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明經歷的事差不多,有些人卻會出現精神問題呢?

2025-05-03 12:00:02 字數 1272 閱讀 4780

1樓:一文壹心

抗壓能力差異吧!

有的人越挫越勇,有的人一挫就不起。信仰問題!

工作也好,生活也卜中罷,壓力都很大,和你分享幾個非常簡單但非常有效的幾個辦法。

1、專注眼前,不要對未來有太多的擔心,很多剛入職場的人都是被未來的困難壓倒的,但實際擔心的事情中有95%都不會發生;

2、專注工作本身,不用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壓力往往不**與事件,而是**與人,專注事,把事情捋順做好,自然就能吸引一起做事的人,至於那些不做事天天八卦抱怨的人你也不用吸引他們,應該遠離才對;

3、每天和好朋友分享生活中三件感恩的事情,一定要堅持,先堅持21天,再堅持50天攜弊讓,再堅持100天,這個積極心理學裡面的理論,每天分享感恩的事情有利於辯局你發現積極樂觀的事情,當你用積極的眼光看問題時,看到的就都是積極的事;

4、運動,很簡單但堅持下來的確很難,可以先從簡單的做起,比如每天30組蹲起;每天跑3km;每天跳繩200下,只要堅持下來你會發現無論身心都會得到成長和放鬆。

2樓:小小比熊熊

心裡承受能力強弱的問題。

經常看到乙個事物感覺以前曾經經歷過,我是不是精神**了

3樓:政澔

正常人都會有這種反應,包括我。所以別擔心。

4樓:帳號已登出

似曾相識感人們都有,科學也有證實。

5樓:醉酒的愛氰

即視現象又稱即視感,就是未曾經歷過的事情或場景彷彿在某時某地經歷過的似曾相識之感。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突然感覺眼前的場景無比熟悉,所有的一切每乙個細節,甚至是接下來的所要發生的一幕,你都瞭如指掌,就好像曾經經歷過。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

現代科學裡解釋這一現象成因的理論遠未讓人滿意。根據問卷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成年人都至少有過一次「似曾相識」的經歷。而且越有想象力的人越可能經歷奇特的感受;經常在外旅行的人比長時間留在家的人更容易經歷「似曾相識」;另外,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多經歷這種感覺(也許這是因為他們在托爾斯泰或哪位文學巨匠的著作中經歷過獨特的感受)。

調查還顯示,「似曾相識」的發生率在青年時期最高,此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降低。特別是當人們真正開始重複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時,它的發生率反倒降低了。乙個世紀以前,當弗洛伊德理論還是領導心理學研究的主流時,分析家就把「似曾相識」解釋成潛意識矛盾衝突的體現。

但是現在心理學家提出,「似曾相識」不一定發生在深層次潛意識矛盾衝突基礎之上。一般健康的大腦都會產生這種感覺。而且,人們在疲憊和壓力狀態下時很容易出現這種感覺 ..

年紀明明差不多,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更年輕

身體素質差別很大,外 起來,也就有了很大的差別。其實,很多疾病都是自己造成的,現在很多人不知道愛惜身體,直接體現在身體的健康程度上。為什麼同樣的年齡有的人顯得年輕,有點顯得老?這跟生活飲食和 做人的 心態有關係的。心理原因吧 心態好的永遠都是那麼年輕.氣色 心態 生活環境 工作環境 是不是有些人年齡...

為什麼有些人有些事明明知道是沒有結果的,,卻還是苦苦堅持下去呢,,這到頭來不是傷得更重嗎

明知道沒有結果還要堅持,因為在乎他,愛他,不想就這麼容易放棄他,哪怕只有一點點機會都要去爭取,哪怕自己傷痕累累,還是堅持,因為真的很愛很愛,一走到看到他擁有幸福,自己才知道是那麼痛那麼的痛 說明ta很愛ta 而且是非常的愛 人生是及時掉頭還是苦苦堅持?人生是及時回頭,還是苦苦堅持當然得取決於你。去做...

為什麼有些人總做讓自己後悔的事,雖然明明知道自己是錯的卻還是一直錯下去

如果你真的可以做到忘記,那麼說明你並沒有深愛過 無法忘記才正是證明你愛的存在和深刻,不要刻意去遺忘,不要長期沉浸於痛苦,就讓一切順其自然吧,你要做的是祝他幸福,更要使自己幸福,緣分不是我們人為可以決定的.能使一個人忘記另一個人,最有辦法的是時間 哲人說 時間可以沖淡一切,是沖淡而不是遺忘,完全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