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歷史名詞解釋,歷史百科知識各種名詞解釋

2025-06-04 00:45:13 字數 1071 閱讀 1497

歷史百科知識各種名詞解釋

1樓:成大文化

百科知識名詞解釋彙總——歷史。

1.元謀人:1965年5月在雲南省發現,距今170萬年,是我國境內最早活動的人類。

2.北京人:1927年首次在北京市周口店發現,距今60萬年左右。大量使用石器,懂得人工取火。

3。藍田人:1963年1964年在陝西藍田發現,距今80萬年。

4。新石器時代:距今一萬到4000年,其前期屬於母系氏族社會。

5。仰韶文化:廣泛分佈於黃河流域,最能反映母系氏族文化,因最早發現於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而得名。

其文化遺址數以千計,以西安市的半坡遺址最為著名。仰韶文化遺址多出土彩陶,又稱「彩陶文化」。

6。父系氏族:距今5000年左右,中國進入父系氏族,其文化遺址廣泛分佈於黃河和長江流域。最有代表性的是最早發現于山東章丘市龍山鎮的「龍山文化」,又稱「黑陶文化」。

7。三皇:伏羲、神農、黃帝。反映了中國原始先民由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轉化過程。

8。五帝:少昊、瑞頊、帝嚳、堯、舜。

9。神農:也稱炎帝,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是太陽神,是農耕文化的象徵。

10。黃帝:又稱軒轅氏、有熊氏,因其活動範圍主要在中原,**屬土,呈黃色,因此被尊稱為「黃帝」。

11。大禹:在歷史上與湯武王、周武王被稱為「三王」。

12。司母戊鼎:殷墟王陵出土,重達875公斤,代表了商代青銅器製作的最高水平。

13。孟子:繼承和發揚孔子思想的第二位儒學大師,核心主張是「性善」和「良知」。

在仁學方面,補充提出了「義」。在孔子「殺身成仁」的基礎上,提出了「捨生取義」。進一步發展了孔子的「人本思想」,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14。荀子:先秦儒家大師,提倡「禮義」,強調「性惡」。主張強化君權,但重視民的作用。提出了唯物主義的觀點: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主張「法治」。

15。道家:影響中國文化發展的第二大學說。是「出世之學」,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主張自然無為。

16。玄學:魏晉時期流行的一種哲學思潮。以老莊思想為主旨,糅合儒家經義而產生的一種新的學說。「玄」就是老子所說的「玄而又玄,眾妙之門」。代表人物有嵇康、阮籍等。

考研歷史專業中的名詞解釋需要背多少個?一千個?幾百個?還是幾

名詞解釋的出題形式比較靈活,比如把簡答或是論述題修改都有可能成為名詞解釋,其實準備名詞解釋,不需要死記硬背,在準備名詞解釋的時候,你一定解釋清 名詞 的時間,範圍,性質,用一句話闡明,就相當於蓋個帽子,然後再具體闡述一下詳細的內容,就像穿個衣服,最後闡述這個 名詞 的影響,可以比喻為履靴。比如 典制...

名詞解釋反饋反饋名詞解釋

反饋 英語 feedback,又稱回授 是控制論的基本概念,指將系統的輸出返回到輸入端並以某種方式改變輸入,它們之間存在因果關係的迴路,進而影響系統功能的過程。反饋又稱回饋,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基本概念之一。一般來講,控制論中的反饋概念,指將系統的輸出返回到輸入端並以某種方式改變輸入,進而影響系統功能的...

名詞解釋 憲法解釋,「憲法」名詞解釋

憲法 通常規定乙個國家的社會制度 國家制度 國家機構和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在乙個國家的全部法律中具有最高的權威和最大的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據。憲法 名詞解釋 是國家的 抄根本 適用襲於國家全體公民,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集中反映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係,確認革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