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詩之所以走向現實主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2025-05-11 09:42:51 字數 2939 閱讀 5757

1樓:秋天的菊花

在下發現李白的詩幾乎都帶浪漫色彩,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等等;而杜甫之詩,出於寒貧懷才不遇,悲憤寫實之意境,如: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詩中"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全篇雖離奇,但不做作,內容豐富曲折,形象輝煌流麗。

<>李白和杜甫,乙個詩仙,乙個詩聖,看了許多網友的,爭議不大。最能代表李白浪漫主義的寫作手法的詩作為《將進酒》,最能代表杜甫現實主義寫法的作品為《三吏》《三別》。古來萬事東流水。

自古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結句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人生易老,愁腸難解,借酒消愁,狂放浪漫,留下千古名篇。

李白的詩都很浪漫。最突出的是:《夢遊天姥吟留別》丶《宣州謝朓樓餞別校叔拍搭雲》。

說多了,就成了茴香豆的四種寫法了。讀詩歌正確開啟的方式就是要把詩與人合一的的去讀,而不是所謂的語言啊意境啊格律啊,這些皮毛。將進酒乃李白之代表。

寫出了詩人的豪放不羈,注重及時行樂之本性。

三,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歲暮),四,草中狐免盡何益?天子不在咸陽官。

冬狩行哪賀滲|,五,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不壕吏)等。謝邀。

自由和諧——這正是李白畢生追求的理想,是與現實世李脊界截然對立的境界。只可惜,這是一場美夢,夢醒時分,他無限惆悵,更對不能讓他實現理想的官場無限憤懣,更加蔑視權貴。杜甫的現實主義詩。

有《石壕吏》、《兵車行》。

2樓:小金毛

10年長安困守時期(35歲至40歲),培寬罩也是杜甫的詩歌創作開始走向現實主義的轉變時期。天寶五載(746年),杜甫到長安應詔與試,奸相李林甫執政,以「野無遺賢」奏請全部落第,使他認識到上層統治集團的昏庸腐朽。這時他寄居長安,政治上既無出路,生活又非常困苦,不免多次向權貴投遞詩篇,以求引進,也曾向玄宗進賦,均無著落。

這就促使他逐漸接近人民生活,從而巧正成為乙個憂國憂民的詩人,寫出了《兵車行》、《麗人行配鬧》、《秋雨嘆》、《醉時歌》等現實主義傑作。

3樓:冷言不一樣

被困長安的十年(35-40歲),也仔蠢是杜甫詩歌創念告陪作向現實主義過渡的時期。天寶五年(746年),杜甫到長安上書會試,與李、合謀奪權,均被「野仙」邀落第一,使他認識到上層統治集團的昏庸腐友春朽。

4樓:我踏歌而行

杜甫敬族伏的詩歌是從安史之亂以後,社會動盪不安,民亮攜不聊生,杜甫在官場上也屢屢不得志,他開始關注百穗梁姓民生,詩歌轉向現實主義。

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嗎

5樓:網友

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

資料擴充套件: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皮巧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輪悄風俗淳臘握渣」的巨集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世尊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的哪一首詩被稱為杜甫詩歌現實主義的巔峰之作?

6樓:金果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

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

嬌兒惡臥踏裡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

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

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譯文:八月裡秋深,狂風怒號,狂風捲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

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窪地裡。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

我嘴唇乾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後拄著柺杖,獨自嘆息。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雲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濛漸漸黑下來了。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

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頂漏水,屋內沒有一點兒乾燥的地方,房頂的雨水像麻線一樣不停地往下漏。

自從安史之亂之後,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溼,怎能捱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得像是山一樣?

唉!什麼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願!

現實主義詩人是誰,現實主義派詩人是幹啥的

杜甫,白居易,張籍,元稹 杜甫 公元712年 公元770年 字子美,漢族,祖籍襄陽,生於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 詩聖 他的詩被稱為 詩史 白居易 772年 846年 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

什麼是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主要特徵

什麼是來現實主義?這是乙個既簡自單又複雜的問題。概括地說bai,就是文du 學作品是對生活的反映和表zhi現。在語言形dao態上,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的基本特徵是描述性的,而描述性的語言,從本質上說是缺乏創造的,這樣的語言,更像一些漂浮在生活現象之上的顏色,它們只是修飾生活,而沒有創造出只在語言中發生...

查爾狄更斯遠大前程中的批判現實主義是如何體現的 最好中英

愛 是狄更斯作品永遠的主題。愛,除去被遺棄的新娘多年的悲苦仇恨 愛,使伊莎貝拉尋回自己的幸福。查爾斯 約翰 赫芬姆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於朴次茅斯市郊,1870年6月9日卒於羅切斯特附近的蓋茨山莊。19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 家。狄更斯特別注意描寫生活在英國社會底層的 小人物 的生活遭遇,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