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獨特民俗文化,中國民俗文化在色彩運用方面有那些特色

2022-07-24 01:53:50 字數 5906 閱讀 1989

1樓:山人兔兔

中國獨特的民俗文化很多,不單單是中國傳統的節日,還包括一些傳統的手藝、代表傳統文化的物品、傳統的習俗等等。可以看看這個鏈結,很全面。

2樓:匿名使用者

元宵節除了一般的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但這些信仰性的活動也隨著日漸城市化的程序而不斷消亡。在古代元宵節「逐老鼠」、「走百病」、「迎紫姑」這三項信仰性的活動已經很難見到了。

正月十五「逐老鼠」

中國古俗中,正月十五還是個逐鼠的日子,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此正月十五逐老鼠,這一習俗也主要盛行於古代南方盛產桑蠶的廣大地區。

本來,正月十五,冬日剛過,立春不久,此時老鼠開始活動,但行動遲緩,正是除鼠的好時機。然而古人迷信,認為老鼠是五穀神,不敢輕易得罪,但又擔憂老鼠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於是只能討好它。

舊時的人們以為正月十五用公尺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一邊放一邊嘴裡還念念有詞,詛咒詛咒老鼠吃了肉粥後再吃蠶寶寶或者莊稼就不得好死。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載:

「世人正月半做粥糜禱之,加肉覆其上,登屋食之。咒曰:登高糜,挾鼠腦,欲來不來,待我三蠶老。

則是為蠶逐鼠矣!」

有些地方還有元宵節照鼠耗的風俗,於逐老鼠的目的一樣。在湖南寧鄉,元宵節晚上人們以香蘸茶油,點燃後插於屋內各個角落,使老鼠不敢出洞耗糧毀物;有的地方還邊插香邊念咒語,把「客蟲」(老鼠)驅逐出屋。《荊楚歲時記》則雲:

「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門戶。先以楊柳插門,隨楊柳所指,仍以酒脯飲食乃至粥插箸而祭之。」其用意亦是以之逐鼠護蠶。

正月十五「走百病」

中國古代一些地方還有正月十五「走百病」的習俗。「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走橋」、「摸燈」等,參與者多為婦女。她們身著白綾衣裳,在正月十五這天結伴相攜,越走水橋,到郊外旅遊,目的就是驅病除災。

其時,走在最前面的婦女舉香開道,其他人緊隨其後,依次過橋,謂之「度厄」。

中國民俗文化在色彩運用方面有那些特色 5

3樓:匿名使用者

色彩是引起共同的審美愉快的、我們最為敏感的形式要素。一件藝術作品的色彩總是具有獨立的欣賞價值。色彩在藝術的表現力上,是最有表現力的要素之一,它的性質直接影響我們的感情。

當我們**一件藝術作品的時候,我們並非必定理性地認識我們假定對其色彩產生感覺的東西,而是對它有一種直接的感情反應。愉悅的色彩節奏與和諧滿足了我們的審美需求。

色彩與民俗的關係歷來至遠至深。色彩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無所不在、無所不透。書法、繪畫、攝影、包括文學創作,都離不開色彩表現與色彩審美。

彝族傳統民俗文化裡面涵蓋了很多色彩的要素。色彩與彝族傳統民俗文化之間相為連里,相得益彰。色彩真實直觀地再現了彝族傳統民俗文化這個物件,並為其創造幻覺空間的效果。

人們通過色彩去感知去再現彝民俗文化的乙個側面或多個側面。彝俗文化為色彩塗抹了綺麗而愧麗的一筆,使色彩在縱深的領域有了新的拓展。

彝族傳統民俗文化包羅永珍,本文試從中提取幾個側面對色彩與其之間的融合做一些分析。

一、從涼山彝族的漆器藝術看彝族傳統民俗文化黑紅黃三原色

漆器在涼山彝語中統稱為「祖古幾達蘇」。距今57代左右,約有2023年的歷史。彝族在歷史上很早就有了被稱作「洛戈」的匠人階層,一代代涼山彝族工匠創造了精美古樸的民具用品,是彝族器物文化的重要構成,其中尤以黑、紅、黃三色漆器最為獨特。

彝人的紅、黃、黑三色的彩繪漆器在彝族傳統文化中獨樹一幟。彝族漆器品種繁多,傳統漆器主要有酒具、餐具、馬具、兵械、法具等20餘種。漆器使用的原材料是用生長在海拔3500公尺以上高寒地帶的優質「紫荊」木材作為胚胎,採用土漆、銀朱、石黃等珍貴天然原料,以傳統手工技藝,經割漆與製漆、胎骨選擇與處理、橫旋木胎、上色與彩繪等數十道工序精製而成。

涼山彝族漆器的紋飾特點自然寫實。紋樣源於自然,來自生活。漆彩繪圖案多為寫意抽象的幾何圖案,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飛禽走獸、花草樹木等,還有底蘊深厚的本土文化和宗教信仰中的人文圖譜等。

其紋飾組合飽滿、乖巧,粗細、疏密兼顧,製作方法有彩繪、雕刻、鑲嵌、堆漆等。

漆器的色彩用彝族傳統的黑、黃、紅三色,莊重的黑色、美麗的黃色、熱情的紅色,構成其有濃郁民族風格的幾何圖案,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黑、紅、黃三色錯綜調配,間隔使用,基調是紅、黃兩色在黑漆底上形成鮮明的冷暖、強弱、明暗的對比。色澤明快艷麗、粗放簡略,花紋清晰,線條流暢,活潑自由,簡練明快,剛勁豪放,典雅莊重古樸,形成一定的空間感,從而產生出和諧的韻律。

漆器所反映的彝人三色崇尚,有著約定俗成的文化象徵意義:黑色表示尊貴和莊重;紅色象徵勇敢和熱情;黃色代表美麗和光明。漆器還與彝族民間信仰有關,如漆器中造型風格突出的鷹爪杯、牛角杯等飲酒器具,其胎骨直接取之於動物體,經磨製彩繪而成,色繹自然古樸。

既反映了涼山彝族先民的圖騰觀念,同時也反映了彝人純樸尚武好勇的民族氣質。

涼山漆器的生產經歷了以阿普傳統生產方式為基礎生產漆器的手工作坊到工廠產品的過程。州本地喜德縣和昭覺縣是漆器生產的主要出產地。工廠生產的產品與村寨傳統方式生產出來的漆器不完全一樣。

村寨的手工產品色澤暗淡、粗糙和帶有民間風味的質地,工廠產品使用有光澤的紅色和黃色塗料描畫圖案,黃色偏重於檸檬色,而不是黃褐色,使得漆器餐具三種色彩的配色對比更加鮮明,發亮光滑,有較好的質感。

二、從涼山彝族的服飾文化看彝族傳統民俗文化中的色彩運用

涼山彝族服飾,多姿多彩,風格獨具。歷史上,由於彝族支系眾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飾區別明顯,樣式色彩各異,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從區域上來看,涼山服飾可分依諾(涼山東部)、聖乍(涼山中西北部)、所地(涼山南部)三個樣式。

涼山彝族服飾文化色彩豐富,用色或大膽炙熱、對比強烈或含蓄優雅、色繹柔和。可以這樣說,繽紛的色彩運用豐富了飽滿了涼山服飾文化,涼山絢麗多姿的服飾文化同時也會色彩的研究與運用提供了另一方舞台。

涼山彝族男孩四五歲時,頭前頂留一塊方形的頭髮,漢語稱其為「天菩薩」。認為它能主宰吉凶禍福,任何人不能觸控、戲弄。成年男子大多頭上纏著青藍色棉布頭帕,頭帕的頭端多裹成一尖錐狀,偏豎於額前左方,漢語名「英雄結」。

男嬰左耳穿孔,稍長即戴耳環。成年男子戴黃色蜜臘大石耳珠,上有紅色小珠相襯,下懸流蘇。頭上有時戴竹製本色小斗笠。

彝族男子上衣一般均為淺藍、深藍、藏青等顏色,多用棉布製作。前襟、項背、袖口挑有各式花紋。依諾、聖乍地區的青年男子上衣飾花,艷麗與女服。

所地地區的男子上衣,以盤扣為裝飾,彩邊扣攀長達10來厘公尺,排列右側,鈕扣為金屬質品,碩大閃亮,盤扣點綴素色服飾。下裝一般為淺藍、深藍、青等顏色,褲腳上扎有花。褲腳的大小跟所在區域緊密相接。

寬可達一二公尺。肩胸斜挎佩帶,佩帶用皮條編成,紅布滾邊襯裡,上鑲白色大小海螺骨片。俗稱英雄帶。

男子常以避邪之物象牙、麝香、野豬牙、虎爪、白熊爪等為胸飾,經過畢摩(巫師)所的符咒布包(紅色或藍色),幾乎則人人皆有。

彝族女童蓄髮以後,梳單辮直於腦後。

八、九歲時,將單辮盤於頭頂四周,辮尾綴以紅色棉線。出嫁時則分梳雙辮,交叉盤壓在頭帕上。聖乍地區女青年戴紅裡青面雙層繡花頭帕。

依諾地區是一二公尺藍布折成數層頂於頭上。所地地區是一長條青布,花線扎邊,折戴頭上。三個地區都是生小孩後將帕換帽。

聖乍、依諾地區換為荷葉形夾帽,所地地區換為竹架青布圓頂帽。也有黑色長布纏頭的。女子未成年前,耳上常掛紅綠珠,大如豌豆,系紅色棉線穿於耳際。

成年或梳雙辮時始戴耳環。耳環為珊瑚、銀泡、石料耳珠,玉、貝、銀耳牌。大都為圓星形。

銀質或銅質的式樣較多。婦女上衣鈄襟、前襟、後項圈和袖口用彩線挑有圖案花紋。領口周圍綴以金器、銀器、珠寶和玉器。

有的飾以盤扣,用彩色絲線纏繞,形狀各異,頗具匠心。婦女多著百褶長裙,用寬布與窄布鑲嵌橫聯而成。童裙以紅、白色為主,或幾色相間,青年以紅、藍、白色相間為主,老年以青、藍色或青藍色相間為主。

所地地區羊毛裙質地柔厚高雅,中部桶狀窄長,紅色,下節藍色細褶均勻齊整,其下橫間以紅、白、黑紅條紋,色調和諧,再下是青色,膝蓋處百褶四散,成喇叭狀。行則褶皺閃動,輕盈飄逸。

彝族男女都外著「察爾瓦」和披氈。「察爾瓦」形似披風,用捻製的粗羊毛線織布縫製而成,一般13幅,每幅寬七八公尺,多染為深藍色也有不染色的純白色。以聖乍地區的最為華麗,邊緣鑲有紅、黃牙邊和青色襯布,下邊吊有30厘公尺長的繩穗。

披氈用兩公斤左右羊毛擀製而成,薄如銅錢,折以6厘公尺寬的皺摺,一般為30至90折,上方用毛繩收為領。多為原色或藍色。「察爾瓦」和披氈是彝族男女老幼必備之服,白天為衣,夜裡為被,擋雨擋雪,寒暑不易。

從服飾色彩來看,一般青年男女服裝色彩鮮豔,喜用紅、黃、綠、橙、粉等對比強烈的顏色,紋樣繁多。中年人服裝的紋樣較青年人為少,使用顏色為天藍、綠、紫、青、白等色,素雅莊重。老年人多用青、藍布,一般不做花,僅以青衣藍邊或藍衣青邊為飾。

服裝的花紋、花邊,富有濃厚的民族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

州內布拖縣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節上,不管是山寨的賽場周圍,還是街道巷陌,總見許多手撐黃傘的姑娘一隊隊一列列地行走著、跳著朵洛荷。少的有十多位,多的幾十位不等,穿著艷麗斑闌的服裝,綴滿月光一樣的銀飾,一走銀飾嘩嘩作響,引得旁人紛紛側目。布拖過去是沒有黃傘的,人們擋雨都是靠身上的蓑衣,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酷愛黑色的布拖彝族熱愛上了黃燦燦的黃紙油傘。

黃傘目前已經成了彝族女子火把節必不可少的飾物。無論晴陰,布拖姑娘們總是黃傘加身。火把節上,布拖女子們全身以黑為主,頭上是黑或青色的帽子,上身是一件呈長方形黑披氈,與下面靈動的黑白藍相間百褶裙形成動靜的最佳組合,也構成了布拖的火把節的三色:

黑、白、黃。黑得方正,黃呈圓弧,白點線面。

火把場因為賽馬、鬥牛、鬥雞、鬥羊和摔跤的原因,場子一般是圓形的,周圍有許多的人**,擠擠挨挨的黃傘撐滿場外,構成了黃傘圈兒。通往火把場田間小路一朵朵的黃傘從綠油油的田間和崎嶇的山坡上向火把場慢慢移來,構成一條流動的黃傘之龍,襯得周圍苞穀地更加翠綠。火把場比賽時,山坡上總是坐滿或是站滿了觀眾,人多傘多,在一片黃色的傘的海洋裡,讓人分不清是黃傘在雲裡還是雲在黃傘裡。

布拖姑娘大多害羞,遊客為其照相時,將傘擋在面前,姑娘的臉不見了,鏡頭裡僅剩一片黃色,傘好似成了一堵遮羞之牆。

黃色的運用在此得到最廣闊的張揚,從在一定程度上講,黃傘成就了涼山特有一種民俗傳統文化。在色彩的運用上,我們或許喜歡某種色彩配合,也拒絕另一種配合。可在涼山民族服飾上,什麼色彩的融合都那樣的大膽與直接,讓人從中強烈地感受到源於自然的,來自生活的民俗傳統文化帶來了視覺擊和視覺美感。

三、從涼山彝族等級歷史看彝族傳統民俗文化中的色彩因素

涼山彝族被外界稱之為「黑彝」、「白彝」。彝族原本沒有「黑白紅」之分,「黑彝」、「白彝」是怎麼來的呢?這樣,用色彩來形容與定義等級區別,在別的民族極為罕見。

涼山彝語稱「黑彝」為「諾」,「白彝」稱之為「曲」。「諾」和「曲」是涼山彝族固有語。而「黑彝」與「白彝」是外來注釋語。

以涼山州內甘洛縣為例,「黑」、「白」用來區分彝族的兩個次族群的概念。以爾覺河為界,河西是「白」區,河東是「黑」區。白彝和黑彝之間不僅在語言上,還在服飾、風俗習慣、婚喪嫁娶各方面都有一些差異。

比如,在服飾上,黑彝區的彝族喜歡將「察爾瓦」染成黑色,染料多用豬血混以鍋煙等製成。白彝區的察爾瓦則不染顏色,且多選用純白的羊毛製成,成本較高。白彝區的婦女服裝繡花較為鮮明,衣服底子多用明亮的紅、紫等色,繡花用的絲線顏色豐富多樣,而黑彝區的彝族多用黑色布或藍色布作為衣服底子,繡花線多用綠色,色彩較為黯淡。

自從「諾」和「曲」被誤解為「黑」和「白」以後,部分彝族人自己被其象徵含義所左右,表現出不同的次族群認同。在和「黑」(諾)對應時,就要強調「白」。顏色作為象徵符號表達了不同的族群認同。

從土司統治區的人的眼裡看,「諾」地方的人野蠻,不開化,是不好的,和漢語所說的「生蠻」相吻合;而自己是開化的,靠近**的,是好的,故強調白。而在諾地方的人的眼裡,自己是正宗的彝族,保留了彝族的傳統,不屈服於**勢力,不想一味效仿漢族。歷史文獻上的「烏蠻」,「白蠻」的區分可能也有這種原因。

從處於優勢地位的漢語出發,已開化的彝族為白彝,反之是黑彝。恰好與涼山彝族的自稱、等級、顏色三種出現發音的偶合,因此出現將彝族分為黑白兩種的現象。

從傳統文化歷史延革上談論色彩研究,必須要以科學事實為基礎,要求明晰的系統性。所以,對此的考證,我們也不做有意識的牽強**。考察色彩與相關傳統文化間的關係,對幫助進一步理解色彩、運用色彩,創造和拓展藝術作品的題材和創作形式有積極的意義,對更好地開展好高校美術教育有著積極意義。

以山東民俗文化特點寫作,傣族的民俗文化特點

趙玲喆是s.什麼來著 傣族的民俗文化特點 零號數 傣族的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 宗教性 多元一體性等特點。民族性。傣族是雲南特有的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其餘散居雲南省的新平 元江 金平等30餘縣,居住山間平原地區,...

老北京民俗文化對我們的影響,民俗文化的意義與價值

冰城雜拌兒 老北京的民俗文化中有很多都已經消失了,即便保留也是有其名無其實了!老北京的民俗文化主要市市井文化 飲食文化,澡堂文化,休閒文化,藝術文化等 包羅了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樂趣,這種文化的 於清朝的八旗子弟,那種閒散悠閒影響了老北京人。我的姑爺爺是地道的老北京人是旗人,他寧可吃半個月窩頭鹹菜,也得...

宜春民俗文化作文,宜春民俗文化作文700字

在附近停車 朋友你去過風景優美的狀元洲公 園嗎?如果沒去過 那我們來看看吧。狀元洲公園位於秀江河的下游。四面環水。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參天的大樹,綠 茵茵的草地,萬紫千紅的花園,古色古香的房子,高聳入雲的景觀燈。我們首先來到盧肇的讀書堂。只見 一座古典式的園林建築,紅色的柱子,紅色的門簾,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