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賦的作品原文
1樓:手機使用者
荔枝賦(並序)
南海郡1出荔枝焉,每至季夏2,其實乃熟,狀甚環詭3,味特甘滋,百果之中,無一可比。餘往在西掖4,嘗盛稱之,諸公莫之知,而固未之信。唯舍人彭城劉侯5,弱年遷累,經於南海,一聞斯談,倍復喜嘆,以為甘旨之極也。
又謂龍眼凡果,而與荔枝齊名,魏文帝方引蒲桃及龍眼相比6,是時二方7不通,傳聞之大謬也。每相顧閒議,欲為賦述8,而世務卒卒9,此志莫就。及理郡10暇日,追敘往心11,夫物以不知而輕,味以無比而疑,遠不可驗,終然永屈。
況士有未效之用12,而身在無譽之間,苟無深知,與彼亦何以異也?因道揚13其實,遂作此賦。
果之美者,厥有荔枝。雖受氣於震方14,實稟精於火離15。乃作酸於此裔16,爰負陽以從宜17。
蒙休和18之所播,涉寒暑而匪虧。下合圍以擢本19,傍蔭畝而抱規20。紫紋紺理,黛葉緗枝21,蓊鬱而霮對22,環合而棼纚23。
如蓋之張,如帷之垂,雲煙沃若,孔翠於斯24。靈根所盤,不高不卑,陋下澤之沮洳25,惡層崖之嶮巇26,彼前志之或妄,何側生之見疵27?
爾其勾芒在辰,凱風入律28,肇允含滋29,芬敷30謐溢,綠穗靡靡,青英苾苾31,不豐其華,但甘其實。如有意乎敦本32,故微文而妙質。蒂藥房而攢萃,皮龍鱗以駢比,膚玉英而含津,色江萍以吐日33。
朱苞34剖,明璫出,冏然數寸35,猶不可匹。未玉齒而殆銷,雖瓊漿而可軼36。彼眾味之有五,此甘滋之不一37,伊醇淑之無準,非精言之能悉38。
聞者歡而竦企39,見者訝而驚仡40。心恚可以蠲忿41,口爽可以忘疾。且欲神於醴露,何比數之湘橘42?
援蒲桃之見擬,亦古人之深疾。
若乃卑軒43洞開,嘉賓四會,時當燠煜44,客或煩憒。而斯果在焉,莫不心侈而體忲45,信雕盤之仙液,實玳筵之綺繢46。有終食於累百,愈益氣而治內47,故無厭於所甘,雖不貪而必愛。
沉李美而莫取,浮甘瓜而自退48。豈一座之所榮,冠四時而為最。
夫其貴可以薦49宗廟,其珍可以羞50王公,亭十里而莫致,門九重兮曷通51?山五嶠52兮白雲,江千里兮清楓,何斯美之獨遠?嗟爾命之不工53。
每被銷於凡口54,罕獲知於貴躬55。柿何稱乎梁侯,梨何幸乎張公56?亦因人之所遇,孰能辨乎其中哉57!
荔枝賦的創作背景
2樓:網友
為荔枝即為遭受不公正待遇之人同情和叫屈,也是對當時社會不能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大膽質疑。所以,文章表面寫荔枝,實際寫人才;表面不溫不火,實則怒火中燒。就張九齡本人而言,因受李林甫等人的排擠而遭貶,對文中荔枝的命運有著很深的體會,因而能寫下這篇意味深長、發人深省的文章。
3樓:手機使用者
張九齡是中國歷史上第乙個擔任宰相的嶺南人,荔枝是他家鄉的特產。開元十八年(730年),張九齡任桂州都督、充嶺南道按察使,此詩當作於這一時期。
荔枝王是什麼職業的?荔枝王和荔枝的區別
荔枝王是個樂隊名字。老散山 荔枝王 荔枝王被硬心 的熱誠感染底下成立於一九九九年五月。當時香港的地下 充斥著非原創,並把 硬心 和 金屬 limp bizkit形式的 於是,荔枝王的創立人riz決定把硬心的真正意思宣揚開去。首先他創辦一本雙語免費地下雜誌 由零開始 內容包括 世界各地的朋克 金屬及硬...
《洛神賦圖》是誰的作品,《洛神賦圖》是什麼時候的作品?
顧愷之,顧愷之讀後大為感動,遂凝神一揮而成 洛神賦圖 此卷一出,無人再敢繪此圖,故成為千百年來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名著和最為世人所傳頌的名畫 洛神賦圖 是誰的作品?在一般教材中 洛神賦圖 署名為晉代顧愷之,他是根據曹植的同名文學作品採用連續圖畫形式畫成的長卷。這幅畫真跡不存,現在有四個摹本多為宋代...
梅花賦全文,梅花賦的含義是什麼?
層城之宮,靈苑之中。奇木萬品,庶草千叢。光分影雜,條繁幹通。寒圭變節,冬灰徙筒,並皆枯悴,色落摧風。年歸氣新,搖雲動塵。梅花特早偏能識春,或承陽而發金,乍雜雪而披銀。吐豔四照之林旅伍巨集,舒榮五衢之路,既玉綴而珠離,且冰懸而雹布。葉嫩拆冊出而未成,枝抽新而插故。標半落而飛空,香隨風而遠度。掛靡靡之遊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