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成語故事
1樓:sky橘落
齊國成語故事有:安然無恙、南橘北枳、老馬識途、一鳴驚人。
1、安然無恙:有一次齊襄王派使者去出訪趙國。趙威後見到使者後,先詢問齊國的收成,百姓平安,最後才問到齊襄王身體如何。
齊國使者不高興。他對趙威後說:「您為什麼先問我國的年成,再問百姓,最後才問到國君,這不是貴賤倒置嗎?
趙威後微笑著說:「你想一想,如果沒有好收成,百姓就過不上好日子;如果沒有百姓安定生活,哪會有國君的平安呢?」
2、南橘北枳:出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意思是淮南的橘樹,移植到淮河以北就變為枳樹。
比喻環境變了,事物的性質也變了。
3、老馬識途:管仲、隰朋跟隨齊桓公去討伐孤竹國,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說:「可以利用老馬的才智。」於是放開老馬前行,大家跟隨在後,於是找到了路。
4、一鳴驚人:一鳴驚人的故事戰國時代,齊國有乙個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會說話。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隱語,來規勸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樂於接受。
關於齊國的歷史故事
2樓:哲哥聊歷史
嗟來之食:齊國發生了大饑荒,黔敖在路上放了食物,等待饑民來,給他們吃。 有個人餓得很厲害,用衣袖蒙著臉面,拖著鞋子,踉踉蹌蹌地走來。
黔敖見了,左手拿著飯菜,右手端著湯,吆喝道:喂!快來吃吧!
那饑民抬眼望著黔敖說:"我就是因為不吃吆喝來的飯菜才餓到這個地步的。"黔敖跟在後面表示歉意,但是這個人始終不肯吃,便活活餓死了。
齊人跡滾攫金:過去齊國有個想得到金子的人,清早穿上衣服戴好帽子到了集市上,走到了賣金子的地方,趁機拿了金子就走。官吏抓到了他,問道:
人都在那兒,你為什麼要拿別人的金子呢?」說:「 我拿金子的時候,看不見人,只看見了金子。
濫竽充數:齊宣王讓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南郭處士請求給齊宣王旅物吹竽,宣王對此感到很高姿鎮餘興,拿數百人的糧食供養他。
齊宣王去世了,齊湣王繼承王位,他喜歡聽乙個乙個的演奏,南郭處士聽後便逃走了。
古代名人成語故事報告,成語故事中的名人故事研究報告,成語中的名人故事研究
成語 看殺衛玠 拼音 k n sh w i ji 解釋 衛玠 晉人,字叔寶,風采極佳,為眾人所仰慕。衛玠被人看死。比喻為群眾所仰慕的人或形容美男子。舉例造句 衛玠從豫章至下都,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牆。玠先有羸疾,體不堪勞,遂成病而死,時人謂看殺衛玠。明 李贄 初潭集 師友十 拼音 kswj 用法 作...
成語故事「搬弄是非」,10個成語故事和它的意思
搬弄是非 詞 目 搬弄是非 發 音 b n n ng sh f i 釋 義 搬弄 挑撥。把別人背後說的話傳來傳去,蓄意挑撥,或在別人背後亂加議論,引起糾紛。出 處 元 李壽卿 伍員 第一折 他在平公面前,搬弄我許多事非。示 例 三姑六婆,裡外搬弄是非,何能不生事端。清 李汝珍 鏡花緣 第十二回 英 ...
關於名人的成語故事,名人讀書的成語(含故事)
鑿壁偷光 囊螢映雪 手不釋卷 懸梁刺股 韋編三絕。1 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著揹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原來從壁縫裡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