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中作者表現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2025-07-15 23:05:16 字數 1432 閱讀 4212

1樓:織鴛

掩卷,起身,王績步出草廬;一陣山風襲面,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乙個寒噤。抬首而望,日頭還有一小半留在西邊天空,在暮氣四合裡顯得暗紅而無力。曾經青萃蒼鬱的樹林褪了顏色,添了別緻:

淺紅的果,半黃的葉,和著那灰褐色的樹枝丫杈。有幾條禿枝直指蒼穹,彷彿在訴說著沒有結果的悲涼。「哞—哞—」山腳邊傳來牛叫聲,王績知道是牧牛人回家了,果不其然,一群牛犢從山西邊的大路上漸行漸近,細細一聽,頌雹還能聽到那牧童哼著的山歌小調呢。

王績真想上前打個招呼,可又不知道是那家小子,只好作罷。正欲轉身回屋,耳畔又傳來「噠噠」的馬蹄聲,只見幾個獵人相伴而行,他們精壯的身軀合著馬步的節奏起伏著,背上掛著的幾隻野兔和山雞倒垂著頭晃盪著,就像那慢慢落山的日頭,那麼地無力無助。王績不認識這幾個打獵人,那幾個打獵人也沒有跟王績打乙個招呼,彼此的臉在彼此的眼中就像一張圖案在面前晃過。

王績心裡一陣悵惘,隱居山間,缺少知音,不禁想起在首陽山上采薇而食的伯夷、叔齊,不知當年的你們是否也如我般孤獨抑鬱?

附原文:野望——王績。

東皋薄暮望襪橘,徙倚欲何依。

告櫻團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野望》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樓:暴走愛生活

此詩描寫了隱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閒逸的情調中,帶著幾分彷徨,孤獨和苦悶,是王績。

的代表作,也是現存唐詩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詩。

首聯借「徙倚」的動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寫來抒情;頷聯寫樹寫山,一派安詳寧靜;頸聯中用幾個動詞「驅」「返」「帶」「歸」進行動態式的描寫,以動襯靜;尾聯借典抒情,情景交融。

全詩言辭自然流暢,風格樸素清新,擺脫了初唐輕靡華豔的詩風,在當時的詩壇上別具一格。

全詩: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

牧人耐派跡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白話文:傍晚時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餘光。

牧人驅趕著那牛群。

返還家園,獵人帶著諸多獵物迴歸家園。

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3樓:翼飛

野望》是隋末唐初詩人王績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對沒搜如現實的不滿與無奈,表達了作者漏蠢孤獨無依、枯啟彷徨抑鬱的思想感情。

古詩《野望》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樓:我也想知道阿

野望。王績 〔唐代〕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全詩於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鬱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傷仲永》這篇文言文從中表現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方仲永,先天資質過人,最後卻泯然眾人矣的惋惜之情,並且警示後人,不要自恃天資過人,放棄後天的努力 對方仲永的天資過人,最後卻泯然眾人矣的惋惜之情 文言文 觀月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如下 抒發了 肝肺皆冰雪 的高潔胸懷,被前人推為其詞作中最傑出的一首。這類詞作境界清疏空闊,情調淒涼蕭颯...

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時表現出什麼樣人物特點

表現了孫悟空敢做敢當 機智樂觀 大膽反抗天威神權的無畏精神和鬥爭性格特點。青年時代的孫悟空,年輕氣盛,血氣方剛,但難免行事魯莽,不考慮行為後果和應擔負的責任,有力量,有本事,而無深刻的理想,有對生命的自覺,而無追求理想行為的自覺,以 英雄 為自己冠名未免 狂妄自大 皇帝輪流坐 更暴露其 目空一切 言...

《童年》這本書在寫什麼?表達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童年 是高爾基著名的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高爾基最優秀的作品版。三部曲分別是 童年 權 1913年 在人間 1916年 我的大學 1923年 三部曲描寫了 我 的成長過程。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高爾基的成長歷程。童年 講述的是孤獨孩童 我 阿廖沙 的成長故事。以乙個孩子的獨特視角來審視整個社會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