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職場找老王
雖然我不是學法律的,但關於民事糾紛案件,還真有些經驗心得。2018年我父親出了車禍,全身多處骨折,跑他的案子,遊走在法院、鑑定中心、律師事務所、交警隊、肇事方、保險公司之間,也算是對民事糾紛有些瞭解。
民事糾紛解決的方式只有兩種,一種是私了,一種是公了。私了就是雙方私下協商或者在有關部門的調解下達成和解;而公了就是直接走法律程式,經法院審判。一般民事糾紛產生之後,比如消費者糾紛由工商局介入,事故糾紛由交警隊介入,打架鬥毆由派出所或公安局介入等等,總之發生糾紛後,根據發生糾紛的型別的不同,必然會有乙個部分介入。
在這個部門介入的前提下,雙方是可以達成和解的,如果協商不成,有關部門會出具相應的證明,然後就可以走法律程式維護自己的權益了。
其實用受害者來形容有些不恰當,在一些糾紛當中並不存在絕對的受益者或受害者,只是當我們遇到一些糾紛之後,想方設法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已。對於自己有利的辦法也是有很多侷限性的,這得看自己的訴求是什麼,想要乙個什麼樣的結果。
就拿我父親的被撞的案子來說,當時我們家的訴求就是肇事方與保險公司賠償我們家的損失,然後根據傷情給予一定的額外賠償。當時私了無法達成和解,最後起訴至法院,在法院的調解下與肇事方達成和解,最終只起訴了保險公司(與保險公司私下協商,給予的賠償金過低),順利的拿到了賠償。
所以,別以受害者自居,也別說哪種方法對自己有利,主要是看你因為糾紛而遭受了多少損失,對方給予的補償或賠償是否達到了你的心理預期。如果私下達成和解,對方給予的賠償自己很滿意,那就沒有必要鬧到法院去。如果對方給予自己的賠償不滿意,那就直接起訴法院就好了。
此外,如果自己遭受的損失或傷害較為嚴重,可以申請相應的鑑定來確定損失程度,這是可以增加賠償金額的一種方式。
此外,如果是債務糾紛那就另當別論了,民事糾紛包含很多,具體事物具體分析吧。
2樓:哈穎卿倫黛
這種情況只是治安糾紛。最多賠償醫藥費。
營養費。最容易解決的方法就是你們兩家協商解決。和解最好了還不至於把鄰里關係鬧得那麼僵。
這種鄰里關係還不至於是入室搶劫。如果非得告你,那麼放心吧讓他告吧。一定會敗訴的。只是鄰里糾紛。
3樓:雋淑珍艾醜
輕微的刑事案件受害人可以自訴,但是搶劫不屬於自訴案件而是公訴案件,所以受害人不可能告你搶劫。賠償要看責任與實際傷情,不是受害人說多少就是多少,可以去做鑑定。如果受害人提出無理要求你朋友可以不予理會。
4樓:家恕幸嬋
元費用太高,調解是好的,但不能超過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
2、入室搶劫不可能,只是一般的打架而已。起訴的話也要證據,關鍵是傷的程度如何,如果在輕傷以上最好私了,否則可以判刑的。
民事糾紛一般情況下如何處理?
5樓:aa微湖來客
(一)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範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二)起訴的特別規定:
1)勞動爭議案件,須提交勞動局仲裁機關的仲裁決定書。
2)一定時期內不得起訴的案件。
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調解維持收養關係的案件,當事人撤訴和或按撤訴處理的離婚案件,沒有新事實、新理由,六個月內又起訴的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擴充套件資料:案件屬於受訴人民法院的管轄範圍。
法院對於各類案件的管轄範圍是乙個相對複雜的問題。在大多數情況下,民事案件是由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轄,如甲籤欠乙的錢,要看甲是住什麼地方,就到甲的住所地的法院進行起訴立案;但如果是交通事故賠償案件,則一般是在交通事故發生地的法院起訴立案。
如果是房產繼承糾紛,則在房產所在地的法院起訴立案。大部分案件的原被告都是乙個縣的,不存在管轄爭議,直接到所在縣法院起訴即可。原告是案件的直接利害關係人或是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人。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向法院起訴的,案件必須與原告有法律上的利害關係。仝國權就屬於與案件有利害關係的原告。而如果是仝國權的父親向法院起訴那就不可以了,因為張某並沒有借其父親的錢。
如果仝國權有事確實不能親自到法院起訴,可以委託父親或其他親屬到法院起訴,但必須有書面委託書。
6樓:網友
在民商事糾紛爭議解決途徑中,訴訟和仲裁是我國兩種不同的司法程式,兩者在程式上大體相同,但因管轄機關不一樣,形式上會略有不同。首先是受理管轄,仲裁的管轄機構是各仲裁委員會,一件糾紛若要適用仲裁管轄的前提是雙方必須存在約定有效的仲裁條款,也就是說雙方必須明確約定如果出現了爭議,由某家仲裁委員會進行管轄審理,這樣才能適用仲裁程式。而訴訟管轄則無需約定,任何一方都可以到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當然在合同糾紛中,雙方當事人可以就多個有管轄權的法院進行約定管轄。
其次,仲裁裁決一裁終局,當事人不得上訴,而法院訴訟一審判決後任何一方當事人均有權提出上訴,進入二審程式。在具體操作程式上,訴訟仲裁併無太大的差別,都是先立案、提交相關證據材料、被告/被申請人提交答辯狀、**、判決/裁決這一套程式,這套程式看似簡單,但其中所隱含的複雜細節難以估量,律師建議,如果大家沒有相關訴訟經驗,在訴訟之前一定要了解各項訴訟程式或者諮詢律師來進行應對,否則會產生較大的訴訟風險。
7樓:靖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
您可以告訴我您是想要諮詢什麼樣的民事糾紛嘛。
提問他吧錢騙走了。
糾紛案件。是和解的意思嗎。
但是。這個借條這個沒有到期。法院受理嗎。
回答會的。不予受理,是基於起訴的實質要件不符合條件,而產生的法律後果。如:如原告與本案不具有直接利害關係;被告不明確;沒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不予立案,是基於起訴的形式要件不符合規定,而產生的法律後果。如起訴狀格式、內容不符合要求;起訴人是自然人的,沒有提交身份證明覆印件;起訴人是法人的,沒有提交營業執照或組織機構**證影印件;委託起訴或代為告訴的,沒有提交授權委託書、**人身份證明的、代為告訴人身份證明等相關材料;沒有提交支援訴請的基本證據材料(如離婚案件中的結婚證或事實婚姻證據)等。
8樓:大俠之夫君
可以起訴處理,蒐集好相關證據資料。鑑定傷後申請索賠。
9樓:老二聊兒女
民事糾紛一般是由當事人協商解決,或者由社群、村裡領匯出面幫助處理,實在不行可找派出所。
10樓:南京謝軍
老年人可以到法院起訴對方,要求對方賠償損失。
11樓:網友
1.如果對方打人了,可以報警,一般是按《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理: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結夥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週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2.一般派出所就可以調解好。
12樓:網友
民事糾紛一般情況下,如何處理民事糾紛,你可以到當地**部門去求助一下,該如何處理?
民事糾紛怎麼處理?
13樓:養狗賈寶驊
1、自力救濟。包括自決與和解。自決是指糾紛主題一方憑藉自己的力量使對方服從,和解是指雙方互相妥協和讓步。
2、社會救濟。包括調解和仲裁。調解是由第三者出面對糾紛的雙方當事人進行調停說和,用一定的法律規範和道德規範勸導衝突雙方。
仲裁是由雙方當事人選定的仲裁機構對糾紛進行審理並作出裁決。3、公力救濟。包括訴訟和行政裁決。
民事訴訟是指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以審理、判決、執行等方式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產生的各種訴訟關係的總和。行政裁決是指行政機關或法定授權的組織,依照法律授權,對當事人之間發生的、與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的、與合同無關的民事糾紛進行審查,並作出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
民事糾紛會坐牢嗎?
不會。在民事訴訟中,只有敗訴方和勝訴方之分,結果本身是不涉及刑事責任的。但是,如果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當事人有下列規定行為的,有可能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第九十六條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願,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範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14樓:南邕
1、協商。雙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協和讓步,解決糾紛。該方法快捷簡便、心平氣和,但應以書面方式記載協商內容。
2、調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爭議各方相互諒解和讓步,最終化解矛盾。當爭議各方失去對話基礎,尋求第三方調解實為高明選擇。
3、仲裁。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由其居中裁決的糾紛解決機制。仲裁一裁終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對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4、訴訟。一方向法院提出請求,由法院裁決糾紛的制度。訴訟是最終、最權威的糾紛解決機制,是當事人保護權利的最後屏障。
15樓:網友
民事糾紛作為平等主體間發生的財產或者人身方面的權利義務爭議,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解決,比如說:糾紛當事人可以通過雙方協商一致,然後和解;也可以邀請民間第三方組織調解;還可以通過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方式解決;最後也是最終的解決方式是通過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方式解決。
16樓:船帆煇
在我國現階段的調解制度,主要是指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事主體之間的糾紛,這被西方人士成為「**經驗」,除此之外,還有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公民之間的調解等。
17樓:happy悠悠水瓶
解決民事糾紛的方式有:和解、調解、仲裁及訴訟。和解即協商。
雙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協和讓步,解決糾紛;調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爭議各方相互諒解和讓步,最終化解矛盾;仲裁。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等等。
民事糾紛法律如何處理民事糾紛怎麼解決民事糾紛的法律解決途徑
你好!我看了你的問題現 在做出如下回答 1 根據我國民法規定。一般 向法院提起訴訟。滿足向法院起訴的條件後就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根據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八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 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公民 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 有明確的被告 三 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 理由 四...
一般民事糾紛醫療事故案子法院多久才能判決
許海洋房地產律師 根據你的描述 醫療事故案件一般按照正常民事案件審限簡易3個月,普通程式6個月。但醫療事故存在鑑定問題,法律明確規定鑑定不算審限。也就是鑑定的時間不在3 6個月的時間限制裡。所以 法院 往往因等待鑑定結論,而將案件擱置。以我前年實際 醫療事故案件為例 經過區和市兩級醫學會,兩次醫療事...
你好,請問撤銷案件怎麼處理。屬民事糾紛案
輕傷經過調解,如果調解協議已經簽署並且履行完畢,是不能再起訴故意傷害和要求民事賠償的。調解後會撤銷案件,對方已經失去了再要求處理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四條 自訴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 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二 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三 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 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