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惠企百科
月球,天體名稱,人類肉眼所見稱為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是地球的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
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是地球已知的質量最大的衛星,月球表面佈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萬千公尺,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2019年5月16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宣佈,由該臺研究員李春來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嫦娥四號探測資料,證明了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欖石和低鈣輝石為主的深部物質。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釋出了這一重大發現。
2樓:手機使用者
月球俗稱月亮,也稱太陰。月球的年齡大約也是46億年,它與地球形影相隨,關係密切。月球也有殼、幔、核等分層結構。
最外層的月殼平均厚度約為 60-65公里。月殼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佔了月球的大部分體積。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溫度約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狀態的。
月球直徑約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體積只有地球的1/49,質量約7350億億噸,相當於地球質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當於地球重力的 1/6。
月球上面有陰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區域。早期的天文學家在觀察月球時,以為發暗的地區都有海水覆蓋,因此把它們稱為「 海 」。著名的有云海、溼海、靜海等。
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脈,那裡層巒疊嶂,山脈縱橫,到處都是星羅棋佈的環形山。位於南極附近的貝利環形山直徑295公里,可以把整個海南島裝進去。最深的山是牛頓環形山,深達8788公尺。
除了環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脈。高山和深谷疊現,別有一番風光。
月球的正面永遠向著地球。另一方面,除了在月面邊沿附近的區域因天秤動而間中可見以外,月球的背面絕大部分不能從地球看見。在沒有探測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個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它幾乎沒有月海這種較暗的月面特徵。而當探測器執行至月球背面時,它將無法與地球直接通訊。
3樓:手機使用者
平均赤道半徑: ae = 1738000 公尺 平均半徑: a = 1737400 公尺 赤道重力加速度:
ge = 公尺/秒2 平均自轉週期: t = 天 扁率: f = 質量:
m⊕ = ×1024 公斤 月心引力常數: gm = 公尺3/秒2 平均密度: ρe = 克/釐公尺3 地月系質量比 e/m = 離地球平均距離:
r = 384400 公里 逃逸速度: v = 公里/秒 表面溫度: t = -120 ~ 150 表面大氣壓:
p = × 10-10 帕。
關於月球的資料有哪些?
4樓:小杜漲知識
關於月亮的資料有,月球是圍繞地球旋轉的球形天體,同時也是地球辯磨的天然衛星。月球是太陽系中體積第五大的衛星,其平均半徑約為千公尺,相當於地球半徑的知灶型倍。月球的自轉與公轉的週期相等,因此月球始終以同一面朝向著地球。
月亮。<>
月球正面大量分佈著由暗色的火山噴出的玄武岩熔岩流充填的巨大撞擊坑,形成了廣闊的平原,稱為「月海」,實際上「月海」中一滴水也沒有。
月亮是天空中除太陽之外最亮的天體,儘管它呈現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實際很暗,反射率僅略高於舊瀝青。
由於月亮在天空中非常顯眼,再加上規律性的月相變化,自古以來就對人類文化如神話傳說、宗教信仰、哲學思想、曆法編制、文學藝術搭猜和風俗傳統等產生重大影響。
關於月球的關於月球的資料
月球是地球唯一一顆天然衛星 軌道半徑 距地球384,400千公尺 行星直徑 3476千公尺 質量 7.35e22千克 古羅馬人稱之為luna,古希臘人稱之為selene或阿爾特彌斯 月亮與狩獵的女神 另外在其他神話中它還有許多名字。理所當然,月球早在史前就已被人所知道。它是空中僅次於太陽的第二亮物體...
關於地球和月球的構造,月球內部結構
月球內有岩漿。.地球的吸引力是由萬有引力產生的。 月球的內部是空的,因為科學家們發現若月球是實心的話,那麼月球的質量超過了地月質量比,也就是說月球就不會出現在那個位置了,關於月球人類瞭解的很少,比如說月球的形成,月球為什麼只有一面永遠的朝著地球?月球那一面 陰暗面 為什麼和反面 明亮面 的情況不一樣...
有關月球的基本資料
月球也稱太陰,俗稱月亮 1 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是最明顯的天然衛星的例子。在太陽系裡,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天然衛星。月球的年齡大約有46億年。月球有殼 幔 核等分層結構。最外層的月殼平均厚度約為60 65公里。月殼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佔了月球的大部分體積。月幔下面是月核,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