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禮拜發願詞怎麼說,佛教發願文如何寫?

2022-11-08 15:32:01 字數 6638 閱讀 3778

1樓:潛川如斯

正確的發願是:「念念為人而不為己!」,說得更淺顯易懂一點就是,如果您僅僅發願為自己,譬如「佛祖保佑我長命百歲」這樣的願望,往往未必能實現,佛菩薩在當下就起不了什麼作用,他只是為你種下了善根,埋下了與佛結緣的種子,等你「苦海無邊 回頭是岸」呢!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譬如你種地,你春天灑下種子以後就什麼都不做,不再除草施肥澆水,只是一味祈求佛菩薩保佑今年秋天大豐收,你覺得這個願望會實現嗎?可見,唯有「發下大願+努力按照大願去做+祈求佛菩薩加持」三合一的時候,我們才能更好更快的實現自己的大願呢!

2樓:8萬4千法門

當然是發願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今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啊。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觀音代表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大勢至代表智慧型,代表理智。慈悲一定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才具足真實功德,如果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就壞了。

大家都知道,所謂「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普度一切眾生。可是佛門也流出一句話,「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原因在**?慈悲、方便要失去理性,就是禍害,就是下流了,叫濫慈悲。

所以你在佛門求願,惡願、自私自利的願,沒有感應,佛菩薩知道,不會幫助你,不會成就你。所發是善願,凡是幫助眾生,沒有自私的意念,沒有私人利益,感應就非常明顯。

本文節錄自1992【無量壽經】40集

佛教發願文如何寫?

3樓:神馬實業

佛菩薩是看你的心願,不是看形式,用真誠心去寫,和佛菩薩表白就可以了。另外,發了願以後最重要是要做到,否則發願文寫得再好也沒用。 具體寫法可以參照上面鳳停居士的建議。

4樓:匿名使用者

發願文就是你所想的,你的願力是怎樣,說清楚明白就可以。

佛教術語

5樓:匿名使用者

「般若波羅蜜多」是佛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一句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菩提一)梵語bodhi,巴利語同。意譯覺、智、知、道。廣義而言,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盤之智慧型。

即佛、緣覺、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覺智。此三種菩提中,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作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遍智、無上正真道、無上菩提。

有關佛之菩提,據大智度論卷五十三載,有五種:(一)發心菩提,謂十信菩薩發心求菩提,其心則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謂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階位之菩薩行諸波羅蜜,制伏煩惱,降伏其心。

(三)明心菩提,謂登地菩薩了悟諸法實相畢竟清淨,即所謂般若波羅蜜相。(四)出到菩提,謂第八不動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雲地等三階位之菩薩,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亦不執著般若波羅蜜,滅除繫縛之煩惱,出離三界,到薩婆若(一切智),故稱出到菩提。(五)無上菩提,謂等覺妙覺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覺智。

以上合稱五種菩提。又法華經論捲下於佛之法、報、應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報佛菩提(報身菩提)與應佛菩提(應身菩提)等三種菩提。大乘義章卷十八區分無上菩提為方便菩提與性淨菩提兩種。

此外,三菩提亦為天台宗之十種三法之一,即:(一)實相菩提,又作無上菩提。悟實相理之真性菩提。

(二)實智菩提,又作清淨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型。(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

悟自在教化眾生之作用。上之三者與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無別。

據往生淨土論載,遠離:(一)執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眾生得安穩,(三)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種與菩提門相違之法。稱為三遠離心或三種離菩提障。

同書又列舉三清淨心:(一)不為自己求安樂(無染清淨心),(二)除眾生苦而令其安樂(安清淨心),(三)令眾生赴菩提而予其永遠之樂(樂清淨心)。是為三種隨順菩提門法之心。

以上皆須依賴智慧型、慈悲、方便等三門始可令遠離或生起。

又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稱作菩提薩埵,略稱菩薩。求無上菩提之心,稱作無上菩提心、無上道意或菩提心。順趣菩提三十七種之行品,稱菩提分法。

佛成道之處所,稱為菩提道場、菩提場,其道場樹稱菩提樹。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稱為增上菩提。結講念佛,廣祈眾生增進佛道,稱為菩提講。

檀那所屬之寺院,稱為菩提寺、菩提所。〔菩薩地持經卷三無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經卷二十

二、菩提心經卷

一、舊華嚴經卷三十

八、卷五十

二、新華嚴經卷七

十、維摩經卷上、大寶積經卷

一、卷二十

七、大智度論卷四十

四、成唯識論卷一〕

「色」和「空」

色是看得見的,摸得著的,聽得到的,這樣一些能感受到的東西,是真實存在。現在聽到「色即是空」就不能理解。明明有個風扇在轉,可以看得見,有風吹到自己身上,明明是有,為什麼說是空?

眾生顛倒就在這個地方。風扇是在這裡,但當體即空。它雖在這裡,但它就是空。

不但佛法,科學家愛因斯坦也這樣說:「物質是由於人類的錯覺。」愛因斯坦又說:

「宇宙中的存在只有場。」磁有磁場,電有電場。現在上海交通大學已經證實人體有場,人的身體能形成乙個場,像磁石一樣在空間就成乙個場。

如要把廢鐵拿回來重化,就把收到很多很多廢料用電磁鐵一吸,其中鐵就吸上去了,這樣就把鐵挑出來了,為什麼能把鐵挑出來?因為有個磁場作用。愛因斯坦曾說:

「宇宙間只有場和物質這兩樣東西。」底下他又補充一句:「實際只有場,物質不過是場裡場強特別高(能量特別強)的地方。

」所以就把目前人類頭腦中,有物質存在的認識給否定了。再看所有的物體,不過是一百多種元素,氫、氧等等,種種的化合而成了千變萬化的種種物質。一切原子不過是帶負電的電子、帶正電的質子、還有中子所形成的。

所有這些顆粒都帶有二重性,一重是波動性,聲音有聲波,光線有光波,無線電有無線電波。所以無線電、電視,我們為什麼能收到?就是通過電磁波,發射台把攜帶節目的電磁波輸送到我們這裡,就在我們這一小間房子裡,我們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節目,都是電磁波的作用。

波你抓不著,看不見,聞不著,一點物質性都沒有,但是有很大的作用。它把千萬裡外的足球決賽讓你看見了。另外一重是顆粒性,顆粒性就是說,能量集中的地方稱之為顆粒。

那麼就沒有什麼叫物質的。現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不只是佛教徒的語言,也成了科學家的語言。在高階試驗中,把粒子打破,可以得到比電子小多少萬倍的東西,新的家族,許許多多種類的子,試驗當中,你把它們封起來,有時有些「子」忽然間就沒有了,就變空了,另外有的「子」就是在空之中又可以生出來。

巨集觀世界宇宙也證明,有的天體在崩潰,有的天體在新生。可以從空變成有,也可以從有變成空。所以我們從現代科學來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比過去容易了。

過去我們老認為,它是明明白白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怎麼說它是空?實際它當體就空。這些是木頭,木頭不過是元素,元素不過是電子、質子、中子。

電子、質子、中子,不過是二重性,二重性就是波動和能量,沒有什麼叫木頭。木頭就沒有了,木頭空了。這個是金屬,金屬還是一樣,它不過是電子、質子、中子,它有二重性,波動和能量,這個金屬的概念也沒有了。

所以現代的第一流的大科學家,他們在研究佛法,一種是想從佛法中對科研的方向找到一點啟示,再一種就是他們在試驗中觀察到的一些新的現象,他們認為不可思議,已經突破科學的領域,科學已有的規律對現在科學試驗所發生的現象解釋不了,他們想從佛經上找到一些啟發,以求得解釋。這是乙個嶄新的形勢,所以我常說:這是世界文化大飛躍的前夕。

同時,電腦的發明解放了人腦的勞動。過去瓦特發明了蒸氣機可以代替人的體力,起了工業革命。現在電腦可以代替人的腦力,電腦可以替你查資料,給你計算,我寫了一部書,簡體字翻成繁體字,很麻煩,通過電腦去翻就會很快,電腦代替人的腦力勞動,人就可以做別的事情。

這是乙個很偉大的時代。

我們還回到「色即是空」上,這個地方從科學上說,東西根本就是波動和作用。能量就是作用,不是什麼都沒有,有這種動。再做個比方,這個試驗誰都可以做,今天晚上回到家裡,你把電燈都關了,你點一枝香,你把香拿來旋轉,就看見乙個亮的圓圈出來了。

你要是按8字形轉,就出現乙個8字。從前演節目,把火棒點起來,可以出現各種花,**有這些東西?可是你看到這些東西。

實實在在就是乙個點著了的香頭,乙個點,它在動。所以佛說這一切物質如旋火輪,乙個火在旋轉,成了乙個輪子。實際上沒有這個輪子。

所以只是乙個東西的動相。現在我們全是動相,我們不要以為桌子是在靜止,桌子的每乙個每乙個小原子通通都在動,原子中的電子在亂動,忙亂極了在那兒動。桌子本體也在動,我們人呢?

你我也在動,有句詩:「坐地日行八萬里。」人坐在地上,地球在轉,轉一圈八萬多裡,你在動,桌子也動,一天轉八萬里,都在動。

地球自轉一圈八萬多裡,而且地球圍著太陽也在轉。太陽圍著它的中心也在轉,這個中心也要圍著它的中心在轉,到哪個中心找到頭,不知道。實際是不可窮盡的,一切都在動,本來沒有東西,只是動,動中感覺有。

一根香一動就出來圈了,沒有這個圈,這是一種錯覺,認為它是個圈。這就能解釋「色即是空」。

再說,所謂這一切東西都是因緣而生,有種種條件,這些條件湊出來的,就形成這麼個東西。例如水因風在吹動,水面上產生了波。波就因有水有風而出現的,它沒有固定的「自性」。

風停波息,波又回覆成水。這個譬喻說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水代表第一義空、中道和本有的妙明真心。

波代表色。從水中生出了波,說明「空即是色」,波又回歸於水,說明「色即是空」。

「色即是空」四句為什麼要重複,有個說明:第一句是對凡夫說的。因為凡夫執著這些物質的東西是實有,所以告訴你是空。

破除你這樣乙個執著。小乘證了空,他就執著空,空成了你執著的東西,空也就同於色,故說「空即是色」。第

三、四兩句,兩者完全是一味的,是對菩薩。菩薩本來如此。這一切本來是不二的,所以「維摩詰經」直指不二法門。

我們把色跟空看成是對立的兩個東西,是色便不能是空,是空就不能是色,這是形式邏輯。菩薩是圓融無礙、色空不二。

色所產生的東西既然是空,眼睛所接受的也都是空,接受也就不存在了,所引起的想當然也是虛妄的,於是表示思想遷流的行蘊也是虛妄的,那些了別當然也是虛妄的。「色」字一破,下面的就都破了。所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是乙個精簡的筆法,否則每個都有四句: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異空,空不異受。一直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識不異空,空不異識。

「亦復如是」概括了好多文字。

「舍利子」

所謂 舍利子 為個人修行成就之結晶,原來 舍利子 稱為 舍利 ,後來才稱為 (舍利子) .舍利 原是印度語譯為(設立羅)....等各種不一之名稱,其意義為(遺留物)或(靈骨) 舍利子不完全經由火化而得。

舍利子的形成和做善事沒有關係,主要是和生活習慣有關係,但是你做善事會長壽,這很重要.長期使用某一種食物,其中的某些元素在體內出現沉積,火化的時候受熱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結晶。

舍利子印度話叫做馱都,也叫設利羅,譯成中文叫靈骨、身骨、遺身。是乙個人往生,經過火葬後所留下的結晶體。不過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頭是完全不同的。

它的形狀千變萬化,有圓形、橢圓形,有成蓮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薩狀;它的顏色有白、黑、綠、紅的,也有各種顏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瑪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鑽石一般。

白色的舍利子是骨骼的,黑色舍利子是屬於頭髮的,紅色的舍利子是肌肉的,也有綠色或五色班斕的舍利子。

經上說,舍利子是乙個人透過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願力,所得來的,它十分稀有、寶貴。像佛陀涅盤後,所燒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當時有八個國王爭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分舍利,他們將佛的舍利帶回自己的國家,且興建寶塔,http://wolaogong.

com 以讓百姓瞻仰、禮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後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國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

一、印光、太虛、章嘉等大師們,他們都留下相當數量的舍利。

舍利的種類,一般分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全身舍利是不需經過火葬,而全身不會腐爛,這種就叫做全身舍利,也叫肉身菩薩;碎身舍利,則是火葬後的遺骨。但也有一些舍利不是由人體變成的,如從天上、地下跑出來,或由油燈裡生出,或由花朵生出的,還有一種是誠心供奉禮拜求得,舍利之中再生出舍利子的。

而在《浴佛功德經》將舍利分為:

一、生身舍利,又稱身骨舍利,是佛的遺骨;

二、是法身舍利,又稱法頌舍利,是指佛所遺的教法、戒律。

舍利[梵sarīra;buddhist relics] 又作「舍利子」。意為屍體或身骨,佛教稱釋迦牟尼遺體火焚後結成的珠狀物。後來也指高僧火化剩下的骨燼。

舍利子的各種現象都表明不可能是結石,結石主要成分是鈣質或金屬鹽沉積,形態和水垢相似,也很易碎,這些東西在高溫下都會變成粉末狀的的氧化物.。結石病人數以千萬,但只有修行者才會有舍利子。大德的舌頭,心等沒有骨質的軟組織也可火化不壞形成舍利子.

連念佛鸚鵡的舌頭也能成舍利。何況體內結石數量及其小,否則會危及生命,但是有時候出現舍利子的數量極其驚人,而且色彩和形態各異。

有的舍利子硬度極高,用鐵鎚敲打都錘砧俱陷,而絲毫無損。並不是常年吃齋和尚才會有,僅僅皈依一年往生的在家居士,焚化後遺骨上也出現了舍利子。

當然,也有一部分所謂的"舍利"確實是沒有完全燒化的骨質和牙齒,但結石是不可能經受焚化後成為"舍利"的。有些人用科學的名義把舍利子解釋成結石,其實這種欺騙公眾的做法,這些所謂的科學其實是"偽科學"。

有的舍利子硬度極高,用鐵鎚敲打都錘砧俱陷,而絲毫無損。有的舍利還會長大、生小舍利,等等等等,這些豈是現代科學所能臆測的?

佛教怎麼說宇宙起源,佛教對宇宙起源的解釋

佛教對於宇宙起源有自己的見解。對於佛教中的許多觀點,應該努力探索和發展科學技術,然後予以映正。事實上,佛教對於巨集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描述,與現在的科學技術發展並不衝突,反而得到驗證。第一,不要一提佛教就用 唯心 佛學真理遠超唯心或者唯物。第二,也不要把佛法降低檔次,變成乙個單純的道德學說,佛教中有一...

佛教禪宗說的疑情一發是怎麼回事

聽說過數學家陳景潤吧?陳老在研究數學的時候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撞到電線桿還要說聲 對不起。這個就是數學家對數學的發起疑情,禪宗的也與其相類,只不過乙個是對數學發起了疑情,乙個是對生命的真諦發起了疑情!所謂疑情,就是疑問的心情,要時時刻刻在這個境界裡面,才有開悟的可能,這就是古人講的思之不掇,鬼神通之...

佛教說行善積德,如果自己沒有怎麼給予別人

怎麼會沒有呢?你可以給他人乙個微笑,原諒他人的過失,孝養父母尊長,或者順便扶老人小孩過馬路,為迷路人指明方向,給飢渴的人一杯水,施捨小動物一點兒食物,順路把馬路上的尖石除去,或做義工,或清浩公共區域 行善積德,最重要的是自己當下這顆善心 有力所能及的便幫一把,這於佛教無干。自身難保就不要管別人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