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溶液的知識要點,溶液的形成知識點

2025-06-14 08:00:10 字數 3333 閱讀 5335

溶液的形成知識點

1樓:司澤南聿

溶液的形成知識點如下:

1. 溶液 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裡,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特徵:均一性、穩定性。組成:

溶質:被溶解的物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氣體。

溶劑:能溶解其模好他物質的物質。水是最常用的溶劑,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溶劑。

2. 溶解。

吸熱:一些物質溶於水後,整個過程中溶液溫度降低,如nh4no3(或硝酸銨)固體。放熱:

一些物質溶於水後,整個過程中溶液溫度公升高,如naoh固體、濃h2so4。吸放熱不明顯:多數物質溶於水後,整個過程中溶液溫度變化不明顯,如nacl固體。

3..乳化現象:洗滌劑等乳化劑能使植物油等在水中分散成無數細小的液滴,而禪碼空不聚整合大的油珠,從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層,所形成的乳濁液穩定性增強,這賀瞎種現象稱為乳化。

應用:利用洗滌劑的乳化作用清洗餐具上的油汙等。

4.判斷依據:根據能否繼續溶解該物質判斷:在溫度、溶劑的量不變時,繼續向溶液中加入該物質,觀察是否溶解,若不再溶解則為飽和溶液,反之,則為不飽和溶液。

溶液的特點

2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1、均一性:溶液各處的密度、組成和性質完全一樣;

2、穩定性:溫度不變,溶劑量不變時,溶質和溶劑長期不會分離(透明);

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溶液是由至少兩種物質組成的均。

一、穩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質(溶質)以分子或更小的質點分散於另一物質(溶劑)中。物質在常溫時有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種狀態。因此溶液也有三種狀態,大氣本身就是一種氣體溶液,固體溶液混合物常稱固溶體,如合金。

溶液的特點

3樓:拋下思念

1.均一性:溶液各處的密度、組成和性質完全一樣;

2.穩定性:溫度不變,溶劑量不變時,溶質和溶劑長期不會分離(透明);

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初中化學溶液知識點

4樓:華源網路

<>溶液的形成

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裡形成的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徵:均一性、穩定性。

注意:a、溶液不一定無色(如:cuso4為藍色;feso4溶液為淺綠色;fe2(so4)3溶液為黃色);

b、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水是最常用的溶劑;

c、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溶液的體積≠溶質的體積+溶劑的體積;

d、溶液的名稱:溶質的溶劑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組成:溶質和溶劑,溶質可以有多種,溶劑只能有一種。

溶質和溶劑的判斷:

液態的為溶劑,固態或氣態的為溶質;

都為液態時量多的為溶劑,量少的為溶質;

有水時,水一定是溶劑,其它的為溶質;

不知道量的多少時可以根據名稱——溶質的溶劑溶液,前面的為溶質,後面的為溶劑。

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體裡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濁液。

由於表面活性劑的作用,使本來不能混合到一起的兩種液體能夠混到一起的現象稱為乳化現象,具有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劑稱為乳化劑。

固體小顆粒懸浮於液體裡形成的混合物叫懸濁液。

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

2)判斷方法:繼續加入該溶質,看能否繼續溶解。

3)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之間的轉化:

4)濃、稀溶液與飽和不飽和溶液之間的關係:

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

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飽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在一定溫度時,同一種溶質的飽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飽和溶液濃。

溶解時放熱、吸熱現象

溶解的過程:a、擴散吸熱;b、水合放熱;兩個過程共同決定溶解時是吸熱還是放熱;②溶解吸熱: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熱:如naoh溶解、濃h2so4溶解;④溶解沒有明顯熱現象:如nacl。

溶液的概念

5樓:恬逸小屋

溶液是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裡,形成的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一、溶液的概念:

1、溶液: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在溶液裡的反應,一般是溶質參加反應)。

2、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溶劑。溶劑通常是液體,不指明溶劑的溶液,其溶劑是水。

3、溶質:被溶解的物質叫溶質(可以是氣體、液體或固體)。注意:

沒有溶解的物質不是溶液的一部分,不能認為是溶質。例:20℃時,50克食鹽放入100水中,沒有溶解的食鹽不是溶質,不是溶液的一部分。

4、飽和溶液:在一定的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裡,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裡,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亮辯飽和溶液。

二、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形成均勻穩定的分散體系叫做溶液。溶液可以是液態,也可以是氣態和固態。如空氣就是一種氣體溶液,固體溶液混合物常稱固溶體,如合金。

一般情況下,把能溶解數鍵寬其他物質的化合物稱為溶劑,被溶解的物質稱為溶質。

三、凡薯亮是氣體或固體溶於液體時,則稱液體為溶劑,而稱氣體或固體為溶質。若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一般把量多的叫做溶劑,量少的叫做溶質。

溶液的用途

6樓:敬敬說教育

溶液的用途是:在溶液裡進行的化學反應通常是比較快的,溶液對動植物的生理活動也有很大意義。

具體闡述如下:

1、在實驗室裡或化工生產中,要使兩種能起反應的固體起反應,常常先把它們溶解,然後把兩種溶液混合,並加以振盪或攪動,以加快反應的進行。

2、動物攝取食物裡的養分,必須經過消化,變成溶液,才能吸差段襲收。在動物體內氧氣和二氧化碳也是溶解在血液中進行迴圈的。

在醫療上用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鹽水、醫治細菌感染引起的各種炎症的注射液(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各種眼藥水等,都是按一定的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

植物從土壤裡獲得各種養料,也要成為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土壤裡含有水分,裡面溶解了多種物燃塌質,形成土壤溶液,土壤溶液裡就含有很多植物需要的養料。

許多肥料,像人糞尿、牛馬糞、農作物秸稈、野草等等,在施用以前都要經過腐熟的過程,虛兄目的之一是使複雜的難溶的有機物變成簡單的易溶的物質,這些物質能溶解在土壤溶液裡,供農作物吸收。

khp標定naoh溶液標定naoh溶液的基準物質常用的有哪些

鄰苯二甲酸氫鉀 詳情請見 gb t 601 2002 0.3524克鄰苯二甲酸氫鉀 0.3524 204.22 0.001726摩爾 naoh溶液的濃度 0.001726 0.02549 0.06771摩爾 公升 標定naoh溶液的基準物質常用有哪些 標定naoh溶液常用的基準物質是草酸 h c o...

溶液一定是透明的嘛?溶液的定義,溶液一定是透明的嘛?溶液的定義

一定是溶液中被分散的物質 溶質 的直徑小於1nm,不可能阻擋光子的通過.溶液是由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均勻 穩定的分散體系,被分散的物質 溶質 以分子或更小的質點分散於另一物質 溶劑 中。溶液有固液氣三種狀態,大氣本身就是一種氣體溶液,固體溶液混合物常稱固溶體,如合金。溶液不一定透明,記住。溶液都是混合...

往久置的ki溶液中滴加澱粉溶液,溶液變藍色的離子方程式為

通常,銅離子cu2 在水溶液中實際上是以水合離子 cu h2o 4 2 的形式存在的,水合銅離子呈藍色,所以我們常見的銅鹽溶液大多呈藍色。而在氯化銅的溶液中,不僅有水合銅離子 cu h2o 4 2 還有氯離子cl 與銅離子結合形成的四氯合銅絡離子 cucl4 2 該離子的顏色為黃色。根據光學原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