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趙蕊局黛
基本會計等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擴充套件會計等式。
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
推導公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
利潤屬於所首伏碼有者權益,把利潤和所有者權益合併。
又回覆到會計基本等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企業經營過程中,支出各種費用,資產減少費用增加,在經營期間把費用看廳差做類於似資產而把收入看做類似於所有者權益,會計等式仍然成立,這就是擴充套件公式。到了期末把收入減去費用,結算利潤後,利潤合併到所有者權者哪益,會計等式又回覆到基本公式。
2樓:賓秀榮佴棋
增加投資,必然導致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
1、枝手襲資產增加最典型的如:貨幣資金增加。
2、負債減少典型的有:「債轉股」
至於說利潤減少,必然也是資產的減少或負債的增加造成的。
擴充套件會計等式薯櫻: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利潤)等式的變動必然是:
1、兩邊同時變動;
2、同一邊的不同會計要素同時變動;
3、同一猛兄會計要素的不同科目的同時變動。
會計等式是動態平衡的」
靜態會計等式和擴充套件會計等式的關係
3樓:網友
會計期初(靜態):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期初)
假定:會計初期資產為100萬,負債為30萬,所有者權益為70萬。
會計期間(擴充套件):
生產經營會導致收入和費用的產生,假定此時收入為40萬,費用為20萬,此時資產增加(也就是收入比花銷多),資產多 的資料為(收入-費用),此時資金等式為: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期間,還沒有結帳)
例:100萬(原資產)+20萬(新資產)=30萬(負債)+70萬(所有者權益)+[40萬(收入)-20萬(費用)]
如果期末結帳後,此時的「收入」和「費用」都結轉到「利潤」,此時利潤為20萬。此時的資金等式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 (期間,且結轉帳後)
例中:100萬(原資產)+20萬(新資產)=30萬(負債)+70萬(所有者權益)+20萬(利潤)
經營末期(靜態): 對會計期間的利潤進行會計處理即對進行利潤分配,原先的利潤轉入「所有者權益」裡,此時「利潤 」 不存在,從而又變成: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期末)
例中:100萬(原資產)+20萬(新資產)=30萬(負債)+100萬(所有者權益:原70萬+新增加的)+20萬)
會計期間會計公式小結:(1)會計期初: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2)會計期間:
第一種情況:期間沒結帳時: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或 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第二種情況:
期間已結帳時: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3)會計期末: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4樓:財經百味瓶
增加投資,必然導致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
1、資產增加最典型的如:貨幣資金增加。
2、負債減少典型的有:「債轉股」
至於說利潤減少,必然也是資產的減少或負債的增加造成的擴充套件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利潤)等式的變動必然是:
1、兩邊同時變動;
2、同一邊的不同會計要素同時變動;
3、同一會計要素的不同科目的同時變動。
會計等式是動態平衡的」
會計等式靜態 動態有哪些?你覺得他們還可以如何組合?
會計靜態等式有。靜態會計等式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會計等式,是由靜態會計要素 資產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組合而成。其公式為 資產 權益 債權人權益 所有者權益 負債 所有者權益。會計動態等式。有。動態會計等式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會計等式,是由動態會計要素 收入 費用和利潤 組...
會計等式反映了什麼關係,什麼是會計等式 會計等式的基本公式是什麼 它反映了什麼關係
會計等式 accounting equation 是揭示會計要素之間內在聯絡的數學表示式,又稱會計方程式或會計恒等式。會計等式有 資產 負債 所有者權益 收入 費用 利潤 資產 費用 負債 所有者權益 收入 反映資產負債表要素之間的數量關係的等式是 資產 負債 所有者權益。反映利潤表要素之間的數量關...
會計等式的作用,拜託具體點,會計等式及其作用
一 會計等式的含義 一 含義 在會計核算中反映各個要素數量關係的等式,稱為會計等式,又稱會計方程式 會計平衡式。二 表示 1 資產 權益 最基本的等式 2 佔用 資產 負債 所有制權益 100 萬 舉債30萬 投資者投入70萬 債權人權益 投資者權益 負債 所有者權益 3 所有制權益 資產 負債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