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秋艾者
沒有。中國唯卜神空間站沒有推進艙、軌道艙,但是在天和核心艙安裝了4臺2500n的化學推進器和4臺總指虧推力的霍爾加速器,用來作為動力提公升軌弊穗道。
2樓:飛天雨
沒有推進艙,有軌道艙,因為空間站有太陽板供能,不需要動力再去推動。
3樓:網友
中國載人空間站命名為「天宮」,貨運飛船命名為「天舟」。中國載人空間站整體名稱及各艙段和貨運遲搭肢飛船共5個名稱碼世具體如下:
載人空間站命名為「天宮」,代號「tg」;
核心艙命名為「天和」,代號「th」;
實驗艙ⅰ命名為枝雹「問天」,代號「wt」;
實驗艙ⅱ命名為「夢天」,代號「mt」;
貨運飛船命名為「天舟」,代號「tz」。
4樓:夜魔工
有了。2022年前後,建成後的空間站將由乙個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組成,整體呈現乙個t字形結構。除了這次的「天和」核心艙外,另外兩個實驗艙分別名為「問天」和「夢天」。
其中,核心艙又可細分為:節點艙、生活控制艙和資源艙。節點艙用於對接「神舟」載人飛船、用於空間實驗艙的停泊和航天員的出艙;生活控制艙用於航天員工作、實驗和睡眠休息等;資源艙為核心艙提供能源保障和對接「天舟」貨運飛船等。
問天」和「夢天」兩個實驗艙分別用於生物、材料、微重力流體、基礎物理等方面的科學實驗。
具體來講,「問天」實驗艙主辯指要用於開展艙內和艙外空間科學實驗和技攜物配術試驗,也是航天員的工作生活場所和應急避難場所,配備有航天員出艙活動專用氣閘艙,支援航天員出艙活動,還有小型機械臂,可進行艙外載荷自動安裝操作。除此之外,它還有核心艙部分關鍵平臺功能,這意味著在需要的時候,還可以接管對空間站的管理和控制。「夢天」實驗艙除具備和「問天「實驗艙類似的功能外,還配置有貨物專用氣閘艙,在航天員和機械臂的輔助下,支援貨物、載荷自動進出艙。
在空間站常態化執行後,將有3名航天員作為乙個乘組長螞罩期駐留,定期輪換。輪換期間,最多可有6名航天員同時在空間站工作,完成交接後,前乙個乘組乘坐載人飛船返回地球。
太空艙和空間站的區別
5樓:愛生活的小盆友
從能力上看:宇宙飛船和穿梭機都有返回地球的能力,宇宙飛船設計了重返地球的系統,而穿梭機能像飛機一樣返回大氣層並著陸。而空間站不具備返回地球的能力。
從用途上看:宇宙飛船的主要用途是將航天員。
和貨物安全運送到太空中並安全返回。穿梭機的主要用途是部署、檢修、**衛星、進行太空救援、進行空間運輸、實驗和探測。空間站主要是為了保障太空科研專案的質量。
從性質上看:宇宙飛船和穿梭機需要載人,而空間站執行時可以不載人。空間站的體積較大,結構較為複雜,且一般是繞著近地軌道。
長時間執行。穿梭機則可以重複使用。宇宙飛船可以設計成一次使用的,也可以是能夠重複使用的。
中國空間站航天員首次出艙的是誰
6樓:乾萊資訊諮詢
神舟十四號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完成首次出艙任務。
北京時間2022年9月1日18時26分,中國空間站上的神舟十四號乘組航天員陳冬成功開啟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艙門。至19時09分,航天員陳冬和劉洋成功出艙。兩名出艙航天員完成安裝腳限位器和艙外工作臺等工作,後續將在小機械臂的支援下,進行問天實驗艙擴充套件幫浦組安裝、問天實驗艙全景相機抬公升等作業,並開展艙外自主轉移應急返回能力驗證。
這也是航天員首次從問天實驗艙的氣閘艙「出門」。
中國空間站由我國自主建造,實現了產品全部國產化,部元件全部國產化,原材料全部國產化,關鍵核心元器件100%自主可控。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空間站時代之前的出艙活動中,連線航天員與空間站的「生命線」——安全繫繩長度有限。例如在神舟七號任務中,航天員翟志剛完成我國首次出艙活動時,安全繫繩有效長度僅1公尺多。
而在空間站建造任務中,航天員要完成空間站裝置安裝、檢修等出艙任務,出艙範圍更大、操作難度更高、安全要求更嚴格。
在此次出艙過程中,安全繫繩的長度已超過10公尺,在研發團隊的創新設計下,這款安全繫繩不僅不會對航天服產生勾掛和干涉航天員的運動,還能經受住太空中近200度大溫差、空間輻照等惡劣環境的考驗。它還能實現恆力收放,保證了航天員攜帶的便捷性和機動性。
中國空間站航天員首次出艙是
7樓:玩玩宅男
你好。北京時間22年9月2日0點33分,經過約6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
劉洋、蔡旭哲。
完成全部既定任務高衫,出艙活動圓滿成功。神舟十四號乘組首次出艙,1日18時26分,身著藍色飾帶艙外航天服的航天員陳冬成功開啟問天實驗艙。
氣閘艙出艙艙門。
在航天員劉洋的配合下,陳冬完成了腳限位器和艙外操作檯的安裝。
19時09分,身著黃色飾帶艙外航天服的航天員劉洋成功出艙。
航天員陳冬:這是航天員第一次從氣閘艙出艙,也是第一次使用小臂,更是我和02第一次的出艙活戚首腔動。在這麼多第一次當中,我們感受到了艙外的美景,感受到了出艙的不易,感受到了中國空間站。
在不斷壯大。
航天員劉洋:謝謝戰友們的幫助,謝謝全體科技人員的支援,謝謝全國人民的關注。天地一心向前一步,雖然充滿了艱辛和挑戰,但每前進的一小步都是夢想的一大步。
中國空間站永遠值得期待。比心。
比心。航天員蔡旭哲:感謝曙光以及廣大科技工作者對本次出艙任務的支援,同時也祝賀完成自己的首次出艙任務。
這次出艙已經是中國空間站的第五次出艙,但卻是中國空間站進入到建造階段以後的第芹畝一次出艙,因此跟前幾次相比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比如,這是航天員首次從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首次登上小機械臂、首次在問天實驗艙外進行自主移動,並且要完成五大項、八個安裝步驟的工作,可以說流程複雜、任務艱鉅。
8樓:精衛填海
航天員劉伯明成功開啟天和核心艙節點艙出艙艙門,劉伯明、湯洪波身著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液告「飛天」艙外航天服,先後成功出艙。 這次出艙是08年神舟七號任務後近13年後的首次出艙,和當年僅持續幾十分鐘的驗證性出艙可以說是天差地別!這次出艙長達數小時,且算是應用型eva,是在艙外進行數小時的活動完成真實的構造任務的。
和航天員一起欣賞下我們美麗的地球吧!完成全景攝像機抬公升賣明作業後,劉伯明把自己的頭盔相機埋運對準地球並解說:「現在有白雲朵朵,還有成片的,像海洋一樣的畫面。
現在,跟隨我的步伐,一起自由地飛翔吧。」
經過約7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密切協同,圓滿完成出艙活動期間全部既定任務,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艙,標誌著我國空間站階段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9樓:廖惜文
中國第一位進行出艙活動的航天員:翟御李志剛。2008年9月25日,中國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乘坐神舟七號飛船前往太空。
27日16時43分24秒,翟志剛開始出艙,16時45分17秒,在太空邁出第一步,16點59分,結束出艙活動,返回軌道艙。28日,神舟七號任務乘組成鎮雀遲功返回地球。翟志剛成為第一位進行太空漫步的中國航天員,也是世界上第354個出艙行走的航天員歲隱。
中國空間站6個艙段是什麼意思
月日時許,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航天員費俊龍 鄧清明 張陸乘坐飛船進入太空。隨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順利與 t 字構型中國空間站交會對接,組成中國空間站前所未有的艙段組合體結構,名航天員首次同時在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中國空間站對接後,空間站會用電緊張嗎?針對中國空間站的後續運營,神舟飛船如...
國際空間站有哪些艙段
16國全力打造國際空間站 2010年將基本建成 國際空間站是當代規模最大的航天工程,也是涉及國家最多的大型國際航天合作專案。它的建設工作一直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但是由於耗資巨大 用途有限,國際空間站屢遭反對,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格里芬表示,建造國際空間站是戰略性決策失誤,不如月球基地用途廣。因此近期修...
太空空間站沒有支腿怎麼搭建
不用支碰春腿的,用運載火箭。空間站是用運載火箭把空間站的艙段和裝置 配件等送笑滾耐上太空的,到達軌道後進行組裝連線,一般是 公里高度的軌道,空間站以每秒公里的速度圍繞地備頃球, 分鐘 軌道高度不同 即可繞地球一圈,空間站安裝有火箭發動機 和燃料箱 定期調控用以維持空間站的軌道高度與速度。空間站怎麼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