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納喇實信妍
一、姓氏源流。
皇(huá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上古三皇之後,以祖上身份「皇」為氏。據《風俗通義》載:「三皇之後,因氏焉。
古代所指的「皇」,是神聖無比的統治者。所謂三皇,是指:天皇燧人氏時代(5萬萬-7724年bc),地皇伏羲氏時代(7724-5008年bc),人皇炎帝神農氏時代(5000-4513年bc)。
三皇的後裔,以皇父身份為氏,稱皇氏。
2、出自子姓,以王父字為氏,為皇父氏所改。據《左傳·類纂》載,皇氏出自子姓宋戴公之子充石,字皇父,其子孫以王世塌父字為複姓皇父氏,後有的或去父字稿遲改為單姓皇氏,稱皇姓。又據《姓考》載:
春秋時鄭公族有皇氏。」
得姓始祖:燧人氏(天皇)、伏羲氏(地皇)、神農氏(人皇)。在中國的古籍上,把燧人、伏羲、神農稱為「三皇」,故又稱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把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稱為「五帝」。
其實。三皇五帝」都是象徵性的人物,是想象中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領袖。關於「三皇五帝」的記載,雖然是一些美麗動人的神話,卻能反映原始社會氏族和部落的歷史。三皇的後裔,以皇父身份為氏,稱皇氏。
故皇氏後人奉伏羲、女媧、神農為皇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佈。
缺)皇姓在大陸和臺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皇氏源出有二:其一,據《風俗通義》載:
三皇之後,因氏焉。」其二,據《左傳類纂》雲:「出自子姓宋戴公之子充石,字皇父,其子孫以王父字為皇父氏,或去父稱皇氏。
又《姓考》載:「春秋時鄭公族有皇氏。」
你們或許搜敬圓就是有這個姓變來的,呵呵。
2樓:野子滴
出自上古三皇之後晌埋,以祖上身份「皇」為氏。據《風俗通義》載:「三皇之後,因氏焉。
古代所指的「皇」,是神聖無比的統治歷耐者。所謂三皇,是指:天皇燧宴爛螞人氏時代(5萬萬-7724年bc),地皇伏羲氏時代(7724-5008年bc),人皇炎帝神農氏時代(5000-4513年bc)。
三皇的後裔,以皇父身份為氏,稱皇氏。
皇姓的**及姓皇的名人
3樓:星暨圖書百科
皇 出自子姓,以字為氏,春秋時宋戴公的兒子名充石,字皇父,其後人以皇父為氏,有的以皇為氏。郡望:吳郡。
叱石有成羊術 說禮加散騎名 上聯說西漢丹溪則此粗人皇初平,相傳十五歲去放羊時,遇見乙個道士,把他領進金華山一座石室中,住了四十多年,得道術。哥哥找到他,問羊在**,他叱孫鎮石成羊,得數萬頭。下聯說南朝梁吳郡人皇侃,少年時好學,跟從會稽人賀場學習。
初為國子助教,聽講者常有數百人,撰《禮記講疏扒臘》上奏皇帝,得進秘閣,加員外散騎侍郎。著有《論語義》、《禮記義》。
您還可以點選底部客服官網給您的寶寶起名,賜子千金不如賜子好名,很多家長都關注了我們,我們會根據寶寶出生年月日,為寶寶起乙個帶著一生好運的好名字:
皇族的姓氏是什麼?
4樓:帳號已登出
皇族最純正的十個姓氏:風、姬、姜、姚、贏、姒、妘、媯、姞,唐這十個姓氏。
做過皇帝的姓氏一共有這麼些:嬴、劉、曹、孫、司馬、蕭、陳、拓跋、元、宇文、高、楊、李、朱、石、郭、柴、趙、耶律、完顏、孛兒只斤、愛新覺羅。順便說一句,愛新覺羅這個姓氏雖然已經很少見,但是「金」姓卻很常見,而這個姓氏的滿族人,一般都是愛新覺羅改的姓。
含義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
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
哪些姓是古代的皇族姓?
5樓:塔妙佛
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標誌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係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乙個重要里程碑。
1.羋姓:是周朝時楚國貴族的祖姓。
2.玄姓:由於玄字比較罕見,因此玄姓也被視為較為罕見的姓氏之一。根據《百家姓》記載,玄姓是源自商朝時期乙個叫玄熾的大夫,也有人認為與道家創始人老子有關。
3.郝姓:郝姓這個姓氏在文獻中的出現比較早,據傳說起源於夏朝時期的一位叫大鷲的部落首領,後來家族不斷繁衍,就成了郝姓。
4.慕容姓:最初源於鮮卑族,其始祖是鮮卑貴族慕容垂,後來成為了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羌族、東胡族等的姓氏。
5.甄姓:甄姓最初御鄭槐起源於春秋時期的齊國,為齊國相甄盾的後代所創。甄姓在歷史上有許多知叢巧名人物,如三國時期的甄宓(甄氏)和東晉時期的甄洛。
以上姓氏或許並不廣為人知,但它們代表著各自家族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值得注意的是,姓氏的出現和流傳也與歷史、地域等因素有關,所以並不一定是所有地方都具有相同的姓氏,而且每段時間也會有新的姓氏誕生,舊的姓氏失傳。鎮友。
「汪」姓的來歷?汪姓的來源和歷史
汪姓起姓於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東以邑為姓的汪姓,是我國早期歷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帶。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內發展成了一大望族。東漢末年,汪文和遷居新安 今安徽歙縣 發展成為新安一帶望族,唐代汪華封越國公。世居今安徽歙縣,家族甚旺。宋代以後,汪姓迅速繁衍起來,成為我國南方的乙個典型大姓。汪氏最早...
姓「冀」的是哪的人?冀姓的來源及姓冀的名人
冀姓 一 姓氏源流。冀 j 姓源出有二 出自以國名為氏。相傳唐堯。的後代,在西周。時有被封在冀國 今山西省河津縣一帶 的,後來,冀國被虞國所滅,冀國的公族後代遂以原國名命姓,稱冀姓。 出自姬姓,以邑名為氏。春秋時期,晉獻公滅掉了虞國,冀遂成晉邑。後來晉國。大夫郄肢早芮因迎立晉惠公有功,被封於冀,世稱...
誰知道余姓的來歷,余姓的來源和歷史和現狀
餘氏之先世,出自姬姓之後,黃帝軒轅氏之流裔也。黃帝之子玄囂,又三世至棄,掌后稷之官褲橡有功。封為有邰諸侯,自棄十中告六世,至文王昌 武王發 成王誦,封同母弟叔虞於堯之故圩,曰唐侯。叔虞卒,子燮立,因唐賣純明有晉水,改國曰晉,是為晉侯。時晉公族有由余者,叔虞之二十世孫也。以國家多難,末族難挽,不忍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