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元宵為什麼是鬧,為何叫鬧元宵,鬧是什麼含義?

2023-06-19 01:40:12 字數 3822 閱讀 5231

1樓:皇漪

因為鬧元宵的「鬧」有祛邪、祈福的目的,而且不「鬧」就沒有了過節的氣氛。元宵節也因此成為「中國年」的一場「壓軸大戲」,「鬧一鬧」才算圓滿。

元宵節其實指的是每年新春的第乙個月圓之夜,中國人素來都有「鬧元宵」的傳統。古人便有「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的詩句來形容元宵節的熱鬧。在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喜慶熱鬧場面,張燈結綵,擺宴搭台,焚香放炮,舞龍戲獅……上演著各種傳統戲碼,有些地方的人們甚至還會通宵無眠,一直玩到正月十六的早上才算結束。

2樓:柿子

俗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從古至今體現的就是乙個「鬧」字,而且是晚上的「鬧」,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從語言學來看,「鬧」,首先意味著一種主動性,是人們有意識地做出的某種行為,並希望藉此達到某種目的或者某種程度上的自我滿足。從文化學來看,「鬧」是一種社會公眾行為,乙個人的行為舉止不足以形成「鬧」的局面。

為何叫鬧元宵,鬧是什麼含義?

3樓:萌探小清新

鬧元宵。我的收藏。

nào yuán xiāo ]

釋義。大家還在搜。

基礎釋義。民間風俗。農曆正月十五,擊鼓鳴鑼,通宵張燈,供人玩賞。相傳始於 漢,後世相沿不衰,內容更豐富。是夕吃喝玩賞,熱鬧非凡,故稱「鬧元宵」。

詳細釋義。民間風俗。農曆正月十五,擊鼓鳴鑼,通宵張燈,供人玩賞。相傳始於 漢 ,後世相沿不衰,內容更豐富。是夕吃喝玩賞,熱鬧非凡,故稱「鬧元宵」。

元 王德信 《北西廂記·齋壇鬧會》:「老的少的,村的俏的,沒顛沒倒,勝似鬧元宵。」 李瑛 《正月十五》詩:

正月十五春風高,家家鬧元宵。」 袁鷹 《一聲繡金匾》:「正月裡鬧元宵,金匾繡開了。

參見「 元宵 」。

4樓:清晨在雲端

元宵節的喧鬧之聲有兩種,一是以鑼鼓為主的響器聲,沒有鑼鼓或鑼鼓不夠用時,人們也用其他能發聲的器皿代替,如湖北孝感有「正月半,敲鐵罐」的諺語。二是歌舞遊樂的人聲,元宵節是民間歌舞演出日,除舞龍舞獅外,中國南北方都有演鄉村戲劇的傳統,北方的秧歌戲,南方的花鼓戲、採茶戲都是常演的劇目。東北地區將鄉民化妝作劇,稱為「太平歌」,河南及兩湖(湖南、湖北)地區稱為「妝故事」。

為什麼要鬧元宵

5樓:year我不餓

這個鬧字的由來,有兩段有趣的民間軼事。傳說,古代的元宵節,叫做 「金吾不禁夜 ,星橋鐵鎖開」 ,在這一夜,皇帝 「與民同樂」 ,老百姓可以肆無忌憚地大鬧特鬧,前三後四,一共七天七夜,不受拘束。所以叫做鬧元宵。

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從古至今體現的就是乙個「鬧」字,而且是晚上的「鬧」。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

元宵,又叫「湯圓」、「水圓」、「湯糰」等。宋人陳元靚寫的《歲時廣記》稱它為「元子」;《幹淳歲時記》稱它為「乳糖元子」;《大明一統御》稱它為「糖元」;《武林舊事》稱它為「糰子」。儘管各地元宵樣式繁多,風味各異,但都有團圓的寓意,深受人們的喜愛。

6樓:陽城幹部

一年中第乙個月圓夜,慶祝的意思……

什麼是鬧元宵

7樓:小入戲

鬧元宵是中國節日民俗活動,起源於漢代。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乙個重要節令。 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天官節)﹑中元節(地官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乙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

8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吃湯圓,猜燈謎。

正月十五鬧元宵,為什麼是鬧元宵

9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正月十五日為元宵。

節,民間又稱『正月半』,素有『正月十五鬧元宵』之說。舊時的習俗是:晨起燒香和燒黃元紙敬神,早飯吃圓子,傍晚家家門前張燈結綵。

乙個『鬧』字,道出了元宵節的歡騰、熱烈,也道出了元宵節與其他節日的不同之處。」元宵節「鬧」的方式很多,有張燈、觀燈、猜謎、舞龍、舞獅、扭秧歌、踩高蹺等等。鑼鼓喧天,滿街鼎沸,遊人摩肩接踵,笑逐顏開。

所以有人說,元宵節是中國人的狂歡節。

為什麼過元宵稱為鬧元宵

10樓:鳳之來日長安居

在正月十五這天,大家為了慶祝元宵節,會敲鑼打鼓,通宵點花燈不撤供人賞玩,吃喝玩樂的專案特別豐富,熱鬧非凡,所以叫「鬧元宵」。

鬧元宵是中國的民俗活動,正月是「元月」,晚上叫「宵」,所以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或者「上元節」。到這一天過年才能說是接近尾聲,所以在這個節日裡大家為了歡送新年會進行再一次的大狂歡。

正月十五的白天開始,大街上就會有舞龍燈、耍獅子、扭秧歌、、劃旱船等活動,配合著鑼鼓喧天,整個氣氛都很喜慶。大家會準備元宵節晚上要吃的湯圓和燈會上要提的燈籠,到了晚上,掌燈時分,元宵節最具特色的燈會就開始了。

一般人們會在家裡先掛幾盞燈籠呼應節日氣氛,大街小巷張燈結綵,「燈火滿市井」的景象非常壯觀。在燈會上還有猜燈謎的活動,將燈謎寫在流光溢彩的燈籠上讓人猜的做法源於宋代,此後一直是元宵燈會上長盛不衰的娛樂專案。

除了這些,一些地區還流行著元宵節走百病、迎紫姑、祭門祭戶等習俗,整個元宵節是忙碌又歡樂的一天,所以民間稱過元宵為「鬧元宵」。

正月十五鬧元宵的由來,正月十五鬧花燈的來歷是什麼?

鬧元宵是中國節日民俗活動,起源於漢代。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 宵 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 上元節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

朱自清的春中可以把鬧換成叫嘛,為什麼

鬧 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桃兒杏兒梨兒 在春天綻放,生動形象地體現了春天的熱鬧的,生機勃勃的景象,表現了作者對這番景象和對春天的無限喜愛。叫 就缺少了這乙份生動。朱自清的春中鬧是什麼意思 使蜜蜂人格化了,更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蜜蜂的頑皮和花下熱鬧的場面,和作者對花的喜愛之情 不僅寫出了蜜蜂的叫聲,還寫出了...

隋煬帝為什麼是給元宵節寫詩的第一人

隋煬帝楊廣 569年 618年4月11日 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人 今陝西華陰 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 1 隋朝第二位皇帝。生於大興,2 開皇元年 581年 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 600年 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 604年 七月繼位。在位期間開創科舉制度,修隋朝大運河 3 營建東都 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