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敬老有年年
外行跟內行軍迷的區別就體現在:外行重數字而輕影響、重個體而輕整體、重第一而輕第二。
從二戰潛艇破交作戰的結果來看,德軍潛艇共擊沉同盟國總運輸船隻船隻噸位中的14,573,000噸,佔總數的。而美軍潛艇部隊則消滅了運輸船隻5,320,094噸,只有德軍戰果的。但從影響來看,整個軸心國在大西洋戰場上只消滅了同盟國28%的噸位,其中被德軍潛艇擊沉的佔,綜合起來只消滅了。
而美軍潛艇在太平洋消滅了日本運輸船隻噸位的54%。而德國共計投入1175艘潛艇,而美軍只有314艘,總體兵力僅為德軍的。德軍的擊沉噸位前幾位雖然確實戰績斐然,但德軍實際平均單艇的戰脊渣陸果僅為12403噸,同比美軍為16943噸,比德軍高。
當然對此有人會認為美軍之所以有如此重大的戰果,與日軍對反潛作戰的忽視有絕對的關聯。但我認為,德軍潛艇部隊活躍的大西洋海域要較美軍在珍珠港以西海域更加寬闊,這實際上是增加了盟軍在大西洋海域的反潛作戰難度,因此應當部分抵消日軍缺乏反潛作戰所帶來的影響。所櫻頃以綜合來看,德軍潛艇部隊固然規模龐大,而且總體成績突出,並且一度將英國逼到困境中。
但是從對被襲梁瞎擊國的影響來看,實際上德軍對英美的影響,是低於美軍隊日本的程度。日本由於受到持續的潛艇破襲戰影響,不僅極大地削弱了從東南亞獲取資源的能力,而且也持續導致了日本在戰爭後期國內工業經濟體系的徹底崩潰。而且,很多對德軍潛艇部隊的吹捧,實際上都忽視了乙個現實——美軍潛艇部隊擊沉了日軍包括13艘航母在內合共213艘戰艦,這對於以航母對戰為主的太平洋水面戰場也是有著積極的。
2樓:霧偉符
首先是德軍潛艇的使用傳統,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和潛艇有拆核關的技術以及作戰方式上,漢斯都處於翹楚的位置。其次就是,相比於太平洋戰爭,大西洋海戰還是格畝御漏局小,在史詩般的太平洋海戰中,潛艇的戰績很容易就被水面艦艇見的大規模會戰以及登陸戰所掩蓋。例如樓上所舉出的大青花魚或者射水魚這樣的傳奇艦,更多的也是因為和擊沉大鳳或者信濃才被銘記,而不像德國潛艇部隊放在那裡迅爛本身就被大家津津樂道。
大家都記得尼公尺茲,斯普魯恩斯,哈兒西,弗萊徹。有幾個記住洛克伍德中將的?<>
為什麼中國海軍這麼著迷潛艇?
3樓:夢夢葉林
呵呵,我們來看看潛艇的獨特之處。
首先說,潛艇的隱蔽效能比水面艦艇要好的多。水下情況多樣,很適合潛艇隱蔽。而且潛艇的打擊力並不弱,所以較之水面艦艇的話在作戰時戰場的生存能力更強。
二戰時期的德國潛艇的狼群戰術讓盟軍遭受了重大的損失。儘管投入了大量的反潛力量,但是還有很多水面艦艇遭到襲擊。
雖然現在的反潛技術大大提公升了,但是同樣潛艇的隱蔽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公升。還有一點,反潛不光只是反潛機或者水面艦艇的任務,潛艇對潛艇也是很重要的力量。
其次要看經費問題。我們不可能像美國那樣有那麼多的經費用於海軍裝備的研發和獵裝。在有限的經費開支的情況下,潛艇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隨著我國國力的提公升,不光在潛艇方面得到大力扶持,同樣水面艦艇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這可以通過這幾年我過更新的艦船看出來。
再一點就是,作為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潛艇的存在是很好的儲存二次核反擊的有力手段。
4樓:網友
受前蘇聯的影響。
前蘇聯也是非常迷戀潛艇的。二戰以後,蘇聯發展海軍,受限於資金技術,特別是海軍航空兵的落後,所以蘇聯錯誤地總結了二戰德國海軍的經驗,過分誇大了潛艇的作用。而且以赫魯雪夫為首的前蘇聯至少兩代領導人都認為在核**時代,航母編隊等大型水面艦艇都是活靶子,不應該發展。
所以前蘇聯差不多有25年的時間(1946-1971)都是隻重視潛艇,不重視大型水面艦艇的畸形發展。
而中國海軍完全是蘇聯幫助建立起來的。受蘇聯的影響,中國也過於看重潛艇。加上中國的造船工業和航空工業在落後,所以發展海軍被認為是一條多快好省地建設有威懾力海軍的道路。
所以中國海軍也同它的老師蘇聯海軍一樣走了一條彎路,只不過時間比蘇聯海軍還要長20年。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才開始認識到發展大型水面艦艇的必要性。但是積重難返,至今海軍內部潛艇派的勢力依然很大,中國海軍在整個90年代,始終是在潛艇派和航母派在激烈爭論中空轉。
5樓:網友
主要是潛艇的作戰效用高 ,相對**在說造價、人員佔用的少。特別是在中國海軍建立初期,為彌補大型水面艦艇的不足不得已發展潛艇部隊。就鋼材淶水,一艘潛艇用的鋼材也不會超過水面艦艇(相對於以前)。
在和平時期,從目前我國潛艇部隊規模來說,中國現在有60多艘潛艇,已經足夠防衛的需要。如果以潛射反艦飛彈做主要**,射程120公里,不考慮潛艇的機動,可以在中國萬公里的海岸線前設定一到連綿不斷的潛艇防線。這些潛艇放到南海,不考慮潛艇的機動,潛艇的火力可以覆蓋南海350萬平方公里面積的80%。
因此,中國潛艇部隊的規模做為防禦力量已經夠用。中國潛艇部隊數量最多的時候有100多艘潛艇,到現在縮減到60多艘,這是單艇效能和造價提公升的必然結果,就像中國空軍,數量最多時有6000多架飛機,現在只有2500架左右,但是戰鬥力卻比當年成倍的增長。
6樓:三隻腳的大烏鴉
因為中國對面就是日本咯,日本什麼都不缺,就是缺各種資源。潛艇幹什麼都不行,就是用來搞封鎖是一流的。戰時出動潛艇把航線一封鎖,用不著幾個月日本海軍就得靠人工划槳來航行了。
7樓:網友
國力有限。
潛艇隱蔽性強。
生存力強。突擊性強。
8樓:網友
隨著反艦飛彈的快速發展,水面艦艇受到的威脅越來越大,潛艇則處於相對安全的水下,當前,反潛是世界性難題,連美國也沒有太好的辦法,所以潛艇對於世界任何海洋國家的威懾都是最大的,大力發展潛艇是中國**英明的選擇。
9樓:網友
對於美國僅有的威懾力之一 出了日本島鏈就可以打擊覆蓋夏威夷 這是對於對方核戰爭的反擊利器。
為何有人說二戰中「最」令人頭疼的**是潛艇?
10樓:職場小白
在海上作戰的過程中,潛艇是不能被雷達定位的,只能依靠聲吶進行定位。但是由於二戰時期的科技不是很發達,所以導致定位潛艇有很大的難度,才令潛艇成為「最」讓人頭疼的**。
11樓:金宇學長
因為初期的聲吶技術不成熟,導致很難發現潛艇,而且德國的潛艇必要的時候會用潛艇來撞主艦。
12樓:網友
這是因為在海戰中,潛艇是唯一的無法用雷達來探測和定位的裝備。只能用聲吶來探測,而聲吶這種依靠聲音來進行發現、追蹤、定位的裝備,存在很大的侷限,很容易受到其他方面的干擾和影響,即便是現在技術如此先進的情況下,依然如此。
13樓:一禾
潛艇身居海底,海上戰爭本就比路上戰爭要困難,雖然有對付潛艇的驅逐艦在,但是潛艇也有魚雷,有幾率幹掉驅逐艦的,所以潛艇是挺令人頭疼的。
美國為什麼參加二戰,二戰中美國為什麼要參戰?
作為乙個大國,二戰對於美國人來說是確立霸主地位,擴充套件利益的絕好機會。當然了,是否直接出兵意義不是很大,比如美國通過對中國的經濟軍事援助,獲得了在中國和遠東地區的巨大影響力。而美國隊歐洲的影響力是通過戰後馬歇爾計畫的經濟援助實現的。所以,錢比人更重要。不過,既然日本人在珍珠港給了美國人機會,那美國...
二戰中美國和日本德國義大利都打過仗,為什麼二戰後美國願意幫助日本德國義大利,現在還結成了同盟
邱吉爾說過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戰後世界格局發生了變化,蘇聯是社會主義,他們都是資本主義,這既是根源。因為這些國家都承認美國這個流氓大哥。比如日本就有美 隊駐紮。說白了,日本德國義大利被打趴下了,最大的敵人是蘇聯 和中國 了,所以,要拉攏他們來對付中國。美國的願景是,美國是一流國家 指的是...
二戰及以前日本海軍為什麼如此重視魚雷
很正常,任何劣勢海軍在面對傳統海軍強國的時候,都會致力於在原有的戰術體系之外另闢蹊徑力圖出奇制勝。而水下攻擊是戰艦唯一以小博大的手段 小船裝不了大炮,小炮大不沉大船,小船用魚雷可以打沉大船 鐵甲艦時期的法國就著力開發各種水下攻擊方式來對抗對岸的兩強海軍,撞角水雷竿雷魚雷一路發展 綠水學派千古 一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