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機曉騫
我認為我認為是不需要放明礬的,明礬畢竟是有毒的物品,所以我認為這是不好的。
2樓:網友
對於明礬,也可加也可不加,請看以下兩種: -涼粉製作法主 料: 澱粉(紅薯、馬鈴薯、豆類澱粉均可)做 法:
1、將1公斤澱粉加10公斤水放入鍋中,邊攪拌邊加熱,攪至汁液變粘稠時,加入30克明礬和少量食用色素,攪勻後熬煮片刻,當攪動感到輕鬆表明已熟,可出鍋倒入事先準備好的容器,冷卻後即成。 2、將1公斤澱粉和溫水2公斤,明礬粉20克,調和均勻後,衝入公斤沸水,邊衝邊攪,使澱粉熟化,再倒入事先準備好的容器,冷卻後即成。 3、將大公尺、豌豆各公斤分別用清水泡漲後瀝乾,各加清水公斤,磨成漿,磨得越細越好,豆漿需濾去豆渣。
另取豌豆粉公斤,用少量清水調勻。取大鍋一口,加放清水5公斤,再加入明礬粉25克和少量食用色素攪勻,煮沸後倒入豆漿。公尺漿和豆漿放在一起,用微火加熱,攪動至熟,離火倒入容器中,晾涼即成涼粉。
1.先在澱粉里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好。 2.
鍋里加水燒開。(水不能太多,那些就需要很多澱粉) 3.把澱粉倒入鍋裡。
切記要便倒邊攪。要覺得很稠;攪的很吃力就可以,多攪一會。) 4.
把明礬用水溶開。倒入鍋裡繼御孫續攪拌(放一點就可以) 5.倒出涼冷即成。
6.製作調料:鍋裡倒油,油熱後倒入蔥花嗆熟,再倒點醋(可以根據你喜歡的酸度倒).
放點鹽、味精鎮睜鏈、少放點香油,倒入碗裡。在吃的時候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放些豆腐乾和黃瓜早皮絲作為輔佐品,這樣吃起來味道格外香。喜歡吃辣的朋友可以放點油潑辣椒油,會很好吃。
做涼粉必須加明礬嗎
3樓:網友
做涼粉不用加明礬也可以。下面介紹不加明礬做涼粉的方法。
所需材料:豌豆澱粉200克、 水1000克、食鹽少許。
第一步:大碗內倒入200克清水和豌豆澱粉200克與少許鹽增加一下筋性,(最好選用純度比較高的澱粉,既容易成型,吃起來口感也會更好)。
第二步:攪拌,因為澱粉很容易沉澱,所以要不停地攪拌,調至完全沒有顆粒呈流水狀的澱粉糊。
第三步:鍋內加入800克清水**。
第四步:將攪拌好的豌豆糊倒入鍋中。
第五步:鍋中開後用小火一直不停地攪。
第六步:大約熬製5~6分鐘的時間熬至澱粉糊變得比較透明就可以關火了。
第七步:將糊裝入容器中,冷卻後便是涼粉。
4樓:網友
加明礬的涼粉不敢吃呀!
做粉條怎麼放明礬
5樓:帥哥都是我們的
做粉條不能放明礬。
明礬在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是比較常見的,明礬又名十二水合硫酸鋁鉀。
經常被用於油條、饅頭、粉絲、粉條、膨化食品等加工當中,明礬新增在某些食物當中有護色、抗氧化的作用。國家有明確的條文規定食品新增劑明礬不得超過一定的量。
國家衛生計生委2015年第1號公告批准硫酸鋁鉀作為膨鬆劑用於粉絲、粉條製作當中,但是殘留量不得超過200mg/kg(以幹樣品中鋁計)。
6樓:語數教育鄭老師
做粉條不能加明礬。
明礬不得新增到粉條中,而一些不法分子為了降低成本,在加工紅薯粉、土豆粉時用**便宜的玉公尺澱粉代替,摻入玉公尺澱粉的粉條沒韌勁,下鍋就爛,為增加粉條的韌勁,生產者便在粉漿中新增明礬。
據瞭解,食品中鋁含量超標、過量攝入不僅傷及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還會傷及骨骼、造血系統、內分泌及生殖系統等方面。明礬雖對人體不會造成急性損傷,但長期攝入具有蓄積性。
十二水硫酸鋁鉀又稱明礬,是一種含有結晶水的硫酸鉀和硫酸鋁的複鹽。可溶於水,不溶於乙醇。明礬性味酸澀,寒;有抗菌作用、收斂作用等,可用做中藥,還可用於製備鋁鹽、發酵粉、油漆、鞣料、澄清劑、媒染劑、造紙、防水劑等,生活中常用於淨水。
因為長期食用含鋁食品新增劑對人體傷害很大,尤其對兒童生長發育和智力都會造成影響,國家已經禁止其使用於食品新增劑。
無色透明塊狀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微甜而酸澀。在乾燥空氣中風化失去結晶水,在潮溼空氣中溶化淌水,加熱至92·5℃失去9個結晶水,200℃時失去全部結晶水成為白色粉末。易溶於水,緩慢溶於甘油,不溶於乙醇,丙酮。
我們做涼粉時,不放明礬用什麼代替更健康?
7樓:李知了了
要使冷粉更粘稠,就必須新增一些可食用鹼,這裡所說的食用鹼就是指明礬。其實不僅僅是涼粉,像紅薯粉條、麵粉、紅薯粉皮等,也是會新增明礬的。這類食物在加了明礬之後,會變得更加勁道,煮的過程中也不容易煮爛。
雖然如此,但其實明礬對人體還是有害的。明礬中含有鋁這種物質,人體消化吸收過多的鋁會損害大腦神經,這種物質不易被人體排出,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會對人體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
這個可以代替明礬用在涼粉中的就是紅薯,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用紅薯澱粉做涼粉的過程。 首先找乙個容器,倒入一些紅薯澱粉,然後加入清水進行攪拌直至均勻,水和紅薯澱粉的比例大約在4:1,攪拌完之後先不要動,讓它在那裡靜止幾分鐘,因為有些小疙瘩可能還沒有化開,給它一點時間。
然後將其濾入較大的碗中,加入適量的開水,加入一勺鹽和一湯匙鹼面,繼續攪拌均勻,最後把最後的成品放在鍋裡隔水蒸,將鍋中的水燒開並將碗中的水完全燒開,再濾入較大的碗中,最後放入鍋裡隔水蒸,大約蒸半小時左右足夠了。 在蒸制過程中,顏色會變深,涼粉慢慢成型。 最後一步就是取出冷卻。
冷卻後,我們的涼粉就搞定了,就是這麼簡單,冷卻後放在冰箱裡冷藏也會更好。
最後就是根據自己和家人的口味進行涼拌了,後面如果天氣逐漸變冷,也可以炒著吃哦!
8樓:情感**系小企鵝老師
做涼粉的時候,我們是可以不放明礬的,我們可以直接用紅薯進行,紅薯澱粉代替明礬這個效果是一樣的,而且也會更加的健康。
9樓:11電影
可以用魚膠粉或者冰粉粉代替明礬,這樣做出的涼粉比較安全健康,口感筋道又好吃而且透明度也很好。
10樓:網友
可以用綠豆澱粉代替。先將綠豆澱粉用水化開攪勻,鍋內盛水燒開,待將要開時將化勻的綠豆澱粉倒入,邊倒邊攪,攪均勻後,盛入大瓷盤中晾涼就可以了。
11樓:傾心的小北老師
做涼粉時不放明礬,可以用一些紅薯澱粉來代替,因為紅薯澱粉製作出來的涼粉更加的筋道,口感也是非常好的。
為什麼有些人做豆腐要放明礬?有啥好處?請問做滷水豆腐加明礬好吃嗎
12樓:滿意
因為做豆腐的時候呢,把它磨成了豆漿,豆漿是膠體,加上明礬或者是滷水,以後呢?能使膠體聚沉。膠體聚成以後,你壓縮才能成為豆腐。那就變成了豆腐的凝膠。
13樓:網友
你好!做豆腐用明礬,明礬和白礬是一種物質,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在做豆腐的時候加入明礬,可以讓豆腐具有彈性,而且結實。
不過明礬是一種化學物質,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所以要少放。還有做豆腐的時候也可以不用明礬點豆腐,用滷水點豆腐。豆腐的原料黃豆富含蛋白質,蛋白質含量為36%-40%,經水浸、磨漿、除渣、加熱,得到的蛋白質的膠體(一種介於溶液和懸濁液、乳濁液之間的混合物)。
點豆腐就是設法使蛋白質發生凝聚而與水分離。望!
14樓:網友
有人做豆腐要用明礬,這是為了讓豆腐凝固,俗話說滷水點到呼就是這個意思,是要讓液態的豆漿凝固成豆腐。
為什麼做燜子要放明礬?
15樓:騰韶
燜子是用澱粉加水熬製而成,一般需要加一點明礬,以增加硬度和透明度,通常以幹澱粉計,明礬的加入量掌握在千分之1-2即可。
做粉條能放明礬嗎
16樓:網友
你好,現在可以新增明礬了,但是用量很少,不能鋁超標。一般採用明礬與筋力源k型配合使用,粉條筋道耐煮、不超標。
17樓:社交達人凌小潔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請問做豆腐能放明礬嗎]用量是多,?
18樓:北海數碼站
做豆腐不應放明礬。明礬,又名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較強的收斂作用,過量攝入會影響人體對鐵、鈣等成份的吸收。
要使膠體溶液變成豆腐,需點滷水,使分散的蛋白質團粒很聚集到一處。滷水學名為鹽滷,是由海水或鹽湖水製鹽後,殘留於鹽池內的母液,主要成分有氯化鎂、硫酸鈣、氯化鈣及氯化鈉等,味苦。蒸發冷卻後析出氯化鎂結晶,稱為滷塊。
是我國北方制豆腐常用的凝固劑,能使豆漿中的蛋白質凝結成凝膠,把水分析出來。用鹽滷做凝固劑製成的豆腐,硬度、彈性和韌性較強,稱為老豆腐,或北豆腐、硬豆腐。
19樓:他鄉的牽掛
石膏豆腐細嫩光滑、含水量多、色澤潔白,俗稱「嫩豆腐」「南豆腐」,主要用於做拌、燴、燒、製作湯、羹菜餚。 明礬,又名白礬,是明礬石的提煉品,化學名稱叫硫酸鉀鋁。明礬性寒味酸澀,具有較強的收斂作用,過量攝入會影響人體對鐵、鈣等成份的吸收。
食材 扁尖竅門,請問 吃扁尖有什麼好處
扁尖的簡介 扁尖,又名扁尖筍 天目筍乾,蘇州話叫扁節,也有人叫他焙熄。上海 杭州 紹興傳統家常菜。是以竹的芽或嫩鞭為原料,經鹽水煮筍 炭火烘焙後製成的烹飪原料。其肉質脆嫩,鮮美爽口,因便於貯藏 運輸,故四季有售。扁尖入饌,由來已久。臨安縣志 載,明正德年間,市肆已有 至今已逾400多年。扁尖為我國南...
幹扁魚怎麼做的?扁魚的做法家常做法
準備材料 蔥 姜 蒜 花椒 幹辣椒 紅椒 麵粉。作料 醋 醬油 味極鮮 雞精,調汁放在一小碗裡。用一小匙鹽和一點姜沫將魚醃二三個小時,主要目的是入味並且除去一部分水份。作法 .醃過後,用乾淨的布擦去魚身上的水,並且在乾麵粉裡打個滾,儘量讓魚身上粘上面粉 .點火,油鍋燒到七成熱,將粘了麵粉的魚放到鍋裡...
乾扁杏鮑菇的做法步驟圖,乾扁杏鮑菇怎麼做
用料杏鮑菇 芝麻油薑蓉 生抽老抽 鮑魚汁或蠔油 白芝麻幹煸杏鮑菇的做法小貼士 1.準備原料 2.花生切碎和芝麻在鍋中幹炒成熟 3.杏鮑菇用手撕成細絲,粗細根據個人喜好,喜歡有嚼頭的就粗一點,撕出來的絕對要比刀切的好吃 4.微波爐加入4分鐘,瀝乾水分,目的是為了使杏鮑菇初步成熟,也除去多餘水分,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