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滲透壓來預防生物性汙染的常用措施是什麼?

2025-05-15 17:41:07 字數 1966 閱讀 5641

1樓:卡子灣漫

防止黃麴黴毒素。

汙染食品的首要措施是防止食品受黃麴黴菌。

及其毒素的汙染,並儘量減少黃麴黴毒素隨亮巨集鎮同食品攝入人體的可能。具體措施如下:

1)食品防黴:控制糧食的水分,注意低溫保藏和通風。

2)去除毒素:主要是用物理、化絕散學或敬粗生物學方法將毒素去除,或者採用各種方法來破壞毒素。

3)制定食品中黃麴黴毒素最高允許量標準。如我國食品中黃麴黴毒素b1允許量標準如下:玉公尺、花生仁、花生油。

不得超過20μg/kg;大公尺、其它食用油不得超過10μg/kg;其它糧食、豆類、發酵食品不得超過5μg/kg;嬰幼兒奶粉及嬰兒代乳食品不得檢出。

2樓:網友

醃漬。食品用醃漬的方法進行保藏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可能時間更加久遠)。

加食鹽的食品的醃漬保藏螞大鏈包括幹醃和溼醃,其基本原理都是利用食鹽的高滲透作用,微生物的發酵作用,蛋白質的分解作用以及其他一系列的生物化學作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動,還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仿乎產悶孫品的色香味。

生物中的滲透壓是指什麼

3樓:科技王阿卓

對於兩側水溶液濃度不同的半透膜,為了阻止水從低悉培濃度一側滲透到高濃度睜雹唯一側而在高濃度一側施加的最小額外壓強稱為滲透壓。

血漿滲透壓指的是溶質分子通過半透膜的一種吸水力量,其大小取決於溶質顆粒數目的多少,而與溶質的分子量、半徑等特性無關。

溶液滲透壓是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肆掘溶液滲透壓的大小取決於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目:溶質微粒越多,即溶液濃度越高,對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滲透壓越高;反過來,溶質微粒越少,即溶液濃度越低,對水的吸引力越弱,溶液滲透壓越低。

生物體滲透作用與滲透壓的異同

4樓:網友

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首先,滲透作用是針對水分子的跨膜運輸,稱為滲透作用。

滲透壓其實也是和水的跨膜有關的概念,但是滲透壓指的是溶液中的溶質微粒對水分子的吸引力,應該說是種壓力。但在生物學中經常用溶質濃度大小指代滲透壓,溶質微粒越多,對水分子的吸引力就越大,滲透壓也就越大,也就是說濃度越大,溶液的滲透壓就越大。

滲透壓也是要涉及到水分子的跨膜,從低滲溶液滲透到高滲一側。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5樓:網友

使用hi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提問有新」「

求解答一道生物滲透壓的題!詳細講解,**等!

6樓:baby_我不溫柔

首先你知道這溶質微粒越多,即溶液濃度越高,對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滲透壓越高;反過來,溶質微粒越少,即與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關。在組成細胞外液的各種無機鹽離子中,含量上佔有明顯優勢的是na+和cl-,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於na+和cl-。在37℃時,人的血漿滲透壓約為770kpa,相當於細胞內液的滲透壓。

1。滲透壓(這個不用說吧)

2。實驗1說左側液麵公升高,意味著右側的滲透壓低即濃度低,水分朝著左側走,且沒有先公升高再下講的現象,之前也說蔗糖分子不會通過半透膜,這說明a/b溶液是的蔗糖溶液和的蔗糖溶液,;實驗2說先右高於左後左高於右,說明b滲透壓先低於c,但是由於葡萄糖分子能通過半透膜而蔗糖不行,這就是說後來c溶液濃度降低,向b滲透,b/c是的溶液,綜上b出現在兩個實驗,b是蔗糖液,a是的蔗糖液,c是的葡萄糖液。

3.常採用 ,觀察指標常有洋蔥細胞質壁分離,質壁分離復原。

7樓:匿名使用者

(1)滲透作用。

因為穩定了,所以a為蔗糖,b不一定。

葡萄糖的分子比較小,同樣質量時葡萄糖分子數比蔗糖多,所以(2)中先是右高於左,右邊是葡萄糖,後來葡萄糖伸過去了,就是左高於右了,所以b是蔗糖,c是葡萄糖。

3)蔗糖。因為葡萄糖會逐漸復原,不能保持穩定。

的會殺死細胞。

**液泡的大小、原生質層的位置(最後兩個空背下來)

血漿晶體滲透壓和血漿膠體滲透壓分別由哪些物質形成各有何生理作

血漿中的無機鹽 葡萄糖 尿素等小分子晶體物質形成血漿晶體滲透壓,血漿蛋白等大分子物質形成血漿膠體滲透壓。晶體比膠體溶質顆粒多,形成的滲透壓高,因此血漿晶體滲透壓對維持細胞內外水分的正常交換和分布,保持紅細胞的正常形態有重要作用。血漿中膠體滲透壓比組織液中膠體滲透壓大,故血漿膠體滲透壓對調節毛細血管內...

血漿滲透壓主要與什麼有關

血漿滲透壓主要由無機鹽的含量決定。血漿滲透壓主要包括血漿膠體滲透壓 血漿蛋白 和血漿晶體滲透壓 主要是無機鹽,nacl為主 組成。滲透壓的大小主要由溶液中的分子的數目 也就是個數 決定,而不是分子的質量。由於nacl這類物質顆粒小 數量多,形成的滲透壓大,大概血漿滲透壓的佔99 所以血漿滲透壓主要由...

滲透勢和滲透壓什麼區別,植物細胞水勢和滲透勢

1 性質不同 對於兩側水溶液濃度不同的半透膜,為了阻止水從低濃度一側滲透到高濃度一側而在高濃度一側施加的最小額外壓強為滲透壓。滲透勢,亦稱溶質勢,由於溶質顆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勢低於純水的水勢,以負值表示。2 影響因素不同 在溫度一定時,稀溶液的滲透壓力與溶液的濃度成正比 在濃度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