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禕的網盤
史記是正史,它的內容可以用來做論據,上下五千年野史居多,佔大部分以上,它的內容只能作為飯後茶餘的談資。史記是西漢人寫的文言型扒棚文版人物傳記,而上下五千年是現代人寫的白話文短篇**集。
上下五千年卜則是按照史記記載的三皇五帝時代為開端的一直到現在,存在文字記載的是從西周共和元年開始,到現在三千來年。前面的有史無物,用文物來推導的信史是從商朝開始的,距離現在四千多年。
史記只記錄到漢朝便結束了。
2樓:網友
有以下幾點不同:
1、兩本書的編寫方式不同,史記使用的是紀傳體。
多使用的是以人物的故事來敘擾兄辯述當時的歷史。中國上下五千年使用的是編年體。
使用的按照歷史中年代的先後順序排列的。這對於構建乙個整體的歷史框架比較好。如果要學習歷史的話,後者比較好一些。
2、兩本書的記錄年代不同,史記記錄的時間只到西漢,而中國上下五千年則記錄了我國大部分的歷史年代,敘述的較塵首為粗泛。
3、兩本書的作者所處的年代不同,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
所處年代為西漢,而中國上下五千年的作者則是現代作家李津,二者對於歷史的認識可能也有所不同。
4、兩本書所使用的語言方式不同,史記是使用文言文記錄的,沒有一定的文學功緩缺底讀起來較為費力,中國上下五千年使用的是白話文。
比較通俗易懂。
上下五千年之說的來歷
3樓:哲哥聊歷史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這個只是傳統的說法,事實中華文明不止五千年,皮核一般來說這個五千年是從大禹治水那時算起的,大禹治水的時間根據目前的考證應在西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年。
五千年文明之說早已有之,以當時的學術水平自然不能考證得很清楚,因此只能大概地說五千年。
中國歷史的長度沒有統一定論,因為根據不同的計算方法,有著不同的長度。從中國第一次建立大一統**集權制帝國的秦朝開始算起約有2200年;從中國第一次使用文字,併成為唯雹信史的商朝算起約有3500年;自擁有二重證據法證明的夏朝算起約有4200年;從孔子所說的、有著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算起約有4600年;從盤古、上帝、女媧等目前還不確定的神話時代算起約有5000年;從標誌著人類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時代彭頭山文化算起約有9500年;而從人類開始脫離原燃山掘始生活的舊石器時代藍田猿人文化算起約有80萬年的歷史。
上下五千年指的是什麼上下五千年什麼意思?
堯 朝代 起止年代 建立人 都 城 黃帝堯舜禹 約170萬 4000年前 黃帝堯 舜 夏朝 前2100 1600 啟 陽城 商朝 前1600 1100 湯 亳 殷 西周 前1100 771 武王 鎬 東周 前770 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 476 洛邑 戰國 前475 221 秦朝 前...
《上下五千年》主要講了什麼,《中華上下五千年》主要講的什麼?
上下五千年 講述了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的中國歷史,是一本集中國發展史 重大歷史事件及名人簡介為一身的優秀歷史讀物。作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史籍材料,加以組織和剪裁,用現代語言寫出來,通俗易懂。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約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淵源,所以 上下五千年 也就代指整個中國歷史。擴...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上下五千年》中的故事
因為中國有近五千年的歷史,故通常說 上下五千年 就是指代整個中國歷史。慶忌之死 吳王僚公子慶忌流亡在外,意欲復位。要離與吳王闔閭 伍子胥使用苦肉計騙取慶忌的信任,在慶忌起兵造反時,將慶忌刺死。勾踐復國 吳越相爭時,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後,被迫投降。但勾踐意志堅定,臥薪嘗膽,歷經多年,終於復國,並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