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文化苦旅我的山河包含了什麼情

2025-05-08 20:45:06 字數 992 閱讀 2189

1樓:吃瓜群眾

在中國之旅部分,餘秋雨描公升塵寫了很多深具中國文化底蘊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在水汽氤氳的都江堰和幽深靜謐的青城山,他在相鄰的兩景之間感悟著中國哲學的奧秘;走進蘇東坡人生中的重要驛站——黃州,在這裡「優美的詩文是一種掙扎和超越」;或找乙個微雨的黃昏,最好是晚春的季節,在蘇堤上獨自行走,宴笑弊思考杭州「先有生態後有文化」的建設理念,正因為把自然生態放在了首位,才有了「人間天堂」的蘇杭。

不管是否親臨這些地方,對於中國人來說,這些地名太過熟悉,在古詩詞裡,在兒時的讀本里,或晌族者是在歷史典故里,我們早已相識。潛移默化之中,它們已經變成洛特曼所說的文化語碼,中國人一讀到這些文字,便會產生一系列的聯想,醞釀成無數難以直言只能意會的微妙情感。

餘秋雨文化苦旅我的山河包含了什麼情感?

2樓:大肚腸我心大

餘秋雨文化定義四句話:1、植根於內心的修養。文化是一種時間的積累,但也有責任通過「導引」而移風易俗。

在這一動態過程中,逐漸累積成一種「集體人格」。中國人的集體人格,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成果。

2、無需提醒的自覺。

文化,文而化之。文化,是靜態理論和動態傳播滲透的集合。假如將人比作計算機,文,是作業系統;化,就是將作業系統安裝到計算機中。

3、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語言表達的資訊;文字記錄生存實踐經驗。

4、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文化,是乙個包含著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是通過積累和引導,形成集體人格。

人物簡介:餘秋雨,1946年8月23日生於浙江省餘姚縣,現任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中國著名文化學者,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

1966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1980年陸續出版了《戲劇理論史稿》《中國戲劇文化史述》《戲劇審美心理學》。1985年成為當時中國大陸最年輕的文科教授。

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學術精英。1987年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的榮譽稱號。2011年被授予甘肅聯合大學榮譽教授。

《文化苦旅》中的精彩片段,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中的精彩摘錄。求速度!

泉虹影來舞 色流猛地一下渦漩卷湧,當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間能有的色彩都噴射出來,但 又噴得一點兒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納入細密流利的線條,幻化為壯麗無比的交響樂 章。這裡不再僅僅是初春的氣溫,而已是春風浩蕩,萬物甦醒,人們的每一縷筋肉 都想跳騰。這裡連禽鳥都在歌舞,連繁花都裹捲成圖案,為這個天地歡呼。這裡...

余秋雨《文化苦旅》好看嗎《文化苦旅》是怎麼樣的,好看麼?

好看,這是余秋雨寫得最好看的一本書了,文字精簡,教練,句句扣人心弦。若是可以與余秋雨一般對文化有著深刻的感受與見地,文化苦旅是一本非常有內涵的書。若是半吊子,只是為了看故事而讀書的話,這本書就很枯燥了。我沒辦法達到余秋雨先生的境界,所以沒啥感受。相對來說,我更愛千年一嘆。余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文化苦旅 是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 是余秋雨通過對國內外的文化進行考察和思考,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對社會 歷史,文化的深刻認識而撰寫的系列散文集。這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此書透過中國大陸的自然景物,寫這一代中國人心靈中的糾結,是一本有關中國美學的書,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