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拉為什麼要發動二戰

2021-03-05 09:22:20 字數 4460 閱讀 2309

1樓:霽雨若初

1、德國有悠久的軍國主義傳統。

德國的軍國主義是非常複雜的東西,最遠可以追溯到封建割據時代。普魯士王國正是憑藉軍事手段打敗丹麥、法國、奧地利等對手才完成國家統一。當時的德國人十分好戰,但是德國在統一後並沒有消除軍國主義,而是愈演愈烈。

統一的德國飛速發展,大有超過英國的勢頭,進入到21世紀後,德國咄咄逼人,經常對歐洲各國進行武力威脅,欲取代英國的霸主地位。

2、《凡爾賽和約》激起整個德意志民族不滿。

戰敗後的德國被迫接受嚴厲的懲罰,根據《凡爾賽和約》,德國得放棄所有海外殖民地;歐洲本土割讓10%的領土給鄰國,也因此失去12%的人口;另外還有相當於2023年德國11年財政總收入的賠款,這使整個德意志民族感到不滿。

3、希特拉及其納粹黨的意願。

希特拉年輕時就心懷復興德意志民族的夢想,可惜一戰使他夢想破滅,不過他沒放棄,而是走向另乙個極端。

希特拉本人極其仇視歐洲其他民族,在他看來,只有德意志民族才是最優秀的,猶太人太狡猾,應該從肉體上被消滅。希特拉背後的納粹黨與他的性格幾乎完全一致,當這樣的政黨和這樣的人掌握權力後注定對外侵略。

4、日本和義大利刺激了納粹德國。

義大利最先取得法西斯政權,早在2023年就進攻東非國家衣索匹亞。而日本則在2023年就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吞中國東北。雖然德國是三個國家中最強大的,但似乎在30年代有點兒「落伍」,於是希特拉決心趕超這兩位「兄弟」。

拓展資料:

阿道夫·希特拉(德語:adolf hitler,2023年4月20日-2023年4月30日),奧地利裔德國人,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總理,納粹黨黨魁,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

2023年4月20日,希特拉出生在奧地利布勞瑙,2023年8月,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2023年9月,加入德國工人黨(納粹黨)並擔任黨主席團委員,2023年7月,成為德國工人黨元首,享有指揮一切的權力。

2023年11月8日,希特拉發動啤酒館暴動失敗,2023年上台成為元首。2023年3月11日,占領奧地利,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序幕,2023年到2023年相繼占領了歐洲的14個國家,並且把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南斯拉夫變為自己的僕從國。

2023年6月22日,進攻蘇聯,之後陷入蘇德戰爭的不利局面。2023年4月28日希特拉和愛娃·布勞恩正式結為夫婦,2023年4月30日下午3點30分,在德國總理府地下室自殺。

希特拉積極宣揚法西斯主義、極端民族主義、**產主義、反資本主義、反猶主義,改組並建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試圖在歐陸建立以納粹德國為首的新秩序,力主擴大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間並重新武裝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犯下種種罪行,並**和**六百萬的猶太人。

2樓:匿名使用者

1.《凡爾賽條約》對第二次世界

大戰爆發的影響

《凡爾賽和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 (協約國)對戰敗國 (同盟國)的和約,其主要目的是懲罰和削弱德國。早在巴黎和會之前,法國、英國和美國已經表明了對和會的不同目的。法國因深受戰爭傷害及對歷史上德國數次對法國的侵略主張嚴懲並盡可能的削弱德國,凡爾賽條約對德國進行了嚴厲的懲罰,大量的賠款,七分之一的土地,十分之一的人口全部失去了,列寧把它叫對德國進行敲骨裂髓的盤剝。

這樣,德國的社會矛盾就非常尖銳,非常大。;英國出於傳統的政策考慮希望能保持乙個相對強大並在經濟上能夠自立的德國以保持歐陸均勢;美國則希望盡快建立乙個能保證長久和平的體系並從該體系中獲益,同時主張德國進行戰爭賠償。

三個主要的協約國的目的是不相同甚至存在矛盾的,雖然三國都做出了讓步最終達成了一致,但結果是各方都做出了妥協但卻沒有任何一方完全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而德國沒有被徹底削弱也沒有得到安撫,這個結果預示著無論是對戰勝國還是戰敗國,以至於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都是個不安定的因素。

2.經濟危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影響

二戰的爆發有其社會根源,那就是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激化了國內外的矛盾,經濟危機是二次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20年間,資本主義各國經濟政治力量發展不平衡,德國和日本的工業發展比較突出,經濟實力明顯增長,英法美等過則先後出現停滯局面。2023年和2023年,資本主義世界發生兩次嚴重的經濟危機。

為了擺脫經濟、政治和社會危機,德、意、日法西斯統治的國家走上了國民經濟軍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並逐漸形成美、英、法和德、意、日兩大政治軍事集團。因為經濟危機爆發使得各個列強拼命瓜分殖民地,輸出商品,而德國受《凡爾賽條約》限制,不能發展軍備,又沒有殖民地,國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這是希特拉的宣傳和納粹特點,使得德國民眾和統治者此產階級地主們都選擇了希特拉。

3.二戰爆發的直接原因是法西斯政權的迅速崛起。

德,日法西斯上台,歐亞兩個戰爭策源地形成,對外侵略擴張。

德、日、意法西斯國家成為新的戰爭策源地義大利法西斯黨2023年10月上台後, 為建立橫跨地中海、紅海和巴爾幹地區的「大義大利帝國」,瘋狂推行侵略擴張政策,於2023年征服利比亞,2023年侵略衣索匹亞,2023年夥同德國武裝干涉西班牙。德國納粹黨2023年1月上台後即制定擴張計畫,企圖首先在中歐建立「大德意志」,繼而擊敗法蘇,奪取歐陸霸權,最後向海外發展,戰勝英美,稱霸全球。為衝破凡爾賽體系,德國於同年10月退出日內瓦裁軍會議和國際聯盟;2023年撕毀《凡爾賽和約》有關限制德**備的條款,增加軍費,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公開擴軍;2023年3月宣布廢除《洛迦諾公約》,派兵占領萊茵蘭非軍事區;同年10月與義大利簽訂《德意軸心協定》,結成柏林-羅馬軸心。

德、意成為歐洲戰爭策源地。2023年6~7月,日本內閣召開東方會議,確定先奪「滿蒙」,後取中國,進而征服亞洲、稱霸世界的總方針。2023年,日本對中國發動「九一八」事變,2023年3月退出國際聯盟。

2023年3月標誌日本法西斯政權確立的廣田弘毅內閣上台後,於8月在五相會議上確立保證其東亞大陸地位以及向南洋擴張的戰略目標,把中、蘇、美、英等列為假想敵國。日本成為遠東戰爭策源地。2023年11月25日,德日簽訂《**產國際協定》。

次年11月6日,義大利加入該協定,法西斯侵略集團初步形成。2023年9月27日,德、日、意簽訂同盟條約,正式結成軍事同盟(見《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 20世紀30年代德、日、意先後發動的區域性戰爭,是它們走向世界大戰的重要步驟。

4.「綏靖政策」的鼓動

「綏靖政策」一般的解釋是:西方列強為防止戰火燒到自己頭上,以犧牲弱小國家為代價換取自身的苟安。

2023年3月7日,希特拉悍然撕毀《凡爾賽和約》,3.5萬德軍奉命進入了萊茵非軍事區。當時的德軍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均與駐紮在萊茵河對岸的法軍有很大差距,但法國**在希特拉的挑戰面前畏縮不前,英國**又採取「超然」態度,希特拉挑戰《凡爾賽和約》的第乙個動作得逞了。

隨後,德軍入侵奧地利的整個過程進行得出奇的順利,使希特拉摸透了「綏靖主義」者的底牌。而《慕尼黑協定》中有關德與捷克斯洛伐克的不作為更是『綏靖主義『直接體現,但這種不作為的「綏靖政策」的苦果終於砸到了綏靖者自己的頭上, 2023年9月1日,德軍用閃電戰的方式入侵波蘭。英國和法國被迫倉促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5.希特拉個人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影響

希特拉是***主義、反猶太主義、泛日耳曼民族主義、建立乙個大德意志帝國的信奉者。2023年11月8號,希特拉發動了啤酒館政變,雖然是以失敗告終,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並藉此寫成了《我的奮鬥》這本書,宣揚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希特拉在他這本書說,必須同法國一戰,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德國與法國的矛盾,提高德國的國家地位;第二個就是未來的生存觀。德國未來的生存空間,生存空間是在東方,就是東歐地區。

他說德國必須再次沿著古代條頓騎士團的道路向**進軍,用德國的劍為德國的犁取得土地,為德國人民取得每天的麵包。他說,當不能用和平的手段解決的時候,那麼就用拳頭說話。通篇是「擴張」。

沿著這兩個主張,就是「擴張」。而經濟危機給了他宣揚個人政治主張的契機,並最終贏得多數人民的支援。 2023年1月30號,整個柏林幾乎萬人空巷,喊著四句話:

乙個元首;乙個政黨;乙個民族;投乙個人的票——阿道夫•希特拉,『誰選擇了希特拉,誰就選擇了戰爭『很快就淹沒在這四句話當中.

3樓:匿名使用者

從他本人來看,他是乙個狂熱的民族分子.在他眼裡,日爾曼民族是至高無上的.而之前的普魯士德國也確實強盛過一段時期,可惜在一戰中卻敗了.

這對希特拉來說是個打擊.他是極力想恢復德意志帝國並且將它發揚光大.而且當時德國正處於恢**展時期.

如果想加快發展,就必須搶奪有利資源,打破英法的封鎖,再重重打擊像英法蘇這樣的強國,使自己一躍公升為強國.再完成他擴張德意志帝國的志向. 因此,他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4樓:匿名使用者

希特拉發動二戰,有兩大方面的原因。

第一、西方大國對於希特拉吞併奧地利、捷克等國的綏靖,早在希特拉吞併這些國家時,德國國防軍就非常反對,擔心德國會與西方大國之間爆發戰爭,從而造成世界浩劫,並使得德國化為廢墟,但是希特拉決定冒險,認為西方大國不會干涉,希特拉的冒險成功了,西方大國沒有干預,在國防軍內反對戰爭的軍官失去了影響力,在軍隊內統一了思想。英國作為主導國際秩序的世界大哥,過於綏靖,總是希望通過談判解決,使得納粹德國逐漸做大後,實力的增強,使得希特拉繼續誤判英國決心,不顧英國對於波蘭安全的承諾,進攻波蘭解決領土問題。

二、納粹是法西斯主義,也就是屬於我們常說的極端民族主義,再加上德國在一戰的慘敗,使得德國一直受到了西方大國的壓迫,所以希望拓展所謂的「生存空間」和收復被占領的領土,這是德國擴張的內部因素。

二戰時希特拉為什麼要殺猶太人

希特拉在 我的奮鬥 中寫道 雅利安人的最大對立面就是猶太人。他把猶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敵人,一切 事物的根源,一切災禍的根子,人類生活秩序的破壞者。針對這一問題,研究人員提出了4個主要原因。第乙個原因 宗教情結。教是世界上流傳最廣 信教人數最多的宗教。在歐洲,特別是西歐,人們普遍信仰 耶穌。雖說 教的經...

美國為什麼參加二戰,二戰中美國為什麼要參戰?

作為乙個大國,二戰對於美國人來說是確立霸主地位,擴充套件利益的絕好機會。當然了,是否直接出兵意義不是很大,比如美國通過對中國的經濟軍事援助,獲得了在中國和遠東地區的巨大影響力。而美國隊歐洲的影響力是通過戰後馬歇爾計畫的經濟援助實現的。所以,錢比人更重要。不過,既然日本人在珍珠港給了美國人機會,那美國...

如果沒有希特拉,二戰還會爆發嗎

如果沒有希特拉,二戰還是會爆發,原因如下 凡爾賽和約 對德國進行了嚴厲的懲罰,大量的賠款,七分之一的土地,十分之一的人口全部失去了,列寧把它叫對德國進行敲骨裂髓的盤剝。這樣,德國的社會矛盾就非常尖銳,非常大。英國出於傳統的政策考慮希望能保持乙個相對強大並在經濟上能夠自立的德國以保持歐陸均勢 美國則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