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為何實施嫡長子繼承製?

2025-05-13 05:55:59 字數 1398 閱讀 7983

1樓:小王生活小妙招

中國古代的宗法制度是「嫡長冊謹茄子繼承製」,只有嫡子,才有權利繼承父親的皇位或者爵位。嫡長子如果無法繼承,則由嫡長孫繼承,其次為嫡次子嫡三子以此類推,最後才是庶出州察子。但是,在財產的繼承權上,自西漢開始,嫡子和庶子就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晌皮了。

2樓:抽轉組

嫡長子繼承製起源於宗法制,主要為了解決西周的分封制執行問題。確保各級諸侯的最終任命權歸於周天子汪渣。嫡長子繼承製不僅在特定情況下消除了因繼承人問題導致的內耗,還悔纖確保了周天子的權威,他分封的都是按照規定往下傳,諸侯自己不困前悄能改。

3樓:網友

中國古代是一夫肢段一妻制,這就給了正妻的長子不一般的地位,同時嫡長子繼承是對這一體制的維護。其次,嫡長子繼承符合君權神授的思想。再次,確認嫡長子賀模繼承避免了諸子爭位不利歷拍譽於統治的穩定。

4樓:阿舞子

嫡即為皇后所生之子,其母系家族通常有龐賀檔大的政治、財產、人脈資源,有助於即位後保持穩定;長即最為年長,有利於規避皇帝過分年幼,大權旁落的情況,同時,有乙個確定的順位,避免爭奪;嫡陵拍行尺譁先於長,因為政治、財產、人脈資源重要過後者。

5樓:炒蛋哥

政權合法性的解釋:武王滅商之後,周人對自己政權合法性的解釋源於隱昌隱「君權天授」,天負責授權給周王並監督,幹得迅鏈不好就帶走(主要原因)天子一詞本意就是天之嫡長子。基於此兩點,也就有了嫡長灶廳子的重要地位。

6樓:消化

所謂嫡長子,意即正妻所生的大兒子。以皇帝為例,娶妻生子,正妻必然是家族勢力龐大的集團,只有搜派強強聯合,才能維持中世悶賀央的強勢。因此,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富貴之家與帝王之族,就要選擇對家族本身有利的另罩蠢一方了。

7樓:烽火戲九月

古代實施的長子繼承製,只是為了減少長子和次子之間爭奪權力和家庭利益的一種方法。

8樓:3071滅韓頤儇

嫡長子繼承製的獨特優勢在於提供了一辯悶個客觀的、中立的、具有可塵判操作性的標準,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繼承過程中的紛攜兄彎爭,維護穩定。

9樓:小知72303譖境

嫡長子繼承製的目的當然是為了維護繼承過程中明衡嘩的穩定,但攔源是,哪一種繼承製度不是為了維護穩定呢?換句話說,維護穩激行定是任何一種繼承製度都有的目的。

10樓:蹊徑怡心風情

為了防止貴族間因為權力財產土地繼承之間分歧而產生矛盾。

11樓:尼德霍格綾羅

因為商朝驗證了「兄終弟及」配合「子承父業」的做法的穩定性不如「嫡長子繼承」。

12樓:退三省智者神乎

繼承權完全成為了皇帝個人事務,優點在於避免爭端,保持皇權平穩過渡。

怎樣評價嫡長子繼承制的,嫡長子繼承制有怎樣的封建制度?

這種繼承制是有很大的問題的,比如嫡長子的真正的文化知識,個人品德等都不需要考慮就可以成為一國之君,這其實是很不理性的。第1章子繼承制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就是防止了兒女之間的爭鬥,但是缺點就是萬一比長子不如次子優秀,那麼這個國家以後的未來,也不一定會很繁榮。這就是最合理最穩定的繼承制度,也是中國古人的...

古代的長子 嫡子和嫡長子有什麼區別

古代的時候,長子是男人跟小妾生的第乙個兒子,嫡子是男人跟正妻生的所有兒子,嫡長子就是男人跟正妻所生的第乙個兒子。長子是指年齡最大的孩子,長子不分嫡庶。誰大,誰就是長子。嫡子就是正妻所生的所有兒子,正妻所生的第乙個兒子稱為嫡長子,之後所生的兒子稱為嫡次子。庶子是指所有妾室所生的兒子,妾室生的第乙個兒子...

古代為什麼立長子,古代為什麼要「纏腳」?

在我國封建社會中,按照封建宗法制原則,通常實行公開的嫡長子繼承制。清代從康熙朝開始,沿用中原各王朝立嫡長子的做法確定皇位繼承人。康熙十四年 1675年 下詔冊立嫡長子胤礽為皇太子。康熙帝多子,在位時間又長,過早地公開冊立太子,造成了康熙帝和太子間 太子和諸皇子間的矛盾和紛爭。矛盾激化到不可調和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