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肉的發明有什麼影響?

2025-07-08 15:30:08 字數 2210 閱讀 9422

1樓:軒轅凝蕭

東坡肉是由蘇東坡創制的。

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到黃州,在今天的湖北黃岡擔任團練副使,乙個並無實權的小官。蘇東坡在這裡待了四年零兩個月之久,這是他物質上最艱難的歲月,但也是他創作的**時期,《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寒食帖都出自這裡。猜仔。

但是蘇東坡在民間最有影響力的創作,恐怕要數東坡肉,這道菜記錄在他的《豬肉頌》中: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這就是東坡肉的由來,東坡肉的誕生地就是在黃州,它誕生於蘇東坡的匱乏時期。

蘇東坡用大白話記錄了當時豬肉地位低下,富人不理,窮人不會吃的現實,又交代了菜的基本做法。最關鍵的兩點,鋒型一是少放水,二是小火慢燉。後世千年,工藝、調味縱有千變萬化,這兩點是共同堅持的。

這決定了東坡肉的基本口感,就是極致軟爛銀兆猜。

用「入口即化」這種濫詞形容口感和講脫口秀用諧音哽一樣,是應該要被罰款的,但是在東坡肉上好像沒有別的詞更合適。

後世真正定名東坡肉,大概是在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肉之大胾(音zì)不割者,名東坡肉。」

東坡肉。

2樓:匿名使用者

可能是多了一道美食,而且還多了個典故吧。

東坡肉是誰發明的

3樓:網友

東坡肉是北宋著名詞人蘇軾發明的一道美食。元佑五年,蘇軾在杭州任知州敗鉛,時值梅雨時節,浙西一帶大雨不止,太湖氾濫,蘇軾及早採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帶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杭州老百姓非常感謝蘇軾,到過年的時候,紛紛抬豬擔酒來給蘇軾拜年,蘇軾收到豬肉後,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軟爛,然後分送給老百姓吃,大家吃後無不稱奇,而蘇軾號稱東坡居士,於是人們就把他送來的肉親切地稱為東坡肉。

總結:東坡肉是北宋著名詞人蘇軾發明的一道美食,蘇軾在杭州任知州的時候察敏好,治水有功,當地老百姓為了拿啟表達感謝之情,給蘇軾送去了豬肉,蘇軾收到豬肉後,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軟爛,然後分送給老百姓吃,而蘇軾號稱東坡居士,於是人們就把他送來的肉親切地稱為東坡肉。

東坡肉是誰發明的?它吃起來很膩嗎?為什麼?

4樓:亞麻談娛樂

東坡肉是誰發明的?它吃起來很膩嗎?為什麼?發明東坡肉這道菜的大文豪蘇軾。東坡肉見於「八大菜系」的浙菜和川菜,以及楚菜和鄂菜的菜系,但各地做法略有不同。

東坡肉是浙江歷史悠久的傳統名菜。注意「慢著火,少著酒,火候足時他自美」。自宋朝至今一直因為顏色濃郁、味道鮮美深受全國老百姓喜愛。

說來也是個趣談,發明東坡肉這道菜的是才華橫溢看起來跟柴公尺油鹽完全不沾邊的大文豪蘇軾。

東坡肉見於「八大菜系」的浙菜和川菜,以及楚菜和鄂菜的菜系,但各地做法略有不同。有的先煮後煮,有的先煮後蒸,有的直接燉收汁。東坡肉的主要成分和形狀都差不多。

主要成分是半肥半瘦的豬肉。成品菜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牌,亮如瑪瑙。

蘇軾,號東坡居士,人稱蘇東坡,北宋中期文壇領袖,詩、詞、文、書、畫成就斐然。據考證,東坡肉是為紀念蘇東坡而作,並非蘇東坡本人所創。東坡肉的原型是徐州送還肉。

他在徐州留下了四大名菜。除了送還肉,還有金蟾打珠、物管雞、醉蝦。後人稱之為「東坡四寶」。

東坡肉的主要成分是豬肉。我們來看看東坡肉的主要方法:

1.準備食材。製作東坡肉所需的食材包括豬肉、料酒、姜、蔥、醬油、糖等。

2.將豬皮上培卜的毛清理乾淨,放入沸水鍋中寬培煮5分鐘,直到出血的水燒開,然後取出切成方塊。

3.砂鍋底部放乙個蒸架,底部放蔥和姜,上面放豬肉,然後加入白糖、醬油和九韶。

4.用大火煮沸,然後用小火煨大約兩個小時,直到它熟了。

東坡肉用的豬肉半肥半瘦,成品東坡肉是方方正正的肉,呈現鮮紅色。但是現在,東坡肉在很多菜慎中唯系中無處不在,方法也不一樣,有先煮後蒸,直接燉收汁,先煮後燒。

5樓:巨集盛巨集盛

東坡肉是蘇東坡發明的。東坡肉吃起來並模滾不是很油膩。因為東坡肉在製作的賣碼攜過程中會放入一些解膩的中伏食材,所以這個過程當中會有吃起來比較清香。

6樓:愛情來了擋不住

發明這道菜的是蘇軾;他吃起來是不膩的;因為他在製作的過程中加血沫去除,然後加入伏敏橘老薑去除腥味,然後用糖色將肉的油膩度有一定拿肢的遮掩,吃起缺團來十分爽口的。

7樓:淨帶

東坡肉是蘇軾發明的,吃起來非常的膩,因為東坡肉全部都是用大肥肉製成的。

東坡肉是哪個地方的菜東坡肉的做法

主料 帶皮五花肉 3斤 輔料 冰糖2勺,姜3片,八角2個,桂皮1根,生抽2勺,老抽5勺,細香蔥3根,黃酒5勺,花雕酒5勺。東坡肉de做法 1 選皮薄肉厚 多層次,肉質緊緻的豬五花肉3斤。切成4cm見方。用棉線打十字繫緊。2 放入沸水鍋內氽3分鐘,洗淨撈出備用。取一砂鍋,底部最好放入小蒸架墊底防糊底。...

造紙術的發明與傳播有什麼歷史影響

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古人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 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

蘇東坡傳為什麼有譯本,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哪個出版社版本較好

因為林語堂老人家就是用英文寫的,為了讓你看得懂。所以有翻譯成中文。林語堂先生的 蘇東坡傳 原文是用英文寫的,所以才有了張振玉和宋碧雲的譯本。這個沒什麼奇怪的,有人把蘇東坡傳翻譯成了外文,就有了譯本。風月的回答才是正確的,這個錯誤的答案怎麼能成為最佳答案呢。因為林語堂的原著即是英文版本,所以才有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