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考證的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1樓:網友
沒有1年是可以考證的。
實際上,夏朝也是沒有考證的年代。
在我國的夏商周斷代工程之前,夏朝,商朝,西周共和之前的時代,都是沒得到考證的。斷代工程使得商朝和西周共和之前成為了確定的歷史。
不是斷代史。中國的《史記》記載到的可據歷史最早的是西周共和時代,就是烽火戲諸侯被野人打破了都城那個時代。那個時代之前的中國歷史只有一些傳說,沒有完整的年代,在位帝王,在位時間的記載,所以不能作為有考證的歷史。
斷代工程使得這些傳說中的時代有了完整的考證了。但是,夏朝還是沒有辦法考證。
2樓:網友
最近河洛古國的考古發現已經證明,中國遺蹟存在大型文明的歷史是在5200年前。而結合史實資料,尤其是比《史記》早幾百年的《尚書》等結合地名考據,可以證明的歷史也早就達到了夏朝甚至更早。教材和考古學界最新發現已經嚴重脫節了。
3樓:胡說大本營
甲骨文記載的殷商時期,有一些還是可以認定。
再以前,不可考證。
所以,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最多是四千年。
4樓:網友
商朝,有甲骨文、殷墟遺址等可以佐證商朝的存在。至今沒有考古發現證明夏朝真的存在過,在真正與之有關的文物發掘之前,我們關於所知道的夏朝的一切都是口頭傳下來的話語記錄成的歷史。史學界一般認為可考證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5樓:蒼天雄獅
西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開始,有明確文字記載時間的歷史。此前的歷史多是傳說和人口相傳以及一些沒有明確編年的文字記載。 1996年5月16日,國家啟動「夏商周斷代工程」該工程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相結合,設定9個課題44個專題,組織來自歷史學、考古學、文獻學、古文字學、歷史地理學、天文學和測年技術學等領域的170名科學家進行聯合攻關,旨在研究和排定中國夏商周時期的確切年代,——為研究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創造條件。
夏商周斷代工程 是乙個以 自然科學 與 人文社會科學 相結合的方法來研究 中國 歷史上 夏 、 商 、 周 三個歷史時期的年代劃分。以學科交叉方式研究,將中國明確可考的人文歷史推前至西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從此,中國在三皇五帝時代之後,即進入階級社會以後歷史,皆為可考證的歷史。
6樓:十一月冷陌
中國人認為從傳說中的夏朝就可以考證了,但國際普遍認為,中國可考歷史從商朝開始。具體時間是西元前2070年。~~求採納~~
7樓:徐徐公升起
應該是從商朝開始 出現了甲骨文和金文之後。
8樓:漠散秋蓬
至少在甲骨文出現之後,殷商時期吧。
9樓:你莫哦
有過五千年的文物出土,但是不能確定是否是夏朝的,雖然史記中是說夏開始的但是並沒有有力的證據,所以應該說從商開始的,商是有依據的。
考試歷史判斷
10樓:網友
1、否2、是。
3、否4、是。
5、否6、否。
7、否8、是。
9、否10、否。
11、是。12、否。
13、是。14、是。
15、是。16、是。
17、否。18、否。
19、是。20、否。
11樓:網友
1否(越上越新)2是3否(根據《禹貢》應為侯服)4是5是6否(周桓王時才兵戎相見,平常只是僭越)7否8是9否10否(梁武帝是歷史上最挺佛的)11是12是13是(老莊精髓:無為)14是。
15是16否17否(應是宦官)18否(平民現在都不可能,應是士族)19是20否(應是現居地)
中國可以考證的歷史有多少年
12樓:abc生活攻略
1、籠統地說成是上下五千年其實是不科學的,應該從有文字記載的夏朝算起,即從約為西元前2070年開始算,也就是說中華文明有4000多年曆史了,很偉大的文明。
2、不過,中華文明還並不是最早的,埃及文明更早,而且更發達,而金字塔建於西元前2500年左右,大家可以想象,在夏朝出現之前500餘年,埃及就有能力建造金字塔了(埃及的文字出現的就更早了),這真是天大的奇蹟啊!
3、再附乙個參考資料:由於夏以前無地下史料,只能憑藉傳說,因此中華文明史只能從距今4000年前的夏代算起。夏以前喊純灶是否有中華文明的遺存,中國考古界一直期待著能夠找到實物依據。
早在20世紀鄭扮30年代,中外考古學家就踏上了尋找中華5000年文明起源的征程,他們從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陶器刻劃的符號去尋找,從大褲爛汶口文化遺存陶器刻劃的「文字」等跡象去尋找,試圖以此論證中華文明起源可以早到距今5000年甚至6000年,但並未達到預期目的。
什麼算是史料考證?有什麼可以作為史料考證?怎樣考證?
13樓:荒誕不經
史料考證,即通過大量的史料,來印證歷史事件的真實性、準確性等。
史料是指可以據以為研究或討論歷史時的根據的東西。一般將史料區分為第一手史料以及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較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後者是指經過後人運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但二者的界限經常並不明確(例如史記就很難說是一手或二手史料)。
一般中文所稱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而言。
20世紀80年代,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榮孟源把史料分為四大類,一般被認為是較為全面合理的傳統史料分類法。
第一類為書報,包括歷史記錄、歷史著作、文獻彙編和史部以外的群籍。
第二類為檔案,包括**檔案、團體檔案和私人檔案。
第三類為實物,包括生產工具、生活資料和歷史事件的遺蹟。
第四類為口碑,包括回憶錄、調查記錄、群眾傳說和文藝作品。
14樓:大苦丁頁
史料考證是指你要想證明乙個歷史結論,你就要有一定的史料。所謂的食料就是指歷史資料,有第1手資料和第2手資料,還有第三三手資料之分。
今天下午歷史考試,關於歷史考試
關於歷史考試 啟示是指從歷史中所總結出來的可供後人借鑑 少走彎路的認識。通常用 啟示 借鑑 經驗教訓 說明了什麼 認識 對策為提示語。要求學生對某一特定歷史問題總結規律 提出對策 得出結論 分析得失,一般放在主觀題的最後部分,用來檢測學生的歷史思維層次 歷史認識水平 歷史感悟能力。 啟示 一般由 經...
德化街的歷史是什麼,什麼叫歷史?
歷史有三層含義 1 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程序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2.沿革,來歷。3 過去的事實。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程序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對映。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對映,那麼,歷史作為乙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
歷史考試怎麼考啊,歷史考試怎麼考好?
開卷的話,把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的時間,人物,名稱什麼的都寫到書的開頭的空白頁上,在目錄上標出一些重點,書裡面的什麼意義了,影響了都要用筆標出來方便查詢。把書大概看一下,熟悉一下。尤其是一些重點,要知道個大概,並且知道在什麼位置。考試的時候,有些題目如果快速的找不到的話就換下一題,但是要對這一題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