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上聯:一見碧水十分秀。
下聯:三年東風萬里紅。
對仗標準:一見碧水和三年東風,數詞+名詞。
十分和萬里,數詞對數詞。
秀和紅,形容詞對形容詞。
是對偶句,日出對春來,江花對江水,紅勝火對綠如藍,十分對仗。
出自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下的《憶江南·江南好》。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原文如下: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譯文如下:江南好,我對江南的美麗風景曾經是多麼的熟悉,多麼的瞭解。
每當太陽從東方公升起,陽光普照大地,遍地開放的鮮花更加豔麗,春光水碧,綠波粼粼,這樣美好的景色,怎麼能讓我不回憶起江南呢?
註釋。據《樂府雜錄》,此詞又名《謝秋娘》,系唐李德裕為亡姬謝秋娘作。又名《望江南》、《夢江南》等。分單調、雙調兩體。單調二十七字,雙凋五十四字,皆平韻。
諳(音安):熟悉。
江花:江邊的花。
2樓:東方白色山茶花
答:十分對仗到此。
上聯:十分野趣關心事,下聯:到此令人憶剡溪。
對仗句什麼意思
3樓:李冰峰喜愛旅遊
對仗句是對偶句,是用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式。當然,要兩面對稱不能多字也不能少字。
對」字在此做動詞,意謂著將兩兩一對的東西放在一起。「仗」字則來自古代儀式往往由兩人一組來舉行,有「儀仗」的「仗」意。對仗是指文句中兩兩相對、字數相等、句法相似、意義相關的兩個片語或句子所構成的修辭。
對偶從意義上講前後兩部分密切關聯,凝練集中,有很強的概括力;從形式上看,前後兩部分整齊均勻、音節和諧、具有戒律感。嚴格的對偶還講究平仄相對,充分利用聲調。
容易對仗什麼
4樓:燦爛又堅定灬彩虹
常盯枯祥用的對仗詞:副詞對:還對再、就對將、偶爾對時常、方才對恰巧、必定對應當。
連詞對:及對與、凱搏而對或、除非對倘若、雖然對即使、因為對如果。 介詞對:
同對往、被對朝、由於對沿著、自從對為了、除了對依照。 助詞對:的對地、啦對吧、罷了對是嗎、哎喲對完了、似的對等著。
嘆詞對:嘿對喂、哦對啊、嘿嘍對哇啦、哎呀對嗨喲、哼哼對哈哈。 象聲詞對:
轟對嗡、當對譁、叮咚對桌球、咣噹對撲哧、唏哩對嘩啦。 聯綿對:阡對陌、貅對貔、璀璨對旖旎、氤氳對灩瀲、翡翠對琉璃。
白雪 : 常用的虛字對》 常用虛字對 但覺——何曾 只為——豈因 已是——況值 只知——誰道 何似——未忍 有願——無緣 漫道——豈緣 似聞——恐是 莫道——只緣 幾度——也曾 尚想——徒憐 豈聞——始信 忽逢——頓覺 但見——焉知 自是——何須 誓欲——休將 猶自——何曾 慢嗟——且喜 未必——難為 但得——何須 幾處——誰家 幾日——一番 幸有——不須 任是——也應 尚有——應憐 莫向——何妨 那知——從此 時有——更無 何處——此間 權借——欲憑。
常用虛實對 a:先虛後實 一自——終教敗答 一去——獨留 一從——幾度 任是——不隨 徒令——終見 但得——即是 可知——足資 既定——篤信 誰將——鋪就 似聽——幾度 幸有——但無 不因——那得 誰知——又到 莫道——自有 但期——愧然 安得——招來 但見——不知 肯於——不堪 昔曾——自可 縱是——從知 每羨——定看 莫為——合將 若非——會向 似聞——恐是 自顧——空知 試問——別意 安能——願借 欲試——驚看 但恨——喜看 但留——換得 縱然——依舊 料得——莫是 誰將——知儂 b:先實後虛 暗隨——一任 周覽——猶存 我亦——曾效 借問——總為 億昔——誰復 寄語——莫因 自謂——安知 還似——何如 不懼——何辭 他年——莫望 剛被——卻教。
5樓:小魚兒
親你好,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罩差樹,赤氏悶汪日對蒼穹。雷隱隱,霧濛濛。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牛女二星河左右殲仔,
「人間難滿十分圓」是什麼意思
人間難滿十分圓 意思是所有的事都不是非常完美的,就好比 金無足赤 人無完人 世界上沒有100 的金子,也沒有100 的好人 的道理是一樣的。在生活中產生的對人生的一些感觸和覺悟。個人感悟因不同生活經歷和個人修養品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也是人在特定的時間 地點 環境對自身經歷事事百態突然的看的清晰通透,...
十分是一必月什麼意思,月亮代表什麼意思
這裡bai 有個故事,故事的du大意是說林則徐有一女,才貌雙zhi全dao,嫁給了當時頗內有才氣的 沈葆楨。容沈葆楨年輕氣盛,到處誇口,目空一切。林則徐聽到別人的議論,就想找個機會和沈葆楨談談。有一次,沈葆楨月夜飲酒,詩興來了,就寫了兩句詠月的詩 一鉤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輝滿十分。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
在古詩中 殘 一般表示什麼意思,在古詩中,對仗是什麼意思?
殘 c n 動 1 形聲。從歹 戔 ji n 聲。從 歹 表示與死亡有關。本義 傷害 2 同本義 injure damage 殘,傷也。蒼頡篇 昔智伯瑤殘 範中行。戰國策 秦策 注 滅也。廢為殘賊。詩 大雅 民勞 則汝殘矣。戰國策 齊策 注 壞也。凡二十七縣殘。史記 樊酈滕灌傳 集解 謂多所殺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