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三國裡的許攸?三國中許攸一開始是誰的謀士?

2025-07-25 03:15:25 字數 1230 閱讀 3218

1樓:娛樂先鋒隊員

許攸雖然是乙個大才,但是性格狂妄而且居功自傲。

2樓:君王的孤獨

許攸早期在漢靈帝朝任職,大家都知道漢靈帝重用宦官治理朝政,貪圖享受,賣官鬻爵,是個典差李型的昏君,許攸也算是有識之士,返慶段打算與冀州刺史王芬,漏譽沛國周旌廢除靈帝,也拉攏過曹操參與,但曹操拒絕了,這說明許攸與曹操早就有交集,可能關係匪淺,要不然這麼大的事怎麼會讓曹操也參與呢,當然最後失敗了,許攸就出逃了時隔五年,許攸跟隨袁紹投奔冀州牧韓馥,此後袁紹反董卓,奪冀州,敗公孫瓚等一系列戰事,許攸作為其主要謀士,肯定獻計獻策了,但史書卻沒記載關於許攸在這些戰役中的點滴表現,從189,199年,這十年屬於真空期,三國志,後漢書,等沒有關於許攸的任何記載。

三國中許攸一開始是誰的謀士?

3樓:耽纖纖

許攸(?-204年),字子遠,南陽(治今河南南陽)人。本為袁紹帳下謀士,官渡之戰時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許攸因此背袁投曹,併為曹操設下偷襲袁紹軍屯糧之所烏巢的計策,袁紹因此而大敗於官渡。

後許攸隨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屢屢口出狂言,終因觸怒曹操而被殺。

西元200年(建安五年),曹操及袁紹始交戰,許攸勸袁紹緩攻曹操,袁紹自認強盛,不聽勸諫,許攸深感失望。許攸貪財,其家人犯法,被審配收治,許攸於是投奔曹操,提供了重要情報,建議曹操出兵烏巢,結果大獲全勝,烏巢守將淳于瓊的鼻子在亂軍為曹軍所割,是夜為曹將樂進所虜獲,被帶到曹操面前,曹操操對他說:「何為如是?

淳于瓊說:「勝負自天,何用為問乎!」曹操想起淳于瓊是舊識,沒有決定要處決瓊。

許攸勸諫:「明旦昌手鑑於鏡,此益不忘人。」聽完,曹操同意殺淳于瓊。

袁紹死後,獻計潰漳河河水淹冀州城,攻克該城,令袁紹之子袁族豎尚兵敗逃亡,斬首審配。冀州城一陷,袁紹基業徹底崩潰。

官渡之戰兆迅大後,許攸跟隨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勞,但許攸擁兵自重,屢次輕慢曹操,稱呼曹操小名,曹操表面上雖嘻笑,但心裡頗有芥蒂。一次,許攸出鄴城東門,對左右說:「這家人沒有我,進不得此門。

有人向曹操告發,於是許攸被收押,最終被殺。

三國演義裡,許攸是怎麼死的?

4樓:

三國演義裡,許攸是怎麼死的?

許攸,生年不詳,帆穗慎卒於西元204年,出生於河南南陽。許攸原先是袁紹手下的謀士,之後因官渡之戰時家人犯法而被一齊抓捕而背棄了袁紹而投奔於曹操,並且為曹操設計了偷襲袁紹的囤糧地點的計策,使得袁族基紹態敬因此在官渡大敗。

三國演義中許攸的主要情節,三國演義第三十二回內容概括

謀廢靈帝 許攸字子遠,年輕時與袁紹 曹操交好。公元184年 中平元年 許攸與冀州刺史王芬 沛國周旌等鏈結豪傑謀廢漢靈帝,改立合肥侯為帝,並試圖勸說曹操一起參加,但曹操拒絕,王芬欲趁漢靈帝北巡時,以防蒙特內哥羅賊為由發兵,以便起事,但最後漢靈帝欶其罷兵,並召他入朝,王芬害怕而自殺許攸等逃亡。投靠袁紹 ...

《三國演義》中,如果許攸沒有說曹操壞話,而是本本做事,他會得到重用嗎

曹操本就是乙個生性多疑的人,就算許攸沒有說曹操的壞話,也不一定會被重用。會被重用的,因為最開始他來投靠曹操時,曹操非常的尊重他,並且認可他的能力,所以如果他本本分分的話是可以被重用的。應該會的,他只要是有真本事,曹操早晚有一天會重用他的,會對他另眼相看的。不一定,雖說說曹操壞話是主要原因,但曹操本就...

急求。三國演義中曹操 司馬懿 張遼 許攸 郭嘉外貌形象 性格特點 和著名事件簡介

曹操 歷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複雜,陳壽認為曹操在三國歷史上 明略最優 攬申 商之法術,該韓 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 曹操御軍三十餘年,但手不釋卷,登高必賦,長於詩文 草書 圍棋。生活節儉,不好華服。與人議論,談笑風生。勳勞宜賞,不吝千金 無功望施,分毫不與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