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不孝」是指那三不孝?

2025-05-11 16:55:13 字數 1124 閱讀 3985

1樓:瞿梅雋培

不孝有三。白話解釋就是:源臘早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沒有後繼人是三個不孝中的最不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十三經注疏》中在「無後為大」下面有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用白話文來解釋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雹雀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局孫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2樓:果秀梅巨集詞

不孝有三:阿意曲從,陷親陵脊不義尺凳滲,一不孝也;

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粗舉。

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中國古代有三不孝是什麼?

3樓:娛樂悅翻天

三不孝】指陷親不義,不求仕宦,無子絕祀。

意思】三種不孝順父母的行為。

出自】《孟子·離婁上》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漢 趙岐 注:「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古時候講不孝有三,指的是哪三種?

4樓:

摘要。您好很榮幸您的問題。

不孝有三出自《孟子。離婁上》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說的話。即不能事親(孝養父母、愛護家人)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義行事)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為有道德的賢人君子,是三不孝。

古時候講不孝有三,指的是哪三種?

您好很榮幸您的問題。不孝有三出自《孟子。離婁上》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說的話。

即不能事親(孝養父母、愛護家人)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義行事)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為有道德的賢人君子,是三不孝。

希望我的對您有幫助謝謝!

古時候元寶是指多少兩銀子,古時候,乙個元寶是指多少兩銀子

按明朝計算,一兩銀子含 37.3克,乙個元寶其中 含量為1305.5克,不可能是完全 的,其中會有其他金屬含量。如果按照乙個元寶七成 來算,那麼乙個元寶等於35兩 如果兌換成現銀的話,則是乙個元寶10兩銀子 不算其他金屬 這是沒有定數的,所謂的元寶實際上就是當時所發行的銀錠,因為鑄造的時候需要左右晃...

古時候說的“大宣年”,是指哪個朝代

9點說史 明朝。宣德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年號,起止時間為宣德元年 1426年 至宣德十年 1435年 明朝時期使用該年號共計十年。在位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為明仁宗朱高熾的長子,漢族,生母誠孝昭皇后張氏,生於洪武三十一年 1398年 駕崩於宣德十年 1435年 明朝時期,早期幾位皇帝勵精圖治,...

古時候的三媒六聘是指什麼,古代人的「三媒六聘」指的是什麼?

五禮通考 曾說,自後齊以來,不管天子庶民,婚禮 一曰納采,二曰向名,三曰納吉,四曰納徵,五曰請期,六曰親迎。這就是古代婚禮所分的六個階段,俗稱 六禮 分述如次 一 納采 這是議婚的第一階段,男方請媒提親後,女方同意議婚,男方備禮去女家求婚,禮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為何用雁?雁為候鳥,取象徵順乎陰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