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生態建設調研報告,林業發展形勢

2025-07-20 18:35:11 字數 1261 閱讀 2682

生態林業的介紹

1樓:鶴來山啊

生態林業是指遵循生態經濟學和生態規律發展林業,是充分利用適當地自然資源和促進林業發展,併為人類生存和發展創造最佳狀態環境的林業生產體系。

林業發展形勢

2樓:琥珀李淑玲

初略的說,現在國家政策也在往這方傾斜,而且科技的發展,人民的自覺保護意識,所以未來的發展趨勢還是挺好的。

3樓:網友

生態林業,造林林業、管護。

林業科學的發展概況

4樓:妮露

在中國古代,人們從樵採薪柴,利用木材開始,到植樹造林、以至培育經濟林和經營管理山林的生產活動中,不斷總結經驗,產生了純樸的林業科學思想。如《管子·地員篇》提出根據地勢、水位和土壤選擇適栽樹木;《孟子·梁惠王上》中稱「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段頃也」,反映了對森林的合理採伐和永續利用已有所認答燃孝識。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述了採種、育苗和植樹的技術。

到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已有栽培、經營經濟林的記述。在杉木商品流通中採用的龍泉碼價,則可認為是原木材積表之雛型。但較早的林業科學萌芽並未直接導致中國近代林業科學的發展。

林業科學上長期停滯的情況直到20世紀初才有了改變。這時中國派遣留學生赴日本、歐洲及美國學習林業科學,同時也聘請國外學者來中國指導科學研究。最早出國學習林業科學的凌道揚、梁希、陳嶸等人,回國後從事採種、育苗、造林、森林病蟲害防治、木材材性測試、森林經理等方面的研究,為林業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歐洲,16世紀德國首先提出施業案。1826年德國洪德思哈根提出清稿法正林的概念,1841年c.海耶爾對此作了進一步的補充;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又由瓦格涅爾再作補充,提出了法正林的條件和實現永續生產的模式標準。

根據這一模式制定的施業案,成為林業先進國家經營林業的重要參考。19世紀德國林業科學發展迅速,相繼建立的分支學科有森林立地學(後來發展為造林學原理或森林生態學)、造林學、測樹學、森林經理學、森林昆蟲學、森林病理學、森林利用學、林產製造學、林政學等。林業科學領域因而不斷擴大,逐步形成近代林業科學。

20世紀50年代,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由於人口稠密、工業集中、森林資源日趨減少,自然環境條件日益惡化。這一情況迫使人們認識到發揮森林的多種功能和多種效益,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生活的必要條件之一。各國林學家因而又結合各自的學科著重研究提高森林生產力、森林生態系統在維護自然環境方面的作用,以及通過森林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來獲得最高的生物量等課題,使林業科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什麼叫生態重建,詳細點,生態建設的核心是提高?

生態系統恢復和重建 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是根據生態學原理,通過一定的生物 生塵或槐態以及工程的技術與方法,團棚人為地改變破壞的生態系統,使其恢復生態平衡的一種方式。生態系統恢復和重建有哪幾種方式 根據生態系派友統退化的不同程度和型別,可以採取不同的恢復方式 恢復 重建和保護三種形式。 恢復在生態系統的...

省林業廳副調研員是什麼級別,請問林業局副調研員是個什麼職務?

愛做作業的學生 副調研員屬於是非領導型的職務,相當於是副處級或者是副縣級的級別,這個職務只在市級以上的城市中設立的。副調研員這個職務屬於非領導型的職務,一般一些快到退休年齡的一些資歷比較老的正科或者副處級的老幹部退休安排的,或者是給一些有資歷的曾經擔任過科級的幹部,但由於年齡的限制沒有辦法晉升的,就...

關於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與主要對策?

森林生態保護修復存在的問題 .缺失的種群管理措施 為了更好地保護森林生態,就需要鬧悉啟有合理的種群管理措施,比如定期監測植物種群,及時干預種群變動或控制野生動物繁殖。.人為破壞因素 目前森林生態遭受的最大威脅來液如自人類活動引起的破壞,比如濫伐森林 開荒 違反保護措施等行為。.惡性競爭 由於森林內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