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九月的詩詞秋聲賦,九月古詩詞秋天詩詞

2025-06-08 19:25:35 字數 3360 閱讀 4782

1樓:公子思無邪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晉·曹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秋夕》 唐·杜牧。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望洞庭》 唐·劉禹錫。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秋興八首》 唐·杜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秋詞》 唐·劉禹錫。

高鳥黃雲暮,寒蟬碧樹秋。

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澧州覲省》 唐·杜甫。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絃。

閏九月九日獨飲》 唐·白居易。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司馬宅》 唐·白居易。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魏晉·陶淵明。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長信秋詞五首》 唐·王昌齡。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滕王閣序》 唐·王勃。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旁搏贈》 唐·李白。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山行》 唐·杜牧。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唐·李白培啟轎。

常恐秋節至,配肆焜黃華葉衰。

長歌行》 漢·漢樂府。

2樓:擺爛de桃子

1、「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九月十日即事》

九月十日即事》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這首詩借菊花的遭遇,抒發自己惋惜之情。前兩句說重陽剛登高完畢,小重陽又再來飲酒賞菊。後兩句說菊花為何這樣命苦,遇到兩次重陽,遭到兩次採摘。

實際是借菊花聯想自己遭饞出京流放夜郎的不幸。意蘊深遠。

2、」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鉛族鋒王維的名篇之一。

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槐晌。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

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3、「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杜陵叟》

杜陵叟》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詩題下有一行自注:「傷農夫之困矣。」可見這首詩的內容是同情農民生活的困苦。

全詩可分為前後兩部分,前半部分寫了兩個使農民的生活受苦受難的直接原因,乙個是上天的自然災害,另乙個則是人為的災禍;後半部分指出官僚制度的黑暗與腐敗,穗雹橫徵暴斂,巧取豪奪,是全詩的深刻之處。

4、」九月蘆花新,彌令客心焦。「—青山峽口泊舟懷狄侍御》

青山峽口泊舟懷狄侍御》是一首唐代的五言律詩,作者是岑參。

這首詩作於大曆三年自嘉州罷官東歸途中。青山峽口:據《宜賓縣誌》卷六載,縣中岷江與金沙江之間有青山,「青山峽口」疑即指此。

是時作者自嘉州(今四川樂山)乘船南下,準備再沿長江東行,而後經汴河北歸。

5、」焉知南鄰客,九月猶絺綌。「—遣興五首·朔風飄胡雁》

此詩一般認為《遣興五首》是杜甫乾元二年(759年)在秦州所作。但是,杜甫《遣興五首》從內容上看多言長安時事,從敘述語氣看,使用的是描述當前事件的語氣,從內容、風格、體裁上考察,更接近杜甫的長安詩,而與秦州詩有明顯不同。

因此,《遣興五首》當作於長安。從詩中的事件和物候描寫判斷,此五首詩作於天寶八載(749年)秋。

九月古詩詞秋天詩詞

3樓:健身達人小俊

1、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柳渾《搗衣詩》

2、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

3、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絃。偶遇閏秋重九日,東籬獨酌一陶然。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白居易《閏九月九日獨飲》

4、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

5、高鳥黃雲暮,寒蟬碧樹秋。——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6、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杜甫《秋興八首》

7、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8、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9、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10、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範雲《別詩》

描寫秋聲的詩句

4樓:煙雨飄香劍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歐陽修這首《玉樓春》,寫一位思婦的離愁別緒,「別後不知君遠近」「漸行漸遠漸無書」是夜深了思婦卻還無法入睡的緣由。

自君別後,不知道你行至何方,為何連隻字片語都無法送達呢?於是在這秋天的深夜裡,思婦聽著風在竹林間穿行,一葉葉一聲聲,都是離愁別恨。

想從夢中尋遠方的人吧,可惜夢又不成,燈已燃盡。無盡秋聲,在夜深風吹竹,思婦的相思離恨聲。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李商隱寫荷花,幾首均是經典,這首寫秋荷之詩《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也是為眾人所喜愛。詩前兩句寫詩人對親友的思念,隔著山長水遠,隔著城池重重,無處得抒,後兩句寫眼前之景:入秋的天空陰雲沉沉,連飛霜也來遲一步。

留得這一塘已經枯萎的荷葉,供人聆聽雨打荷葉的聲音。

描寫秋聲的詩句

5樓:小煙說教育

天淨沙·秋思

【作者】馬致遠【朝代】元。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攜孫。

譯文: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淒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罩歲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淒寒的夜色裡,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賞析:

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個字,全曲無一秋字,但卻描繪出一幅淒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並且準確地傳達出旅人悽苦的心境。被贊為秋思之祖這首成功的曲作,從多方面體現了中國古典歌的藝術特徵。

此曲以多種景物並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遊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淒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抒發了乙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於漂泊的悽苦愁楚之情。

全曲僅五句二十八字,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辯悶鏈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被後人譽為「秋思之祖」。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古詩

喬喬柏兒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古詩 韓琴 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全文如下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二,白話文釋義 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翻譯,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翻譯白話

雨霖鈴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註釋 異鄉 他鄉。為 做。異客 陌生的客人。倍思親 加倍思念親人。遙知 這裡是在遙遠的地方想象著的意思。登高 古代風俗,重陽 節要登高,飲菊花酒。茱萸 zh y 一種有香味的植物。古人認為九月九日登高時佩帶茱 萸,可以...

九月的英文是什麼,英語的一月至九月怎麼寫

序號 中文 中文詞性 英文 英文詞性 置信度 1 九月 n ninth month n 0.25 2 九月 t ninth month n 0.25 3 九月 n sep n 1 4 九月 t sep n 1 5 九月 n sept.n 1 6 九月 t sept.n 1 7 九月 n sep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