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裡面是什麼,地球的中間是什麼

2022-12-20 02:31:22 字數 5112 閱讀 8136

1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內部具有同心球層的分層結構,各層的物質組成和物理性質都有變化。地球內部是不能直接觀測的,所以有關地球內部的知識多是間接得來的。例如,根據天文學得)知的地球質量和大地測量所得的地球形狀和大小,可以計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

5克/厘公尺3。但是,地表物質的密度小於 2.7 克/厘公尺3 ;因此可以推知地球內部物質的密度要比5.

5克/厘公尺3為大。根據隕石有石隕石和鐵隕石之分,又由於地球有明顯的內源磁場,因此可以推斷地球內部有乙個鐵質的地核。主要根據**波在地球內部傳播所顯示出來的各種跡象,證明地球內部可大致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 3 )個組成部分。

地殼 地球球層結構的最外層。大陸地殼的厚度一般為35~ 45千公尺 ,喜馬拉雅山區的地殼厚度可達 70 ~ 80 千公尺。2023年a.

莫霍洛維奇根據近震**波走時確認地殼下介面的存在 ,在此介面以下**縱波的速度由平均 5.6 千公尺 /秒突然增至7.8 千公尺/秒。

這個分介面後人稱之為莫霍介面。大陸地殼一般分為上地殼和下地殼,上地殼較硬,是主要承受應力和易發生**的層位 ,下 地殼較軟 。海 洋 地殼較薄,一般只有一層,且比大陸地殼均勻。

地幔 地殼和地核之間的中間層。平均厚度為 2800 余千公尺。2023年,b.

古登堡根據**波走時測定地核和地幔之間的分介面深度為2900千公尺,這個數值相當準確,與新近算得的數值只差15千公尺。地幔又分為上地幔( 350千公尺深度以上)和下地幔。上地幔中存在乙個**波的低速層,低速層之上為相對堅硬的上地幔的頂部。

通常把上地幔頂部與地殼合稱岩石圈。全球的岩石圈板塊組成了地球最外層的構造,地球表層的構造運動主要在岩石圈的範圍內進行。

關於地殼均衡的研究認為,巖 石圈下 面有乙個物質層,其強度較小 ,容許緩慢變形和在水平方向流動。2023年,j.巴勒爾稱這個物質層為軟流圈。

軟流圈概念和**學中的地幔低速層概念似乎指的是同乙個物件,很多人把它們等同起來。板塊大地構造學說認為,岩石圈板塊漂浮在軟流圈之上,可以作大規模的水平向移動。

地核 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鐵 、 鎳元素組成 ,半徑為3480千公尺 。1936 年 ,i.萊曼根據通過地核的**縱波走時,提出地核內還有乙個分介面,將地核分為外地核和內地核兩部分。

由於外地核不能讓橫波通過,因此推斷外地核的物質狀態為液態。

2樓:依然凝紫or冰藍

你這個問題問的太大了,我在此僅僅做簡要的回答,望採納。地球主要是由岩石組成,並根據**波在不同深度下的不同速度分為很多層,即所謂的圈層構造。那些位於地球最外層沒有固結成岩的部分叫做第四紀。

籠統的說,地球的圈層構造主要分為三大塊,從上到下依次為地殼、地幔和地核。簡單地說,每一圈層中的岩石種類是不同的,從地表到地心岩石密度是依次增大的,這個很好理解(重力分異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地核部分分為兩層,核心和外核。

現在普遍認為外核為液態,其原因是在外核中觀測不到**波中的橫波(剪下波),但是外核是否真的是液態還需要進一步科學觀測來考證。這僅僅是本人的粗略回答,如果你感興趣,請閱讀一下普通地質學的教材。

地球的中間是什麼

3樓:帥氣的小宇宙

地球的中間是地心(地核),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

地心,是地核的俗稱,是指地球的中心部分,半徑約3480千公尺,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其物理性質與周圍的地幔和地殼有明顯的不同。地球質心的簡稱。

地球參考係的原點定義在包括固體地球、大氣和海洋的共同質量中心。地心又分為內地心與外地心兩部份。

4樓:beyond成長進步

地球的核心是 地核。從下地幔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地球核心部位,距離約為3473千公尺。據科學觀測分析,地核分為外地核、過渡層和內地核三個層次。

地核內部不僅壓力大,而且溫度也很高,估計可高達2000-5000℃,物質的密度平均在10-16克/厘公尺之間。在這種高溫、高壓和高密度的情況下,我們平常所說的"固態"或"液態"概念,已經不適用了。因為地核內的物質既具有鋼鐵那樣的"鋼性",又具有像白蠟、瀝青那樣的"柔性"(可塑性)。

這種物質不僅比鋼鐵還堅硬十幾倍,而且還能慢慢變形而不會斷裂。

5樓:匿名使用者

是岩漿,再往深處就是地核

6樓:嗨批怕死的

地核,溶漿,溫度很高

7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人類生活的地球,是乙個巨大的球體,它的內部究竟是什麼樣的呢?研究結果表明,地球內部可以分成好幾個同心圈層。粗略地看,它大致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又稱「中間層」)、地核三個圈層。

地殼是地球外部的一層堅硬外殼。它由各種岩石組成,上部主要由花崗岩類的岩石組成,而下部由主要由玄武或輝長岩石組成。地殼的平均厚度為33千公尺,但各地並非一樣,一般大陸比海洋厚高山比平原厚。

大陸地區的地殼厚度一般為35千公尺,大洋地區卻只有5千公尺至10千公尺。

地幔介地殼和地核之間,可分為兩層。上層(即上地幔)離地面33千公尺至900千公尺,物質成分除矽、氧外,鐵、鎂顯著增加,鋁則退居次位;物質狀態為固態結晶質,但具有較大的可塑性。下層(即下地幔)離地面900千公尺至2 900千公尺,物質成分除矽酸鹽外,金屬氧化物與硫化物顯著增加,地幔物質常處於熔岩狀態,成為岩漿的發源地。

地核是指地幔以下到地球核心部分。地球中心壓力可達350萬個大氣壓,溫度約為3 000~5 000℃,在這樣的高溫高壓下,地球中心的物質,已不能用我們熟悉的「固態」或「液態」來表示,它可能是一種人們還不熟悉的物質狀態。這種物質的特點是在高溫高壓長期作用下,猶如樹脂和蠟一樣具有可塑性;但對於短時間的作用力來說,卻比鋼鐵還要堅硬。

但是,關於地核伯物質組成,科學界尚有不同的爭論,有待於人們進一步去研究、探索

地球內部到底是什麼樣子

8樓:河傳楊穎

地球內部樣子如下圖:

地球內部包含:

1、地殼

地殼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體外殼,地殼的厚度是不均勻的,地殼平均厚度約17千公尺,大陸部分平均厚度約33千公尺,高山、平原地區(如青藏高原)地殼厚度可達60~70千公尺;海洋地殼較薄,平均厚度約6千公尺。

2、地幔

地幔是介於地表和地核之間的中間層,厚度將近2900千公尺。主要由緻密的造岩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它的物質組成具有過渡性。

靠近地殼部分,主要是矽酸鹽類的物質;靠近地核部分,則同地核的組成物質比較接近,主要是鐵、鎳金屬氧化物。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

3、地核

地核又稱鐵鎳核心,其物質組成以鐵、鎳為主,又分為核心和外核。核心的頂介面距地表約5100公里,約占地核直徑的1/3,可能是固態的,其密度為10.5—15.

5克/立方厘公尺。外核的頂介面距地表2900公里,可能是液態的,其密度為9—11克/立方厘公尺。

地球的誕生與演化

1、地球形成之初是乙個由岩漿組成的熾熱的球,後來地表的溫度不斷下降,固態的地核逐漸形成。密度大的物質向地心移動,密度小的物質浮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乙個表面主要由岩石組成的地球。

2、太古宙、元古宙時期,地球自向外釋放能量,由高溫岩漿不斷噴發釋放的水蒸氣,二氧化碳等氣體構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氣層---原始大氣。隨著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再匯聚成雨水落入地表,形成了原始海洋。

3、顯生宙時期,其時限由543ma至今,這一時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質演化十分迅速,地質作用豐富多彩。

9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內部結構是:三個同心球層:地核、地幔和地殼。

地 殼:為地球表面固態物質.

地殼下面是地球的中間層,叫做"地幔",厚度約2865公里,主要由緻密的造岩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

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的平均厚度約3400公里。地核還可分為外地核、過渡層和內地核三層,外地核厚度約2080公里,物質大致成液態,可流動;過渡層的厚度約140公里;內地核是乙個半徑為1250公里的球心,物質大概是固態的,主要由鐵、鎳等金屬元素構成。地核的溫度和壓力都很高,估計溫度在5000℃以上,壓力達1.

32億千帕以上,密度為每立方厘公尺13克。

10樓:墨者

地球的核心呈橄欖球狀,南北半徑大於東西半經約40km。核心是地球上放射性物質獲得能量的源泉,也是地磁產生磁力的地方,也是地球產生引力的地方。地核不是我們在地球上所發現的物質,地核能產生強大的引力場,而且它與太陽之間存在斥力,是什麼物質不得而知!

地球內部是什麼東西?未來科學家會不會挖洞,一直挖到地球內部看看,有什麼。

11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內部結構是指地球內部的分層結構。根據**波在地下不同深度傳播速回度的變化,一般將地答球內部分為三個同心球層:地核、地幔和地殼。

我們不能直接鑽入地球內部去觀察,因為那裡溫度太高,壓力太大

地球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在地幔,剩下的大部分在地核;我們所居住的只是整體的乙個小部分.地核可能大多由鐵構成(或鎳/鐵),雖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較輕的物質.地核中心的溫度可能高達7500k,比太陽表面還熱

12樓:一年前

你好,研究結果表明,地球內部可以分成好幾個同心圈層。粗略地看,它大致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又稱「中間層」)、地核三個圈層。

13樓:匿名使用者

我的個人猜想:由於地球自轉強大的離心力和地心引力的作用,地球的很多物質壓縮在中層,最中心可能是空的或液體。目測未來100年內科學家鑽地技術頂多鑽至地球的千分之一,不太可能挖到內部

14樓:電競李三少

科學家用這bai種辦法,已基本摸清地du球內部的結構組zhi成,並根據不dao同深度的理化效能等內,把容地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部分。

地殼,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層。如果說把整個地球比喻為乙個蛋,那麼地殼就相當於蛋殼。地殼主要由岩石組成,各地的厚度不同,高山地區厚些,海洋地區薄些,整個地殼平均厚底約18千公尺(大陸部分平均35千公尺)。

地幔,是地殼和地核之間的中間層,即從地殼向下到約2900千公尺深的地方。它相當於蛋白。地幔主要是由鐵和鎂的矽酸鹽類組成,呈固態狀,但又有可塑性,好像瀝青一樣:

在短時間內,有一定的形狀,但如果放久了,就會變形。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它相當於蛋黃。地核可以分外核和核心兩部分:外核厚約2213千公尺,呈液態狀,由液態鎳鐵組成;核心厚約1300千公尺,呈固態,由固態鎳鐵組成。

在地球的內部,越往深處,溫度越高。在33千公尺處,溫度約有1000℃;在100千公尺深的地幔中,溫度將會公升高到1400℃,而在地心,溫度可高達5000℃。

地球是什麼形狀的,地球是什麼形狀?

祁素花鈕卿 地球不是一個正圓球體,而是兩極略扁赤道凸出的旋轉球體。所謂旋轉橢球體,是由經線圈繞地軸迴轉而成的。所有經線圈都是相等的橢圓,而赤道和所有緯線圈都是正圓。測量上為了處理大地測量的結果,採用與地球大小形狀接近的旋轉橢球體並確定它和大地原點的關係,稱為參考橢球體。十九世紀,經過精密的重力測量和...

地球的中心是什麼啊,地球的中心是什麼?

地球的三部分 地殼,地幔,地核 地球是由外部圈層和內部圈層兩大部分構成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 水圈和生物圈 內部圈層包括地殼 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地殼是內部圈層的最外層,由風化的土層和堅硬的岩石組成,所以地殼也可稱為岩石圈。地殼只佔地球體積的0.5 如果把地幔 地核比作蛋清和蛋黃,那地殼就像蛋殼。地殼...

地球是什麼形狀的

地球的形狀是圓的,質量和引力是決定地球形狀的兩個特徵。實際上,這些特徵是相互關聯的。質量吸引其他質量,從而產生我們稱之為引力的力。較小的物體,如汽車或房屋,具有微小的引力。整個地球的質量是巨大的,而且確實是不斷增加的。科學家推測在大約46億年前,太陽系是一團塵埃和氣體。當引力將物質拉入其自身時,它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