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粽子,怎樣做出來的粽子才軟糯?

2025-06-14 08:10:10 字數 4135 閱讀 2633

1樓:機畢喲

在製作粽子的前一天晚上,把葉子放在鍋裡的水裡,浸泡大約乙個小時。然後倒出原來的葉子,換水,再煮半小時。再讓水浸泡乙個小時後再倒掉。

加水燒開再泡一晚上,第二天再粗旅換水倒出再燒開花半小時,然後把洗好的粽子放進巖慶凳水裡泡,粽子包好後先排水,這時包出來的粽子比甜的沒有蘆葦葉的跡差李象,糯公尺用溫水洗四到五遍,用水泡到6小時後取出,用清水清洗兩遍,撈出先排水,瀝乾糯公尺後加鹽。

雞粉。花生油。攪拌均勻。

在公尺里放點油,或在葉子上刷點植物油,這樣公尺就不會粘在葉子上了。可以提前將糯公尺浸泡3-4個小時,包緊包牢,一定要壓實,我總是用筷子將底部堵實,然後用勺子壓住,放進高壓鍋裡煮,煮到五六個小時後,這樣的糯公尺糰就軟了,不粘葉子。這是乙個基本常識,每年我們家包粽子前一定會提前把糯公尺浸泡一夜,即使有時耽誤了,也要至少浸泡3個小時才能包。

如果沒有時間讓糯公尺吸收足夠的水分,包出來的粽子就不會那麼軟。煮粽子的時間一般取決於炊具和粽子的大小,一般家庭炊具的煮沸時間至少為2小時,如果泡公尺時間不過夜或粽子的體積比較大,則需要3小時以上。普通粽子的四角形狀不容易煮透,所以煮的時間短了就容易變 "生"。

如果用高壓鍋,建議放上開水就開始煮,大約半小時左右。

這兩個原因會使部分粽子高出水面,難免會造成吸熱不充分或不均勻,煮出來的粽子也不會那麼軟。所以煮粽子時,最好一次加足水,至少要加到所有粽子的幾釐公尺,然後鍋裡可以用重板壓住粽子,省得它們被沸水浮上水面。如果水加得不夠多,就用開水代替冷水加入。

2樓:大超說教育

首先一定要用糯公尺來做粽子,其次就是把粽子放入鍋中,加水、鹽,煮久一點就能變得十分軟糯。

3樓:韓諾諾

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延長煮粽子的時間,多把粽子煮一會,這樣就會更軟糯了。

4樓:夾竹桃

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把粽子多煮一會,這樣粽子就會比較軟糯了。

5樓:諢丈肚

感到的方法把粽子多煮一,這樣粽子就比較軟糯了。

粽子怎麼煮才能軟糯拉絲

6樓:惠企百科

粽子怎麼煮才能軟糯拉絲方法:

1、冷水下鍋。把包好的粽子冷水下鍋,整齊地碼入鍋中,水要浸過粽子,待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1個小時左右即可。粽子一定要冷水下鍋,因為用冷水煮粽子比較好。

隨著水溫的慢慢公升高,粽葉。

的香味也會慢慢滲透到糯公尺里,煮出的粽子會更香。

2、水面一定要超過粽子,而蔽滾且一定要浸過粽子兩寸左右,這是因為粽子在煮的過程中會膨脹,如果加水不夠多,上面的粽子會被頂出水面,不容易煮透,煮出的粽子也不夠軟糯。粽子入鍋後,最好上面用重物壓實,這樣煮出來的粽子不會散爛。

3、在煮粽子的過程中不要添生水。是要留意視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粽子的時間,煮粽子所需要的時間與很多因素都有關係,如糯公尺浸泡的時間長羨昌短、各家火力的大小、粽子的個頭大小、用高壓鍋。

或普通鍋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煮粽子的時間長短。

粽子又稱粽_,由粽葉包裹糯公尺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華民族。

傳統節慶食物之一。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兄並扒先神靈的貢品,傳說粽子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

而傳承下來的。

粽子怎麼煮好吃又軟又糯

7樓:桃子生活手冊

粽子好吃又軟又糯的方法如下:

食材:糯公尺1斤,偏瘦五拿襲花肉半斤,鹹蛋黃10個,粽葉適量。亮敏族。

1、五花肉去皮切塊蔥姜少許,2勺料酒,2勺生抽,1勺老抽,1勺蠔油,1勺五香粉,1勺白糖,少許鹽,抓拌均勻放入密封袋冷藏醃製4小時以上。

2、糯公尺提前浸泡5小時,粽葉浸泡後洗淨剪去梗部,鹹蛋黃白酒食用油泡30分鐘。

3、泡好的糯公尺控幹水分1勺老抽1勺生抽適量鹽,拌勻醃製30分鐘。

4、包粽子取粽葉紋理的面相對而放,捲成圓錐形,依次放一層糯公尺一塊五敬弊花肉乙個鹹蛋黃一層糯公尺壓實。把兩邊的粽葉都往中間摺疊蓋住糯公尺,再把上面的粽葉拉蓋下來包住邊角,把多餘的葉子摺疊在蓋子下面,然後用線捆緊即可。

5、鍋中放足夠的水放入粽子大火煮開,改中火煮90分鐘,煮好後燜3個小時即可。

粽子要怎麼煮才會軟糯可口呢?

8樓:網友

煮粽子一定要水沸騰以後才落粽子,水需要浸過粽面,待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梘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

煮好以後趁熱取出。吃時開啟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鹹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煮粽子需要多長時間跟粽子葉包的鬆緊程度有很大的關係的,紅豆、花生要泡久一點,糯公尺半個小時就夠了,用高壓鍋上汽後乙個小時就可以了。

高壓鍋煮中火煮二十分鐘至半個小時即可。太長容易把粽子煮破。不用高壓鍋的話如果包的緊緊的,可能需要2個小時,裡面才能熟透,要不中間會一粒粒的。

如果包的松會時間會比較短,大約乙個半小時。

粽子怎麼煮才軟糯?

9樓:巧巧愛生活

粽子要煮兩個小時左右。

先把糯公尺和紅棗,花生等材料浸泡2個小時左右,用涼水就好。包好粽子後,如果用普通的湯譁雀鍋來煮粽子,最少謹枝乙個小時以亂晌早上,而且還不能著急出鍋,否則很硬很不軟糯。但如果用高速快鍋煮粽子的話,一定是水沒過粽子,就算是有紅豆的粽子,最多上壓兩次,也就是上壓30分鐘就夠了。

同樣,不要著急出鍋,洩壓後靜置一會兒。當然和粽子包的大小也有關係 如果是大粽子在原來的時間基礎上多15-30分鐘。

粽子怎麼包才能軟軟糯糯的

10樓:好學者百科

粽子軟軟糯糯的方法有3步。1.買回來的粽葉一定要煮10分鐘左右,煮過的粽葉味道更加香,非常的柔軟有彈性,不容易在包粽子的時候折斷。

經過水煮,粽子葉上一定有很多的雜質,煮過的粽子葉一定要清洗乾淨,直到水洗清了,瀝乾水分就好,整齊摞放到一起。

2.糯公尺,花生公尺,紅棗一定要提前浸泡4個小時,這是粽子軟糯香甜最關鍵的一步,提前浸泡過的糯公尺,不會出現夾生的現象,並且更容易軟爛香糯。

3.粽子葉的三分之一處留出一部分,這樣煮的時候,公尺不容易漏出來。一定要用線或者麻繩綁緊,防止漏公尺。

最後一點就是煮粽子了,一定要加足夠的水,防止把鍋燒乾,慢火煮40分鐘,燜上15分鐘左右,有很多賣粽子的,都是把粽子放到大鐵鍋中,煮上上幾百個粽子,滿滿的一鍋水泡著粽子,慢火燒乙個小時後,把粽子泡一夜,第二天趕集賣,這樣粽子葉中的香味充分的釋放出來了,吃著更加香甜軟糯。

怎樣煮粽子又糯又好吃

11樓:桃李生活百科

煮粽子又糯又好吃需要注意這幾點:冷水下鍋、加入食鹽和食用鹼、燜粽子。

1、冷水下鍋。

不少人覺得,用開水煮正扒粽子更好,熟得更快,這是錯誤的,外層雖然軟了,但裡層還硬的,就是夾生的,正確的做法是冷水下鍋。冷水下鍋有很多好處,其一粽子緩慢受熱,裡面外面都可以煮熟,口感更軟糯;其二粽子不會劇烈膨脹,把粽葉漲破,就不會漏公尺;其三可以讓粽葉慢慢釋放香味,糯公尺吸收了香味,粽子的清香味才更濃。

2、加入食鹽和食扒衝用鹼。

將包好的粽子全部放入鍋中,加清水一定要沒過粽子,避免粽子煮不熟,或者只熟一半。接著在水中加入食鹽和食用鹼,粽子一般煮2-3個小時就熟了。如果糯公尺沒有泡,那至少要煮4個小時,加入食鹽和食用鹼的粽子,煮出來又糯又好吃。

3、燜粽子。

煮熟以後先把火關掉,但不要急忙去揭開蓋子,繼續將粽子在鍋裡燜一到兩個小時。這樣煮出來的粽子又糯又好吃。

粽子介紹:

粽子,由粽葉包裹糯公尺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國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傳播亦甚遠。端午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甚至流傳到東亞諸國。

粽,即粽籺,主要材料是糯公尺、餡料,用箬葉(或柊葉、簕古子葉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主要有尖角狀、四角狀等。粽子由來久遠,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南北叫法舉此昌不同,北方產黍,用黍公尺做粽,角狀,古時候在北方稱「角黍」。

從口味上分,粽子有鹹粽和甜粽兩大類。

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廣東鹹肉粽、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粽子。

怎樣才能把粽子做的軟糯粽子怎樣才能做得更軟滑口感更好

先將包粽子要用的公尺和配料提前浸泡6小時,包好後用涼水泡一下粽子再進行煮製,煮好後燜兩小時,粽子會很軟糯,下面介紹做法 準備材料 葦葉2.5斤 江公尺3斤 大棗30顆 紅豆500g 棉繩1捆 製作步驟 1 江公尺大棗紅豆洗淨涼水浸泡6個小時。如果江公尺細小,浸泡3小時左右就可以。2 粽葉洗淨後放入沸...

農村人端午節做出來的黃鹼粽子,這個鹼水是怎麼弄到的

這種黃鹼粽子一般只有在我國的南方地區相對比較多,北方地區的粽子一般都是放花生或者別的餡料。小時候可能是因為農村人經濟條件有限,所以包粽子基本上都不放什麼餡料,就是純正的糯公尺。但是我們農村包的黃鹼粽子,只在糯公尺中加了一種鹼水,粽子的味道就會非常的好,然後再加一點白糖蘸著吃,那種感覺真的非常的好。而...

玻璃是怎樣做出來的

鋼化玻璃是用普通平板玻璃或浮法玻璃加工處理而成。普通平板玻璃要求用特選品或一等品 浮法玻璃要求用優等品或一級品。生產鋼化玻璃工藝有兩種 一種是將普通平板玻璃或浮法玻璃在特定工藝條件下,經淬火法或風冷淬火法加工處理而成。另一種是將普通平板玻璃或浮法玻璃通過離子交換方法,將玻璃表面成分改變,使玻璃表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