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觸不周山這兩個成語是什麼意思

2025-06-03 18:25:11 字數 1919 閱讀 6392

關於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觸不周山的詩句

1樓:得書文化

夸父逐日》:1.夸父誕巨集志,乃與日競走。

陶潛敏頌《讀山海經》)2.君不見夸父逐日窺 淵,跳踉北海超崑崙。(柳宗元《行路難》)共工怒觸不殲舉周山》:

1.諸侯有共工氏,任橋改鄭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

司馬遷《史記·補三皇本記》)

2.不周山下紅旗亂。( 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

《夸父逐日》和《 共工怒觸不周山》分別表現了什麼主題?

2樓:白露飲塵霜

夸父逐巨集滑日》:通過神話,表現夸父無比的英雄氣概,反映了古代人民與大自然競爭不斷奮鬥的精模行神,探索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強烈願望和頑強意志(還有一種是說夸父蔽碼臘自不量力的說法).

共工怒觸不周山》:它反映了遠古部族間的鬥爭,同時涉及到古代天文學上的蓋天說。遠古的人類顯然還不能解釋日月星辰運動變化的原因,對這一現象的最好解釋就是藉助於神話,通過大膽的想象和誇張的手法,來解釋「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的現象。

神奇的傳說中帶有現實主義的色彩。

急急急!《夸父逐日》《共工怒觸不周山》 原文和翻譯!!!

3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夸父與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③飲,飲於④河、渭(wei)⑤;河、渭不足⑥,北⑦飲大澤⑧。未至⑨,道渴而死⑩。棄⑾其⑿杖,化為鄧林⒀。

翻譯夸父與太陽賽跑,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喝乾了黃河、渭水的水卻仍不能解渴,便想去北方的大澤湖喝水。還沒趕到大澤湖,就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他丟棄的手杖,化作一片桃林。

原文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譯文從前,共工與顓頊爭奪部落首領,(共工在大戰中慘敗)(共工)憤怒地用頭撞擊不周山,支撐著天的柱子折斷了,拴繫著大地的繩索也斷了。(結果)天向西北方向傾斜,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動了;大地的東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積水泥沙都朝東南角流去了。

文言文《夸父逐日》《共工怒觸不周山》的特殊文言詞語

4樓:網友

1、一詞多義。

飲:①欲得飲 飲:名詞,喝的水②飲於河、渭 飲:動詞,喝2、古今異義詞。

走:夸父與日逐走 古義:跑。 今義:行走。

河:飲於河渭 古義:專指黃河。 今義:泛指所有河流。

維:地維絕 古義:繩子。 今義:維持。

3、詞性活用。

北:北飲大澤 北:名詞作狀語,向北道:

道渴而死 道:名詞作狀語,在半路西北:天傾西北 西北:

方位名詞作狀語,向西北4、疑難字詞。

焉:故日月星辰移焉 故水潦塵埃歸焉 焉:「於之」「於此」,往那裡。

5、特殊句式。

倒裝句:「天傾西北」——天西北傾」,狀語後置。

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寓意~~急~~

5樓:匿名使用者

成語「夸父逐日」(夸父追日 ):比喻人有巨集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氣魄。

這則神話的主題:這個奇妙的神話表現了夸父無比的英雄氣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挑服大自然的強烈願望和頑強意志。

2勇敢堅強,敢於挑戰權威,具有自我犧牲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6樓:匿名使用者

1.契而不捨。

2.《夸父逐日》使我們認識了一位神話英雄,《共工怒觸不周山》將引領我們走進遠古神話的戰爭之中。2兩則神話故事都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可貴的認識自然的探索精神,我們應該發揚這種精神,去探索未知的領域,發掘未知世界的秘密,即使是幼稚的,也是新的發現的開端。

7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的解釋非常詳細,自己去看吧。

用成語認證《夸父逐日共工怒觸不周山》中的下列字的意思

逐,追求光明 走,追天逐日 渴,生津止渴 飲,開懷暢飲 澤,汪洋大海 至,死而不已 道,半途而斃 化,羽化登仙 不盡滿意,希望你自己可以發揮一下 逐 追 走 跑 渴 形容詞使動用法,感到口渴 飲 喝 水 澤 古代指大的湖泊。至 到 道 名詞的使動用法,取道。化 變成能想到的成語有 群雄逐鹿 走馬觀花...

精衛填海和夸父逐日的主旨,《夸父逐日》的主旨是什麼?3分

矢志不渝的去做每一件事,相信會成功 精衛填海 為造福人類的理想而奮鬥不止。夸父追日 勇敢向大自然挑戰 夸父逐日 的主旨是什麼?3分 寫了人敢於與自然事物做鬥爭 寫出了夸父無比的英雄氣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 征服大自然的強烈願望和頑強意志。不是很確定。堅強!表達了人類對大自然的征服意願 對美好生活的嚮...

共工怒觸不周山原文帶拼音《共工怒觸不周山》原文及翻譯?

大地劇烈bai 地顛簸,絕地維,擎天柱du不周山被攔腰撞 zhi斷 月亮和星星就每dao日裡從東方公升起 而大地回向東南答塌陷,故百川水潦歸焉 故天傾西北,斷鰲之足以立四極,天柱折斷了,大江大河的水都奔騰向東,太陽,並斬斷鰲足以作天柱,氣極之下一頭撞向不周山。後來共工氏與顓頊爭帝位失敗。原來這不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