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正誠風
西元263年,曹魏兵分三路滅蜀,鄧艾率軍直逼成都城下,迫降劉禪,尚在前線拼殺的姜維,接到了投降的命令。當時他已迫得鍾會回軍,卻不得不向自己的手下敗將餘慎低頭,實在憋屈,因此他屬下的將士,用劈砍石頭,也發洩心頭的悲憤。品讀史書時,每每讀到此處,後人都會唏噓不已。
然而在三國時期,這樣的事情,上演了不止一次——西元222年,東吳在夷陵之戰中,大敗蜀漢,取得了勝利,卻在戰爭結束之後,主動遣使請和。作為勝豎叢敬利的一方,而且沒有人逼迫他們低頭,為什麼東吳卻主動求和呢?是因為孫權太慫嗎?
比起父親孫堅鄭螞,以及哥哥孫策,孫權的確缺乏魄力,例如赤壁之戰剛剛結束的時候,周瑜建議扣留劉備,清除這股勢力,與曹操兩分天下,他卻猶豫不決,最後更是聽取魯肅的建議,幫助劉備發展壯大,導致了天下三分的局面。但是在夷陵之戰後,他不但沒乘勝追擊,反而主動遣使求和,卻與性格原因無關。認為,孫權作為勝利的一方,卻主動低頭,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西元221年,劉備以替關羽報仇的名義,興兵復仇,他不但御駕親征,還出動了大量的軍隊,然而這並不是蜀漢的全部實力,他在發兵之前,留下了不少軍隊駐守成都,這一點從黃元叛亂的時候,能夠被迅速被平定,便可以看出。另外,劉備兵敗之後,也沒有全軍覆滅,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
而且根據孫權的反應,我們不難推斷出,這一部分兵力,依舊能夠震懾住孫權,「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
也就是說,孫權在夷陵之戰中取勝後,不是不想乘勝追擊,只是蜀漢並沒有一敗塗地,如果不見好就收,他不但不會佔到太大的便宜,反而可能吃虧。比起江東的利益,面子什麼的都不重要,所以東吳主動遣使求和了。
2樓:次元小拾
主要喚數還是因為劉備將軍營租侍都設在了樹林之中,而且軍營連綿的弊鏈吵長度很長,從而給陸遜留下了放火的機會,這才導致劉備慘敗而歸。
3樓:社會生活家
因為劉備自己太過於驕傲,輕視陸遜,導致自己犯了基本的錯誤,才慘遭失敗。
4樓:拉布拉斯不變換
劉備因為憤怒而衝昏了頭腦,盲目發兵攻打吳國。而且在作戰時也犯了兵家大忌,軍隊部署錯誤。
在吳蜀之戰中,最終劉備究竟輸得有多慘烈呢?
5樓:小九七
劉備在夷陵之戰被火燒七百里聯營,蜀掘派國十幾萬悄李精銳部隊一下子全被殺光,元氣大傷,劉備直接被氣判運賀出病來病死了。
6樓:不著急上課
我認為劉備是輸的比較慘烈的。他的仁德之心成就了他但是也戚敬譽讓他稿扮走向了失敗的道路。結局損失慘重。基本上已經所剩無幾高段。
7樓:愛貓咪的葉子
劉備不僅輸掉了這場戰爭,而且還損失了很多優秀的將領,最終使得蜀國走向衰落。
三國時,劉備的哪個決定拉開了蜀漢衰敗的序幕?
8樓:惠華小知識
劉備決定參加夷陵之戰,這個決定標誌著蜀國開始衰敗,最後要走向滅亡道路。
9樓:day星辰大海
派關羽守荊州,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要塞。關羽之前對劉備的封賞就不滿意,後來孟達坐視不理。
10樓:汪造化
夷陵之戰。當時劉備決定自己親率軍隊北伐,讓諸葛亮留守漢中,導致夷陵之戰失敗。
一戰的問題,有關一戰的問題
1914 1915年間 一戰的小問題回答一下。50 一戰 拿破崙是主要敵人 邀請日本是共同對抗法國 但是日本當時並沒有那樣的實力 並且日本的心思全在中國 一戰期間,日本對德宣戰,日本沒有直接進攻德國本土,而是進攻德國在中國的勢力範圍山東的青島。是也不是,一戰後1920年簽訂 色佛爾條約 東色雷斯和瀕...
一戰中有清朝的遊戲,有什麼關於一戰的單機遊戲
一戰沒有清朝,清王朝在1911年滅亡,一戰在1914年開始 鋼鐵雄心三 一戰mod 可以滿足你的要求。不過開局就鬧革命 中國一直在內戰 有什麼關於一戰的單機遊戲 玩具士兵,死靈幻象一戰的遊戲本身就不多,推薦玩具士兵是策略的 望lz採納 使命召喚和榮譽勳章 兩款系列射擊遊戲的早期作品都是關於一戰和二戰...
什麼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景田不是百歲山 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最鮮明的旗幟。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我們要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