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盾練級帶什麼技能,太尉盾最強配置

2025-06-06 06:05:23 字數 1737 閱讀 9607

1樓:聳運獎勵赴

三國志戰略版太尉盾缺用武熯天,帶這戰法,輸出更**!

三國志戰略版說起太尉盾都不陌生,算是目芹笑衡前最強陣容之一,對於滿紅大佬來說在不缺戰法的情況下,用武通神絕對是最佳選擇之一!畢竟當前的環境裡,前期減傷隊伍太多,而用武通神剛好輸出傷害在中後期,可對於平民玩家來說,能抽到一張司馬懿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就別說跑去拆用武通神這個戰法了!那麼剩下能選擇的戰法並不多,四面楚歌算是平民玩家用的最常見的戰法,而新出的臨機制勝算得上是乙個公升級版戰法,不僅不需要準備並且輸出傷害在滿紅鋒矢陣的加持下,輸出也是比較**的!

陣容戰報出自大佬——張布衣。

主將)司馬懿,戰法搭配:臨機制勝+士別三日。

副將)曹操,戰法搭配:魅惑+鋒矢陣。

副將)太尉盾,戰法搭配:撫輯軍民+草船借箭。

接下來上實戰對抗戰報:

滿紅互懟,打公認最難的當鋒吳騎,兩千多的戰損就把周泰給秒了。

頂配太尉盾內戰,4發臨機制勝,直接打了對面的傷害,這上限絕對是強於用武通神的。

在對面帶了當鋒摧決以及少1w總兵力的情況下,最終也是優平吳國的行一弓!

打滿紅桃園也是大優勢戰平。

黑咖啡鳴大佬對於「臨機制勝」戰法實戰後的總結:

1、從輸出角度上來講,熯天熾地上限更高,如果能有4回合,輸出肯定超過用武,但實際上只是理論上。所以兩個輸出差不多。用武穩定,但用當鋒打太尉的會比用技窮隊伍打太尉的多很很多,所以有時候出不來。

2、熯天熾地好處是前四回合有高輸出,壓低對面血量,所以我更推薦臨機,上限肯定超過用武熯天熾地,畢竟理論上能輸出8個回合。但真遇到技窮就算倒黴,但幾率並不高,畢竟現在市面上常在用的技窮大多是虎豹騎在用,比如速乘,彎弓,夏侯淵,這些打太尉更多還是靠當鋒,反正基本太尉技窮與否也贏不了。

3、至於諸葛,群弓裡的落鳳,沒事不太會有人主動拿弓去撞太尉。蜀槍,不管怎麼控,說實話也打不過太尉,但臨機熯天熾地這種的確還是可以壓低對方血線,減少自己兵損的,所以目前司馬懿帶乙個主動技能開始越來越普遍,用武之所以用的還多,不過是大部分平民不捨得拿陸遜嫌做公升御去換熯天熾地!

2樓:網友

太尉盾的必帶技能,司馬懿的士別三日、雀簡侍用武通神,曹操的魅惑、軍民,滿寵的鋒矢、刮骨。其中軍民可以用頃吵藤甲代替,其餘的技能基本是不可代替的。咐運而這些不可替代的技能,又都是其餘t0的標配。

太尉盾最強配置

3樓:今天就是玩兒

太尉盾最強配置租數坦為司馬懿+滿寵+曹操。

司馬懿戰法:士用武兵書帶以亂之亂和將威。滿寵戰法:鋒矢陣刮骨兵書帶嚴陣以待和鐵甲。曹操戰法:軍民魅惑兵書帶援其必攻和勵軍。

戰法和兵書都是頂配了,如果還要增加配置就只能從紅度入手了,如果沒有軍民可以換成藤甲或者是禦敵。這套陣容唯一害怕的就是魏法騎了,遇到魏法騎還是不穩定的。

《三國志》介紹

三國志》是由日本光榮株式會社研發的一款歷史模擬類遊戲系列,發行於1985年。為《三國志》系列遊戲作品的第一部。遊戲系列的精華是對三國曆史細緻的考據,和傳神的人物肖像,將三國時代龐大的政治軍事構架完美的融入slg遊戲模式中。

1985年12月,第一代「三國志」上市,該遊戲一經上市就好評如潮,拿下了當年日本bhs大賞第一名及最受讀者歡迎產品獎。

1989年12月,《三國志ⅱ》問世,但是這一代卻並沒有比第一代取得更大的成功。1993年,《三國志ⅲ》發售,弊桐這是整個三國志系列代表作之一,畢早比之前兩代有天壤之別,這一代奠定三國志系列遊戲其特有的內政和戰爭兩套系統的特色,逐漸走向成熟。

太尉有兵權為什麼他不謀反?

名聲。因為古代的人特別注意名聲,這也是當時的乙個標準了就比如說是必須是乙個尊敬父母的人,才能夠被尊敬,同樣的道理只有名聲好的才會被重用。不像現在那些沒臉沒皮的那些人,就算是網上很多人謾罵,還是活得很好。而古代,要是出現這種情況,那些人就正是沒有臉了,不僅兒子娶媳婦會困難,女兒想要嫁出去也沒有多少人會...

「太尉」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謝謝

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職權,協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務,參與 的行政決策,並負責具體的執行。太尉是朝中僅次於丞相的官職,專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為最高的武官職位,秩俸萬石,金印紫綬。官吏主要有長史和主簿。古代太尉相當於現代什麼官 太尉相當於國防部長,掌管國家...

洪太尉誤走妖魔內容簡介是什麼,水滸傳第一回洪太尉誤走妖魔故事梗概要200字左右的急用

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天子駕坐紫宸殿,參政文彥博說現在瘟疫盛行,傷損軍民,希望陛下釋罪寬恩,省刑薄稅,祈禱求消天災。仁宗天子聞知,龍體不安,便令洪信為天使,登程前去龍虎山找張天師。洪信領了聖敕,辭別天子,來到信州。他們到了龍虎山清宮,住持真人說張天師住在龍虎山頂,他雖在山頂,但道行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