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滅亡前夕,閻宇被召回成都救駕,留羅憲守城,後來閻宇為什麼消失不見了

2022-12-12 13:40:58 字數 1533 閱讀 5115

1樓:

蜀國滅亡時東吳在派兵營救蜀國。

曹魏準備消滅蜀漢時,東吳卻視而不救,反而趁勢打劫,這又為何當時魏國派遣鄧艾繞過綿竹關,從側面直插蜀國大本營成都。劉禪見此情況,十分慌張,立刻派諸葛瞻前去抵擋鄧艾大軍。

再者,第一時間派使者到東吳求救,東吳最終還是答應相助,但很勉強,出兵速度也很緩慢,派無名小將孫異領兵前去救蜀國。

但是東吳的援軍行兵速度實在悠閒,還沒有走到永安,劉禪就已經扛不下去了,直接宣佈投降,蜀國就這樣被滅了。而此時的東吳反而很高興,似乎就在等待著蜀漢滅亡的訊息。吳軍行兵開始加快,企圖一舉拿下永安。

2樓:夢風兒

根據《三國志 孫休傳》及《三國志 霍戈傳》注引《襄陽記》記載,魏發動滅蜀之役後,蜀漢都督巴東的右大將軍閻宇被召回,閻宇留二千人命令巴東太守羅憲守永安。蜀向吳告急後,吳將丁奉進攻壽春,丁封、孫異救蜀,留平、施績駐南郡為機動。後來吳軍聽說蜀漢投降,以救援之名行襲擊羅憲之實,羅憲對這樣見利忘義的行徑極為憤慨:

“趁火打劫,這就是你們的道義?何況你們還能撐幾天?我決不做東吳的俘虜!

”隨後他激勵將士堅守頑抗。 不久後鍾會鄧艾相繼兵敗身死,東吳見到益州出現權力真空而再起吞併西蜀的野心,連身上的羊皮都扔掉後派撫軍將軍步協西上,直接要攻拔羅憲這個絆腳石。羅憲知道勢單力孤,反過來派參軍突圍向魏國的安東將軍陳騫求救,併力戰擊退東吳的"侵略"。

兵敗後的吳人大怒,派出王牌鎮軍將軍陸抗(陸遜子)增兵三萬圍攻,直到六個月後司馬昭派遣荊州刺史胡烈攻西陵救羅憲時吳軍才撤走。 可見,羅憲守軍只有兩千,不是重兵,而東吳的"盟友"關係根本靠不住。這個問題其實好理解,兵敗國破的劉禪又憑什麼繼續和東吳稱兄道弟?

羅憲是怎麼用兩千士兵擋住陸抗的三萬大軍的

3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魏景元五年(264年),原蜀將羅憲為魏堅守永安(巴東郡治,今四川奉節)東抗吳的作戰。 [ **鐵血社群 http://bbs.

tiexue.net/ ]蜀巴東太守羅憲曾奉後主劉禪之命,率5000餘人鎮守永安。是年三月,魏滅蜀(參見魏滅蜀之戰),成都陷落的訊息傳到永安,軍民震恐,羅憲為穩固軍心,殺傳播訊息的人。

不久,接到劉禪降魏的親筆詔令,羅憲遂率部移駐都亭(永安城外驛站),準備向魏投降。此時,吳帝孫休獲悉蜀亡,即令吳軍西進,聲言援蜀,實欲趁機襲取巴東。羅憲對東吳此舉十分氣憤,下令整軍備戰,防禦東吳。

東吳為儘快佔領東巴,派撫軍將軍步協率大軍進攻永安。羅憲兵力薄弱,形勢危急,即派參軍楊宗突圍北上,向魏安東將軍陳騫求援,並把文武**的印綬呈獻司馬昭。吳將步協急攻永安,被羅憲擊敗,吳主大怒增派駐守西陵(今湖北宜昌)的鎮軍將軍陸抗率兵3萬會攻永安。

羅憲據城堅守,吳軍圍攻6個月不下,魏援兵仍未到,永安城中軍民處境更加艱難。有人勸羅憲棄城突圍,但他決心堅守到底,與守城軍民共存亡。魏將陳騫將永安告急報告司馬昭,司馬昭令荊州刺史胡烈率兵2萬進攻東吳的西陵,以解永安之圍。

七月,吳軍因久攻永安不克,西陵又遭魏軍攻擊,被迫從永安撤軍。隨後,司馬昭任命羅憲為巴東太守、陵江將軍,封萬年侯,繼續統兵駐守永安。 此戰,羅憲困守孤城,司馬昭採取“圍魏救趙”的戰術,不直援永安,而趁虛襲擊吳軍後方西陵,迫東吳退兵。

戰國時期齊國在被秦國滅亡前夕還有多少軍隊

末代齊王田建時代齊國大約100萬甲士。齊國有帶甲之士百萬,車千乘,總兵力與秦楚兩大國相當。齊國國都邯鄲有戶口7萬戶 齊王田建時期 平均每戶出三個甲士,就21萬。加上博陽郡 後改稱濟南郡 濟北郡 膠東郡 膠西郡 琅邪郡 城陽郡六郡。每個郡都能集結10萬人以上的軍隊 早在齊宣王時代,齊國就有帶甲之士數十...

蜀漢滅亡的根本原因,三國時期,蜀國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蜀漢滅亡的原因很多。首先,長期的戰爭消耗。在東吳奪取荊州之後,蜀漢幾乎是用四川一省的力量抵禦曹魏,諸葛亮六出祁山,八定中原,諸葛亮死後姜維又用兵無度,以一隅敵全國,可想而知消耗有多大。其次,蜀漢人民長期遭受戰亂和剝削,產生了厭戰情緒。荊州失去之後,蜀漢失去了魚公尺之鄉,也失去了出產貨幣的銅山,為了維...

蜀國滅亡,劉禪被封為安樂公,為什麼關羽的子孫卻被誅滅全族

龐會封侯,從軍作戰後,一直立志要為父報仇,一雪前恥。而公元263年,其跟隨魏國將領鍾會舉兵伐蜀,而且輕易的就將蜀國滅亡,而且之後主將鍾會,鄧艾先後被殺,姜維也圖謀復國。據說先鋒將軍龐德出征時是抬著棺材的,誓死要斬殺關羽!關羽斬殺龐德,生擒于禁,威震華夏,當時曹操是一片恐慌,很多人都有投降畏敵之念,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