隋設科舉,以明經、進士兩科取士。唐朝沿襲,並有進一步的發展。由於國家制度的健全,經濟的發展,庶族地主的興起,要求提高社會地位,獲得參政機會;唐朝用科舉考試作為選拔官吏的主要辦法,以此選拔合格人才,提**員素質和籠絡士人等。

考試內容,有經義、帖經、財務策、詩賦等,考生的**有從國子監來的「生徒」和經州、縣選送的「鄉貢」。先由禮部考試錄取,再經吏部考以身、言、書、判,合格後始能授官。當時明經科,不為社會重視,因有「雜色」之稱。

而進士科最為士人所趨,一經錄取,被視為「登龍門」。唐朝的主要**如太宗以後的宰相多由進士科出身,對社會影響極大。許多士人幻想「十載寒窗,一舉成名」,把畢生精力都消耗在儒家的經書和文選等典籍方面,因此,科舉制度對鞏固封建統治起著很大作用。

2樓:亂世小飛人

隋唐科舉考試只是當時選拔制度的一部分,隋唐的人才舉薦制度依然實行.

而明清時代,科舉已經完全變成了國家選拔人才的主要手段.

如果你是高中生,可能應回答隋唐科舉推動了中國的文化普及,選官制度革新,唯才是舉打破了門閥對選官的壟斷。明清科舉則禁錮了文化,成為王朝文化統治的重要方法,內容泥古不化,有些禁錮社會的政治文化發展。

隋唐時期的科舉考試和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有什麼不同

3樓:蕾切爾易

中國科舉制度自隋發端,終止於清朝光緒三十一年(2023年),是我國封建社會中後期實行的重要選官制度。在它實施的一千多年間,對中國的政治走向,社會格局乃至世界政治文明的發展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科舉制度產生後的一千多年中,不斷有所變化,隋唐和明清就是我國科舉制度變化發展的兩個重要時期。

隋唐是科舉制度的起源和完善時期,隋朝廢南北朝以來的九品中正選官制度,首開考試取士的先河,唐在隋朝的基礎上使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和制度化;明清是科舉制度的鼎盛和衰亡時期,明朝使科舉考試的形式越來越完善,但同時也使它越來越繁瑣,清末,隨著社會的開放,科舉制度的弊端和危害日甚,此制度也走向僵化和衰落。兩個時期科舉制度的比較有以下幾方面的不同:

一、兩個時期科舉制度考生**和資格有所不同

隋唐時期,考生**主要有兩類,生徒和鄉貢。**與地方官學的學生經考試合格,由學校送尚書省參加省試,這些考生被稱之為生徒。不在學校學習而學業有成者,則向州縣「投牒自舉」,經審查考試合格,由州縣送省參加考試,稱為鄉貢。

考生**較廣,資格審查較鬆,給大部分知識分子以科舉取士的機會。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與學校制度緊密結合,非經由學校出身者不能參加科舉考試。國子監是最高學府,監生可以直接做官。

府、州、縣是地方學校,學員稱為生員,未取得生員資格者不得參加考試。進學校成為參加科舉考試的必由之路。

二、兩個時期科考在考試科目、考試內容和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

隋唐時期,科考的科目較多,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道舉等,以明經和進士科為主。考試內容涉及經義、時務、詩賦、雜文等,內容多,並且注重考查考生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考試形式分為筆試和口試兩種,有助於選拔優秀的人才。

明清時期在這些方面有很多變化,考試科目減少了,考試內容專取「四書」「五經」命題,對經義的解釋,只能以朱熹的觀點為標準答案,不得有自己的見解。考試形式筆試,規定必須用八股文的文體作文,嚴格規定答題文章的具體格式和寫作步驟,有嚴格的程式、標準和規範,不允許有任何的個人發揮。

三、考試和錄取程度不同

隋唐時期尤其在唐朝把考試分為常科考試和制科考試,常科考試一般安排在每年10月進行,唐初由吏部後由禮部主考,確定錄取人之後送由中書門下進行複核,再把錄取名單送給皇帝過目,省試錄取,稱之為及第,第一名稱為狀元或狀頭;制科考試由皇帝親自主持。明清實行**考試,首先是鄉試,由各省主持,每三年一次,考中稱為舉人;其二是會試,由禮部主持,於鄉試次年舉行,考中為舉人;最後是殿試,皇帝親自主持,主要考策問,殿試不會淘汰會試錄取的人員,僅排出名次,前三名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

四、兩個時期的科舉制度的作用不同

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度打破了世族壟斷政治、壟斷**選拔的現象,為社會提供了相對平等的機會以及進入國家**隊伍的可能性。選拔了一大批有才學的人,如韓愈、柳宗元、白居易等都是進士出身,促進了隋唐文化的發展與繁榮。同時這種考試制度的外傳,對西方的文官制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為資本主義社會的選官制度提供了最初的模式。

到了明清時期,科舉制度雖選拔出了大批**,維護了封建統治,其中也不乏能吏賢臣,如洪承疇、紀曉嵐、劉墉,但從整體上來說,這種呆板的標準化和程式化的考試形式及考試內容,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壓抑了人們的創新,引導著應試者向酸腐迂拙、不學無術的方向發展,還浪費了大量人才,如蒲松齡、李時珍等人,都是科考的失意者。明清的科舉制,是導致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緩慢、科技落後、中外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4樓:百度使用者

明清時嚴格要求採用八股文,格式死板,這個是一大退步。

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與明清時期的作用有什麼不同

5樓:匿名使用者

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與明清時期的作用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不同?

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實行,有利於門第不高的讀書人憑才學參加政權,有利於選拔人才。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使許多讀書人埋頭讀經書,不講求實際學問。原因:

隋唐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繁榮發展時期;明清是我國封建制度的漸趨衰落時期。隋唐時期政治清明,統治者治國政策開明;明清時期統治腐朽,君主**統治強化。

隋唐科舉制度與明朝科舉制度有什麼不同

6樓:匿名使用者

1、考試內容不一樣:隋煬帝時期開始設定進士科科舉制誕生,當時的進士科考的主要是考生對時政的匱乏。到唐朝唐玄宗時期進士科主要考的是詩賦,因此唐朝詩歌繁榮;而明清時期科舉考試採用的是「八股文」,從四書五經中命題,題材、思想僵化;

2、選才的標準不一樣。隋唐時期主要是以才選官,如:對時政有見解和擅長詩詞歌賦的人才;而明清時期主要選擇一些墨守成規,忠於統治者的人才;

3、統治者的態度不一樣,隋唐時期統治者非常重視,並且體現民主思想;明清時期,統治者實行君主**,統治者****,特別是實行「***」後進一步禁錮了讀書人的思想;

4、科舉制,又稱科舉、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科舉制從隋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2023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對中國在內的漢文化圈諸多國家,以及西歐國家啟蒙影響深遠。

7樓:毗沙王

在考試內容上不同。明清時期考生做八股文,答案不許發揮個人見解。

隋唐與明清時期科舉取士不同的原因是什麼呢?

8樓:瀟灑大龍少

經濟決定政治。在隋唐以前的做官是「舉孝廉」,以舉薦為主。雖然是隋開科舉制,但還不完善,官家以士族為主。

唐武則天完善科舉,開創武舉,打擊士族,提高庶族,作用狄仁傑便是一例。下面就不知道了!哈哈哈哈

比較明朝時期的八股取士制度和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度,有什麼不同?

9樓:匿名使用者

(1)考試內容不同:隋唐科舉重考經書背誦理解和詩賦、時務策的寫作,對文學水平和治國治民的見解要求較高;明清科舉考試範圍是四書五經,文體是死板的「八股文」,所述觀點必須遵循朱熹《四書集注》的觀點,不能有自己的見解。(2)影響不同:

隋唐科舉能選出真才實學的人才進入各級政權,有利於社會發展,使人才不斷更新;;明清科舉「八股取士」使讀書人脫離現實,缺乏實際能力。(3)作用不同:隋唐科舉當時使社會文化繁榮,人才輩出;明清科舉「八股取士」雖然加強了君權但禁錮了人們思想,阻礙了社會文化的發展。

說明封建君主**統治的不斷加強

10樓:匿名使用者

八股取士 明朝選拔官吏沿用科舉制度。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範圍內命題,文體嚴格限於八股文,應考者不能發揮個人見解。明朝統治者用「八股取士」來禁錮知識分子思想。

考中做官的,很多成為皇帝的忠順奴僕。 明朝的科舉考試分**進行。省級考試叫鄉試,及格者稱為舉人;舉人到京參加會試,合格者稱為貢士;貢士再參加皇帝主持的殿試,考中者稱為進士。

進士的前三名分別稱為狀元、榜眼和探花。中舉的知識分子,都能享受一些特權,可以免除差役和稅糧,進士都有官做。但是,這些人很多是沒有真才實學的迂腐儒生。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

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二十七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叫試策。

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有過中肯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

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推翻隋朝的統治後,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

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乙個是生徒,乙個是鄉貢。

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

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

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

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

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採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

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

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巨集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

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通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

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讚。

但是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

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於鄉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等。

"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公升"。

簡評明清時期科舉必由學校的現象,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對中國教育的發展有何影響?

明清時期的科舉必由學校的現象。明經明清時候的就是科舉也是先是從下面一步步的選上來的信用卡相識乙個秀才然後呢,咱慢慢也是一步一步往上考的,不是直接就可以去參加科舉的。明星的時候這種科舉資源基本上是被壟斷的,也就是說明代和清初他這種江南的書院特別省心,所以說為什麼民情會嚴防這種科舉高考,呃,移民現象,就...

秦漢時期的民族關係,秦漢 隋唐 元 明 清時期的民族關係

在秦漢統一多民族bai 國家內du,各民族有了大的發展,民族zhi間的交流dao達到了一版個新高度,但民族關係仍然緊張 權,以矛盾衝突為主的漢匈民族關係 漢越民族關係構成了秦漢時期民族關係的主要方面和基本內容,而民族的分化 重組與融合卻為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動力,為漢民族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隋唐科舉制產生的背景基本情況簡述隋唐時期科舉制的創立與發展

一 秦朝以前,採用 世卿世祿 制度,後來逐步引入軍功爵制。西周時,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 諸侯 卿 士。依照血緣世襲。到了東周,有客卿 食客等。二 到了漢朝。提拔民間人才。當時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前者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三 魏文帝時,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