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遊原文及翻譯
1樓:生活匯長知識
少年遊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弊伍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
翻譯:去年相送於餘杭門外,大雪紛飛如同楊花。如今春天已盡,楊花飄絮似飛雪,卻不見離人歸來,怎能不叫人牽腸掛肚呢?
捲起簾子舉起杯,引明月作伴,可是風露又乘隙而入,透過窗紗,撲入襟懷。好似那月光無限憐愛那雙宿雙棲的燕子,把它的光輝與柔情斜斜地鄭轎灑向畫樑上的燕巢。
賞析:
上片寫夫妻別離時間之久,訴說親人不當別而別、當歸而未歸。前三句分別點明離別的時間「去年相送」;離別的地點「餘杭門外」;分別時的氣候「飛雪似楊花」。把分別的時間與地點說得如此之分明,說明夫妻間無時無刻不在惦念。
下片轉寫喊卜肆夜晚,著意刻畫妻子對月思己的孤寂、惆悵。「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說的是在寂寞中,本想仿效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捲起簾子引明月作伴,可是風露又乘隙而入,透過窗紗,撲入襟懷。全詞意境深遠,用詞精煉,情景合一,感人至深。
少年遊最著名的詞
2樓:憤斗的小
《少年遊》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
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
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懂**,能自作曲,向來被認為是北宋末年的大詞人。其詞多寫男女之情,講究形式格律和語言技巧歲螞,對詞的發展頗有影響。
有《片玉詞》。
2.賞析:這首詞乃感舊之作。
上片描繪室內情景:破新橙,焚獸香,坐吹笙。這是實寫。
下片想象室外情景:時已三更,馬滑霜濃,行人稀少。前者用實物烘托室內溫馨氣氛,後者以語言渲染室外寒冷景象。
曲折細緻地刻畫人物的心理狀態,表露出彼此相愛的心情,為歷來詞家所稱賞掘雀塵。
俞陛雲《唐五判禪代兩宋詞選釋》:此調凡四首,乃感舊之作。
其下三首皆言別後,以此首最為擅勝。上闋橙香笙語,乃追寫相見情事。下闋代紀留賓之言,情深而語俊,宜其別後回思,丁寧片語,為之詠歎長言也。
請點選輸入**描述。
3.譯文:揚鞭打馬行至長安古道,馬兒遲遲不前。
路邊高高的柳樹上,幾隻鳴蟬叫得人心煩意亂。夕陽西下,飛鳥隱沒在長空之中,而夕陽隱沒則更在飛鳥之外,郊原上寒風四起,只見天蒼蒼,野茫茫,雙目望斷而終無一歸處。
往事如雲,一去不返,消散得沒有一點蹤跡。舊日的歡愛約期,**可以去追尋啊?早年失意之時的狎玩之意興,既已經冷落荒疏,而當日在一起歌酒流連的「狂朋怪侶」也都已老大凋零。
已經沒有了當年的情景。
少年游出自誰的哪一首詞。
3樓:網友
出自與陸游,辛棄疾同時代的南宋詞人劉過的感懷之作《唐多令》: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曾到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其中「欲買桂花同載酒,終雹薯跡不似,少年遊。」一手笑句是指二十年後舊地重遊,像源並以前年少時一樣買酒品桂,只是時移世易,再沒有年少時的心情。
少年遊早行,少年遊早行的古詩鑑賞
此為詠梅之作。全詞以寫景始,以抒情終,通過風雪交加之際不畏風刀霜劍的梅花這一物象,抒寫了作者別有懷抱的人生感慨。詞中借景言情,即景發感,營造出乙個深婉蘊藉 若即若離 空朦柔美的意境。少年遊 早行的古詩鑑賞 1描寫特徵性的景物表現 早 早霞已散,曉月猶明,殘星未落,寒霜猶重。前幾句的意思為雨後的霞光瀰...
少年遊柳永詞中借助哪些景物來寄託,將羈屢於傷惜的雙重惆悵進
下片具體描繪梅的 芳豔 並風雨摧殘的物象中寄託詞人的惆悵和傷感,達到托物抒懷 借景言情的目的。壽陽妝罷 用壽陽公主梅落額上的典故 一曲 陽關 兩句,轉而從聽覺角度寫離愁。作者目瞻神馳,正離思索懷,身邊忽又響起 陽關 曲,將作者思緒帶回別前的離席。眼前又進行一場深情的餞別,而行者正是自己。客中再嘗別離...
宋 周邦彥《少年遊》詞 朝雲漠漠散輕絲,樓閣澹春姿。柳泣花啼
乙個逼仄的小樓上,漠漠朝雲,輕輕細雨,雖然是春天,但春意並不濃。他們就這樣的環境中相會。雲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連燕子都因為拖著一身溼毛,飛得十分吃力。兩人在如此淒風冷雨的艱難情況下相會,又因為某種緣故不得不分離。小樓連線著閣樓,那是兩人約會的處所。但是兩人就是冒著春雨,踏著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