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日期到底是以幾點為分界點?

2025-06-03 15:35:09 字數 5960 閱讀 5526

1樓:日月同輝

以前攜畢,農曆一天的開始是子時——則隱亂晚上11點。1984年,紫金山天文臺對農曆做了幾點小小的修改,其中一點就是,從農曆甲子年正月初一(公曆1984年2月2日)開始,一天的開始時刻改為晚上0點。

所以,現在農曆孫檔日期是以0點(24點)為分界點的。

2樓:網友

農曆日期是以23點為分界點的。

一日就是一晝夜。在一日時間裡,鐘面上的時間正好走兩圈。零時作為一日的開始,接下來是1 時……直瞎激到中午12時;再從中午12 時到夜裡12 就是第二天巖宴的0時)。

一日共有24小時。

廣播、郵電、交通等部門,為了記時的簡明和方便,都採用24時記時法。從24時的記時方法,叫做24 時記時法。把時針走第二圈時,時針鐘面上的數分別加上 12。

這樣, 下午1 時就是13 時,下午2 時就是14時,最後到夜裡24時,也就是第二天的0時,從中午12時後,時針所指鐘面上的數,都要加12。 上午8時,記作8時(或8:00), 上午的10 時半可以記作10:

30。 晚上8 時,記作20:00,晚上磨棗襪10時半,記作22:30。

按農曆算,一天與一天的分界點是幾點?

3樓:大肚有話說

不管是農曆還是公曆。

一天與一天的分界點都是晚上12點 (如果用24小時制就是24點),也叫凌晨0點

4樓:來自九畹溪眉開眼笑的錦鯉

分界點是晚上十一點整為既日終止既23時後為新的一天開始,起始時辰為子時(11時一1時)然後為醜寅卯辰巳午未申西戌亥。

5樓:子玉求索

按照農曆算 一天與一天的分界點就是夜半子時的時候兒就是晚上23點59分59秒 馬上就是第二天了。

農曆一天和一天的分界點是23點還是24點?

6樓:日月同輝

子時是農曆一天的開始,所以以前是把晚上十一點(即23點)當作一天的開始的。這樣,每天的開始時刻,農曆就比公曆早了乙個小時。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紫金山天文臺於1984年把農曆每天的開始時刻跟公曆每天的開始時刻統一了起來——每天都從0點開始。

也就是說,現在,農曆每天都從0點開始,到24點結束——分界點是0點,或者說是24點。

7樓:沃仁鹿雀

農曆一天和一天的分界點是23點,而不是24點。這是因為農曆每個月的天數是不規則的,有些月份是29天,有些月份是28天,還有一些月份是30天。因此,為了方便計算,農曆一天和一天的分界點被定為23點。

在這個時間點上,上乙個時辰結束,下乙個時辰開始。這也意味著農曆每天都從23點開始,到24點結束。與公曆不同,公曆每天以24小時為分界點,從0點開始到24點結束。

8樓:敏珺俐

子時是農曆的開始,所以晚上11:00(即23:00)被用作一天的開始。

因此,在每天的開始,農曆比公曆早乙個小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紫金山天文臺在1984年將農曆每天的開始時間與公曆每天的起始時間統一起來-每天從0點開始。也就是說,農曆中的每一天從0點開始,到24點結束-分界點是0點,或24點。

9樓:網友

農曆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從子時開始,到亥時結束為一天,對應現在的24小時劃分,「子時」是指從23時開始到0時結束的時間段,因此新的一天從子時開始就相當於現在頭一天的的23時0分0秒開始。

現在計時一天是23時59分59秒末,到0時0分0秒開始新的一天。

10樓:婉麗又寬厚的夜鷹

子時是農曆的一天的開始,所以下午23:00(即23:00)被用作一天的開端。

因此,在每天的開始,農曆比公曆早乙個小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紫金山天文臺在1984年將農曆每天的開始時間與公曆每天的起始時間結合起來,即每天從上午0:00開始,也就是說,農曆每天從上午10:

00開始到下午24:00結束,分點為0:00或24:00。

11樓:邵鈞愛歷史

子時是農曆日的開始,所以11:00 pm(23:00 pm)被用作一天的開始。

因此,在每一天的開始,農曆比公曆早乙個小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紫金山天文臺在1984年統一了每個農曆日的開始時間和每個公曆日的起始時間,每天從0點開始。這意味著農曆中的每一天從0點開始,到24點結束,分界點是0點或24點。

12樓:牽凌絲

兒子是農曆的第一天,所以晚上11點(即晚上23點)被認為是一天的開始。這樣,農曆比公曆早乙個小時開始。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紫金山天文臺於1984年將農曆的每日開始與公曆的每日開始統一起來,從每天0:

00開始,也就是說,現在農曆每天0:00開始,24:00結束,分界點是0,或者24:00。

13樓:生小卡子

子是農曆一天的開始,所以以前被認為是晚上11點(即23點)一天的開始。所以在一天的開始,陰曆比日曆早了乙個小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紫金山天文臺在一九八四年將農曆的開始時間與每天的日曆開始時間統一起來——從每天0點開始。

也就是說,現在農曆從零時開始,一直到二十四時或二十四時結束。

14樓:以清漪

農曆分為十二時辰,乙個時辰兩個小時,每乙個時辰代表十二個生肖,古人以晚上十一點過為分界,現在以晚上十二點過為界。

15樓:黎梧呀

當你壓力大到快要崩潰的時候,不要跟別人講,也不覺得自己委屈,沒有人會心疼你。要像餘華說的那樣: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把心掏出來,自己縫縫補補,然後睡一覺醒來,又是信心百倍。

無人問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罷,你都要試著安靜下來,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而不是讓煩惱和焦慮,毀掉你本就不多的熱情和定力。心可以碎,手不能停,該幹什麼幹什麼在崩潰中繼續前行,這才是乙個成年人的素養。

農曆日與日的分界線是在哪個時候

16樓:網友

時辰———十二地支紀一晝24小時為十二時辰:前半夜11時至1時為「子時」所以前半夜11時可以認為是一天的開始,日與日的分界。其實古代以十二地支紀計時,現代以24小時計時,從時間點上算古代的日子分界那就是前半夜11時,如果以時間段算就是子時(23時-1時)為一天的開始,與陽曆0 時有重疊之處。

農曆的「日界」到底是幾點?

17樓:jany老師

日橘豎界」是不管是農曆還是公曆的,一天與一天的分界點都是模伍皮晚上12點旦差 (如果用24小時制就是24點),也就是凌晨0點。

農曆的每天是以23:00為分界點嗎?

18樓:芷芷芷

我也是,超過11點,我的生日過的是第二天的。

農曆中一天的開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古人是用什麼計算時間的?

19樓:王ddd之歌

子半即12點算新一天開始,這在古代曆法中是常識。

在歷史程序中,祖先在不同的時期發明和製造了各種適應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需求的計時器。其中主要有圭表、日晷、漏刻、機械計時器等。

圭表 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錶的歷史相當久遠。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杆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

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那麼光陰之「陰」,及時間的長短,,用「分」、「寸」表達就順理成章了。

日晷 日晷也是通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執行,晷針的投影像鐘錶的指標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漏刻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的,然而遇到了陰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於是一種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鍾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

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資料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我國古代諸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有關漏刻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章句。

如唐代詩人李賀:「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宋代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在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前,漏刻是我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

20樓:網友

子半即12點算新一天開始,這在古代曆法中是常識,算命先生對這個很清楚。

歷史學者如果書看的多一點也會了解,四庫全書新唐書等都有記載,子半、子正才是一天的開始。

21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的好傻,樓主問的是一天的開始是從什麼時間算起,真是答非所問。

我覺得應該是從子時開始。

22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計算時間,最常用的方法是「測日影」和「滴漏」。

測日影」的工具有「圭(粵音歸)表」和「日晷(粵音軌)」。圭表」由兩部份組成:「圭」是平放於南北方向的尺;「表」是垂直立於「圭」的南端的標竿。

古人根據「表」的影子投射在「圭」的表面上的長度,來判定中午的時間,從而推算出冬至日、夏至日、二十四節氣和其他時刻。正午時表影最長的一天是冬至日,最短的一天為夏至日。

日晷」又稱日規,和「圭表」同樣是以日影來判別時間的計時儀器。「日晷」是由「晷針」和「晷面」組成。「晷針」的作用等於「表」,垂直穿過「晷面」;「晷面」相等於「圭表」的「圭」,是一塊表面被劃分成12格的圓形石盤。

圓盤上每一格大約等於兩小時。當太陽光照射到「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便會投射到「晷面」上,就像現代的時鐘般顯示不同的時間。

農曆生肖年到底是按照什麼時間劃分的?怎麼算的?有什麼根據麼?

23樓:有病de傻子

哈哈哈,在想,看圖應該是節氣,立春為界,干支紀年法按順序排……乙未年,未既是羊。

24樓:

不是,是從春節這天算,舊曆正月初一,為下個年,屬相為當年的,臘月三十以前,為上一年,則屬上個屬相,比如,今年2月18日是春節,是舊曆春節,所以18日凌晨以後生的屬豬,18日凌晨以前出生屬狗(哪怕是2月17日23點59分59秒,那也算是屬狗),跟立春沒關係。

25樓:網友

是這樣的。生肖是我們中國的。古時候我們都用農曆沒有陽曆的。可以這麼說生肖是看年份。

星座是外國的。他們是陽曆的。他們的星座是不看年份。

是看月份和日期。你想知道你是什麼生肖你就看看你是什麼年份出生的。想知道你的星座。

你就看看你生日是陽曆的幾號告訴我後我幫你看看。就知道了。如果你還不明白。

那我就暈了。你可以把你的年月日告訴我我幫你看/

請教陰曆日期排列的問題, 我知道是按天干地支交替往下排列,但我的問題是,以什麼為乙個月的界限?

26樓:網友

用天干和地支的組合,即「六十甲子」來表示一年中的12個月,這也與干支紀年法一樣,是中國傳統的一種紀時方法。自西元前104年漢武帝改用太陽曆時,便規定以寅月為正月,卯月為二月,辰月為三月,巳月為四月,午月為五月,未月為六月,申月為七月,酉月為八月,戌月為九月,亥月為十月,子月為十一月,丑月為十二月,所以表示月份的地支是固定的,干支紀月法實際上是隻推算每個月的天干。生辰八字推命術中介紹了推算乙個人出生月份的天干口決: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為頭,丙辛必定尋庚起,丁壬壬位順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覓,甲寅之上好追求。」即出生年幹為甲或己,該年正月的月幹為丙,年幹為乙或庚,該年正月的月幹為戊,丁年或壬年的正月月幹為壬,戊年或癸年的正月月幹為甲。已知正月干支,其餘各月便可按「六十甲子」的排列順序依次後推。

如正月為丙寅,二月便是丁卯,三月便是戊辰……十二月是丁丑。推算月干支即「月柱」最簡單的辦法是檢視萬年曆。

其方法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餘月份按干支推算。

30天為乙個月,60花甲子週而復始,不像干支紀月地支是不變的。

農曆中的日期制定是以什麼為依據

農曆是中國漢族傳統曆法,又有夏曆 漢歷等名稱,是一種陰陽曆,取月相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參考太陽回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就是說農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週期制定出的月,根據太陽距離人們的遠近變化週期制定出了年,最後發現有時候規律會改變一點點就又弄出個閏年。農曆,又...

屬相的更替到底是以立春為準還是以春節為準

中國 農曆 是漢代開始使用的 太陽曆 新年是以立春為 界的,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生肖以立春為準。傳統的命理學 占卜學等均以 立春 作為生肖計算的依據!包括現在的民間占卜先生也一直沿用傳統的生肖定法。因為生肖本與地支同源,不能以當前的春節來定。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據湖北雲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

看房屋朝向,到底是以大門為準,還是以採光好的陽台朝向為準

是以整棟樓的朝向為準。一般以臥室朝南為益,在南方應躲開西北方,因為雨水多,那一側的山牆容易滲水,房間愛發霉。主要房間不益朝西,夏天會浪費空調能源。是以入戶門為 準,什麼陽台為準都是沒有根本理解何為 氣。門就是入氣內 窗就是出氣。有入有出才容叫正常。你會發現門和窗的區別在於,門落地,窗不落地。氣體是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