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龍城之戰?這場戰役的漢軍主力大將是誰?

2025-05-27 05:30:19 字數 1412 閱讀 9979

1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就是漢朝和曹操大戰,為了爭奪一塊地,漢軍主力大將是劉備,也就是因為這場失敗才導致劉備死亡。

2樓:你好甜甜圈呀呀

漢軍和關羽有了一場硬仗,是發生在龍城。 最後兩個國家都傷害很重,主力大將是田雨。

龍城之戰漢朝之所以能勝靠的是什麼?

3樓:網友

因為梁神當時出現了李廣這個大將軍,李廣手下的兵力比較強,他們的騎射能力比較強,衛青在這場戰爭中的個人努力也不容小覷, 漢武帝當時派遣四路大軍梁圓進行反擊。橡渣虧。

4樓:巨集盛巨集盛

靠的是衛青的堅持以及對於匈奴的主力牽制,這樣才獲得了最後的勝利,保住了漢朝的發展。

龍城之戰漢朝之所以能勝靠的是什麼?為什麼呢?

5樓:清秋雲奕

靠的是整個雹轎攜國家的綜合國力,靠的是漢朝皇帝能夠合理運用各種人才源伏,帶領軍隊取得勝利。因為在絕帆鋒對的實力面前,任何東西都無法阻擋。

6樓:常雲水

漢朝之所以能夠取得龍城之戰的勝利,主要**於漢朝仿清野強大的國力備喊作支撐。還有乙個正蘆重要的原因,就是漢武帝大膽的啟用了青年將領霍去病和衛青。

7樓:你好甜甜圈呀呀

我覺得之所以轎沒能勝就野冊是因為漢朝有很多的能人,並且閉脊納他們很沉得住心。皇帝也很有計謀,但是對方相比而言,太急躁了。

漢朝誰打了龍城

8樓:網友

龍城:或解釋為匈奴祭天之處,其故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鄂爾渾河西側的和碩柴達木湖附近;

或解釋為盧龍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帶,為漢代右北平郡所在地。《史記。李將軍傳》說:「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後一解較合理。

如果是第一種解釋,肯定是衛青打的,因為李廣海只是在外圍根本打不到匈奴內部區,如果是第二種解釋,翻譯一下是,"「李廣在龍城。紮營。匈奴聽說了,稱呼他為飛將軍,避開好幾年不敢冒犯龍城。

這樣就是本來就在龍城,並沒有打,?或許是李廣死了衛青又打下來了 ?

我覺得(漢武大帝)衛青打的龍城更傾向於第一種解釋。

9樓:網友

龍城飛將:『龍城』指奇襲龍城的大將軍衛青;『飛將』指『飛將軍』李廣。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願,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

襲擊龍城的是衛青,但此詩並不是寫奇襲龍城的事情。

10樓:匿名使用者

衛青 原來語文書上說是李廣 現在改過來了。

11樓:網友

沒有任何疑問!打龍城的是衛青!

什麼是柏壁之戰?柏壁之戰的過程,你有哪些瞭解?

關乎唐帝國非常三場重要的戰役其中的第二場戰役,也就是反擊劉武周的柏壁 之戰,在收復晉陽,消滅了劉武周方向的威脅,當時是因為劉武周攻陷太遠,武德二年三月李世民率領關中精銳部隊利用後發制人,疲敵制勝。柏壁之戰的過程,你有哪些瞭解?這場戰役是後發制人的,削弱了敵人的力量,積極創造戰機,然後大獲全肆敗帆勝,...

為什麼阿拉曼戰役成了北非戰場的轉折點?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重要

阿拉曼地理位置重要是乙個原因,另外此戰役沉重打擊了德意聯軍,把德意驅逐出北非,極大鼓舞了同盟 民的士氣,同史達林格勒戰役成為二戰的轉折點。阿拉曼本身就是戰略要地,而且阿拉曼戰役時,盟軍是攻勢,德意聯軍是守勢,阿拉曼之後德意聯軍無力發動反擊,非洲戰場開始對盟軍有利.此後,德意聯軍節節敗退,聯軍士氣遭到...

為什麼說松山戰役是《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南天門戰役的原型

林若鋼 地點相近結局類似,雖然中間情節不不同,但畢竟有點像。 劇情中那來個大bug,影片中自出現過一張類似滇緬公路重新貫通時的路標,即是說,龍團長一行人是沿滇緬公路撤退的,而怒江與滇緬公路交匯處確實有一處戰爭遺蹟,即松山。二 松山日軍陣地陣地確實有一片105炮群與劇中覆蓋南岸的反斜面炮巢有異曲同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