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同學在進行酸鹼中和反應的實驗時,

2025-07-07 03:45:12 字數 4354 閱讀 7345

1樓:靳大希鴻禎

1)不正確。理由:如果稀硫酸沒有加夠,那麼溶液中就還有氫氧滲虛化鈉殘留,反應不完全但酚酞試液不變色。(注:酚酞試液不變色有兩種情況:1、溶液呈中性2、溶液呈鹼性)

2)從燒杯中取了少量反應後的溶液於一支試管中,向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如不變廳喊猜色,再向試管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振盪,觀察到溶液中沒有藍色沉澱,可得出「兩種扮型物質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結論。(如果觀察到溶液中有藍色沉澱,可得出兩種物質未恰好完全中和的結論。)

補:氫氧化鈉能和某些鹽反應,如2naoh+cuso4=cu(oh)2↓(藍色沉澱)+na2so4

2樓:幹苑良冰潔

提出猜想搜帶】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時,當恰好反應時,溶液呈中性,當酸過量時溶液呈酸性,當氫氧化鈉過量時溶液呈鹼性;

實驗驗證】用試管取該溶液1-2ml,滴入1-2滴無色酚酞試液,振盪,若無色酚酞試液變紅,溶液呈鹼性;若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分析與思考】

若溶液呈鹼性,則溶液中使其呈鹼性的離子是oh-.

方案一:所取溶液呈酸性,與碳酸鈉接觸能產生二氧化碳,所以本題答案為:有氣泡產生;

方案二:所取溶液呈酸性,則能與鋅反應生成氫氣,所以本題答案為:鋅表面有氣泡冒出 zn+2hcl=zncl2+h2↑;

答案:提出猜想】

酸、中 naoh+hcl=nacl+h2o

實驗驗證世局蘆】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

結論。用試管取溶液1-2ml,滴入1-2滴無色酚酞試液,振盪。

無色酚酞試液變。

紅。溶液呈鹼性。

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

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分析與思考】

oh-方案一:有氣泡冒出。

方案二:鋅表面臘者有氣泡冒出。

zn+2hcl=zncl2+h2↑

某同學為了**酸和鹼的反應,按下列要求進行了實驗的設計與分析:【實驗目的】證明酸和鹼發生了中和反應

3樓:手機使用者

【實驗原理】反應物是氫氧化鈉和硫酸,生成物是硫酸鈉和水,用觀察法配平,所以方程式是:2naoh+h2so4=na2so4+2h2o;

實驗**】方案二:取樣,滴入幾滴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遇酸變紅,遇鹼變藍,遇中性不變色,所以若觀察到溶液為紫色,則說明酸鹼恰好完全反應;

方案三:取樣,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酚酞變紅,只能說明溶液呈鹼性,氫氧化鈉過量,溶質為氫氧化鈉和硫酸鈉;

方案一中,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鋇溶液,即使稀硫酸不過量,也會出現白色沉澱,因為溶液中有生成的硫酸鈉,存在硫酸根離子;

取樣,滴入幾滴紫色石蕊溶液,液變紅,溶液呈酸性,說明硫酸過量.

答案:【實驗原理】2naoh+h2so4=na2so4+2h2o

實驗**】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方案一取樣,滴入適量的氯化鋇溶液。

出現白色沉澱。

硫酸過量。方案二取樣,滴入幾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顏色 為紫色。

酸鹼恰好完全反應。

方案三取樣,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

溶液變紅。氫氧化鈉過量,溶質為。

氫氧化鈉和硫酸鈉。

一 即使稀硫酸不過量,也會出現白色沉澱,因為溶液中有生成的硫酸鈉,存在硫酸根離子。

取樣,滴入幾滴紫色石蕊溶液,液變紅,溶液呈酸性,說明硫酸過量。

同學們在學習酸和鹼的化學性質時,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甲實驗中能證明兩種物質發生反應的明顯現

4樓:風沙

(1)紅色溶液變成無色;(2)【交流討論】①氯化鈉或nacl;②猜想二;【實驗設計】硫酸或硫酸鈉等可溶性硫酸鹽。

試題分析:(1)酚酞溶液遇鹼變紅,但是遇到中性和酸性溶液都不變色,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要生成硫酸鈉和水,它們恰好完全反應後的溶液為中性,所以紅色要消失;(2)【交流討論】①甲實驗中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而乙實驗中鹽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了氯化鋇和水,它們混合後,硫酸鈉要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澱和氯化鈉,所以在溶液中還存在著氯化鈉;②根據①的解答可以知道,溶液中存在著鹼性物質,由於甲實驗中氫氧化鈉已被完全消耗,如果存在鹼性物質,必然是乙實驗中過量的氫氧化鋇,而氫氧化鋇和硫酸鈉可以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澱和氫氧化鈉,所以可以判斷在鹼性物質一定含有氫氧化鈉,至於是不是含有氫氧化鋇則應該看硫酸鈉的量,也就是說氫氧化鋇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但絕對不能是單純的氫氧化鋇;【實驗設計】根據剩餘的兩種猜想可以知道它們的差別在於是不是含有氫氧化鋇,所以只要驗證是否含有氫氧化鋇即可完成判斷,根據氫氧化鋇的性質可以用硫酸或硫酸鈉等可溶性硫酸鹽來進行驗證,如果產生了表示沉澱,則證明猜想三正確,如果沒有白色沉澱產生,則說明猜想一正確。

(2006?南平)小芳同學在進行如圖所示的酸鹼中和反應實驗後,為判斷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她滴加了幾滴無色

5樓:蓮誠亙

1)當加入的旁敗鹽酸過量後,鹽酸也不會使酚酞變色,故答案為:不正確 如果鹽酸滴加過量,滴入酚酞試液也告高不變色,2)該反應的反應物為氫氧化鈉和鹽酸,生成物為氯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

o;故答案為:(1)不正確; 當滴入的鹽襪啟尺酸過量時,加入酚酞也不變色.(2)naoh+hcl═nacl+h2o

酸鹼中和反應是中學化學一類重要的反應,某學生實驗小組對課本中的兩個酸鹼中和實驗進行了研究.(1)用

6樓:國度

(1)①根據量熱計的構造可知該裝置的缺少儀器是環形玻璃攪拌器,故答案為:環形玻璃攪拌器;

中和熱測定實驗成敗的關鍵是保溫工作,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溫、隔熱、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散失,故答案為:保溫、隔熱、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散失;

醋酸是弱酸,電離過程吸熱,所以用用醋酸代替上述鹽酸實驗,測得反應前後溫度的變化值會減小,中和熱偏大,數值偏小,故答案為:偏低;

2)①標準naoh溶液只能存放在鹼式滴定管中,故答案為:b;

選擇酚酞,觀察到錐形瓶中溶液的顏色由無色變為淺紅色,且半分鐘不褪色,則達到滴定終點,故答案為:觀察到錐形瓶中溶液的顏色由無色變為淺紅色,且半分鐘不褪色;

三次滴定消耗的體積為:,,捨去第3組資料,然後求出組平均消耗v(naoh)=,c(待測)=v(標準)×c(標準)

v(待測)=,故答案為:;

a.滴定終點讀數時,俯視滴定管的刻度,導致氫氧化鈉溶液體積偏小,所以所測鹽酸濃度偏小,故錯誤;

b.盛裝未知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過,未用待測液潤洗,待測液的物質的量不變,所用氫氧化鈉溶液體積不變,所測鹽酸濃度不變,故b錯誤;

c.滴定到終點讀數時發現滴定管尖嘴處懸掛一滴溶液,所用氫氧化鈉溶液體積偏大,所測鹽酸濃度偏大,故c正確;

d.未用標準液潤洗鹼式滴定管,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偏小,所用氫氧化鈉溶液體積偏大,所測鹽酸濃度偏大,故d正確;

e.滴定前錐形瓶用蒸餾水洗淨後未乾燥,待測液的物質的量不變,所用氫氧化鈉溶液體積不變,所測鹽酸濃度不變,故e錯誤;

故選:cd;

小明同學在學習酸的性質時,他進行了如下的實驗**,結果如下:

7樓:網友

通過比較可以知道,質量相等的鋁片與相同氫離子濃手絕度的鹽酸反應速率比硫酸快,同時可以看出鹽酸的反應速率比硫酸的反應速率快,當畢型姿向硫酸中加入氯化鈉後,可以看出硫酸與鋁的反應速率明顯加快,可以得出氯離子對該反應的速率有影響租租,答:質量相等的鋁片與相同氫離子濃度的鹽酸反應速率比硫酸快;na+so4

對反應速率無影響;cl-

對反應速率有促進作用.

同學們在學習酸和鹼的化學性質時,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甲實驗中能證明兩種物質

8樓:網友

(1 )紅色溶液變成無色。

2 )①氯化鈉或nacl

猜想二;硫酸或硫酸鈉等可溶性硫酸鹽或它們的化學式。

小明同學在完成了《溶液的酸鹼性檢驗》和《酸、鹼的化學性質》兩個學生實驗後,對動手實驗產生了更濃厚的

9樓:哲健61頗

1)由於常溫下氫氧化鈣是微溶於水的,溶液的質量分數不可能達到為15%.所以不可能是氫氧化鈣;

2)由題意銀臘可知,氫氧化鈉、氯化鈉、碳酸鉀,只有氯化鈉溶液顯鹼性,其餘兩種都是顯鹼性,由於該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鈉溶液;由此可知加入的無色酚酞試液試劑應顯紅色;

3)由於碳酸鉀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根據題意加入足量的老搭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該溶液不可能是碳酸鉀溶侍搏拿液,理由是:k2

co32hcl=2kcl+h2o+co2

4)綜合以上分析可知,該溶液是氫氧化鈉.

故答為:(1)氫氧化鈣溶液;(2)紅;(3)碳酸鉀溶液,k2co32hcl=2kcl+h2

o+co2;(4)氫氧化鈉.

鐵在酸鹼鹽溶液中,哪個生鏽更快

鐵鏽的主要成份為氧化鐵 feo 也含有未分解的氫氧化鐵fe oh ,即水合氧化鐵 feo ho 能與酸發生作用並生成鹽和水,也稱鹼性氧化物。鐵在酸 鹼 鹽溶液中,誰能促進鐵快速氧化 鹼性化 水解 在誰中生鏽就最快。酸溶液ph為酸性,能抑制鐵的鹼性化,中強酸溶液與鐵作用,使鐵生成鹽類,再無被氧化的可能...

人字在田字格本中怎麼佔格,人字在田字格中怎麼寫

人 r n 部首 人 筆畫 2 五行 金 五筆 wwww 基本解釋 1.由類人猿進化而成的能製造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 並能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動物 類。2.別人,他人 為刀俎,我為魚肉 待 熱誠。3.人的品質 性情 名譽 丟 文如其 1,引人入勝 y n r n r sh ng 勝 勝境。引人進入佳境。...

出字在田字格寫法,管字在田字格中的寫法

1.讀音 來ch 自 3.筆畫數 5 4.部首 凵bai 5.含義 象形,象草木du益滋上 出zhi dao達之形。本義 長出。出,進也。象草木益滋,上出達也。說文 按 說文 講的 出 其實是茁。引申為出入的 出 與 入 相對。諸侯出廟門俟。書 顧命 朋友,請及時採納正確答案,下次還可能幫到您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