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之戰,諸葛亮一定要殺馬謖嗎,三國,街亭之戰為什麼諸葛亮才給馬謖幾千人守?那不是非常重要嗎?當時街亭附近有蜀國的將領嗎?

2022-02-08 04:03:32 字數 1853 閱讀 4584

1樓:作者

怎麼說呢,諸葛亮之所以殺馬謖並非是因為他失了街亭,而是有一定的政治性因素在裡面。

首先要明白蜀國內部並不安定,而是由幾股勢力互相較勁,可分為:

1、蜀地原駐**。2、劉璋舊部。3、劉備舊部。

而諸葛亮作為蜀國的丞相一方面代表了劉備的舊部,而另一方面他要負責制衡幾股勢力,這就要求了他必須嚴格按照法令行事,不能讓任何人抓住把柄。

而馬謖是諸葛亮的親信,也正是因為如此,諸葛亮不能對他有任何徇私的地方,所以他殺馬謖可以說是迫於無奈。

同時要知道,對於馬謖的結局,三國志中有三種不同的記載,分別是:逃走、處死和病死獄中。而目前最令人確信的應該是第三種。

2樓:ru丘玄子

當時軍事環境,因為街亭之戰使三國之中最弱的蜀國,實力又減。

3樓:薄聞雅識

歷史上在街亭失守後,馬謖根本沒見到諸葛亮,就直接被王平送到牢獄裡了。

馬謖在失街亭後並沒有像廣為流傳的那樣去諸葛亮那裡自縛請罪,恰恰相反,他選擇了逃跑。後來,馬謖被子均輯捕歸案,諸葛亮判處死刑。但還沒有來得及執行,馬謖就在獄中病故,所以,根本不存在揮淚斬馬謖的事。

與馬謖關係很好的向朗(向寵的叔父),在馬謖潛逃後,因知情不報而被革職,無所事事達二十年之久。

(按)此論所據,見《三國志·蜀書·向朗傳》:「朗素與謖善(街亭之敗)謖逃亡,朗知情不舉......免官還成都......

」。又同書《馬謖傳》:「(街亭之役)謖為郃所破,士卒離散,........

謖下獄物故。」

三國,街亭之戰為什麼諸葛亮才給馬謖幾千人守?那不是非常重要嗎?當時街亭附近有蜀國的將領嗎?

4樓:武聖飛熊姜太公

街亭是一座縣城,南北為隴山,張郃援軍想快速救隴右,只能走隴道,而街亭是隴道關鍵點。

祁山到洛陽,按600加急,四天曹睿可以收到。

張郃五萬是中軍步騎總和,從洛陽到街亭超過1800漢裡,步兵需要走二個月,日夜兼程也要乙個月。但張郃前軍用的騎兵,12天就可以趕到街亭。因為張郃是騎兵,所以兵力也就五千到萬餘之間,馬謖只需五千人守城,張郃一月之內是攻不下街亭的,而諸葛亮這段時間基本平定隴右。

等張郃五萬人全趕到隴山,黃花菜都涼了。只是馬謖違抗諸葛亮指揮,使張郃過了隴山,諸葛亮進無所據,只好退軍。

街亭之戰規模不大,**最多也就千人,但改變了戰場格局。諸葛亮本來打算以隴山為屏障擋住隴東援軍,但馬謖犯二棄城上山,導致張郃軍順利進入隴右,而曹真軍數萬也會趕來支援張郃。隴右尚未完全平定,諸葛亮部隊分散於各郡縣,不能快迅收攏,只好退軍。

楚聞賊到,乃遣長史馬顒出門設陳,而自于城上曉謂蜀帥,言:【卿能斷隴,使東兵不上,一月之中,則隴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虛自疲弊耳。使顒鳴鼓擊之,蜀人乃去。

【後十餘日,諸軍上隴,諸葛亮破走】。——其實諸葛亮是退走,所謂破走是魏略自吹,一伐諸葛亮壓根沒有與張郃軍碰面,張郃打了偏師馬謖四千人,然後被王平一千嚇住,這也是為什麼街亭之戰**最多千人的原因。

5樓:

歷史上街亭之戰是5萬蜀軍對5萬魏軍。

5萬蜀軍對於總共出兵10萬的諸葛亮來說已經相當於最大限度的投入了。

《演義》裡街亭之戰是3.5萬蜀軍對10萬魏軍。

3.5萬蜀軍在《演義》已經是當時全部能調動的兵力了。

6樓:虛無空時深頲老

信任馬謖唄。或者早已料到會失街亭,不想死更多的人,不給兵又不行

7樓:匿名使用者

幾千人收小小街亭夠了

8樓:超

是 馬謖剛愎自用的結果 另外與張頜的帶兵打仗能力有關係

街亭之戰,諸葛亮為什麼不讓王平做主將,讓馬謖做副將呢?

諸葛亮如果不用馬謖結果,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殺馬謖?

這個是乙個不可能發生的事。劉備 諸葛亮,一直努力營造乙個能人 驕傲不遜的人比較少的比較好管理的團體,以留給劉禪。包括關羽在荊州出事,巴蜀這邊一直遲遲不發兵來援,張飛接受討伐東吳的任務,卻因為過於暴虐下屬而被殺,都是一連串的計策。劉備在荊州有三套班子,雜合成乙個集團扶佐他。巴蜀本地派 荊州派 早期從龍...

三國馬謖若是守住街亭諸葛亮北伐能成功嗎

首先,要看北伐的目標。魏遠強於季漢,如果目標是滅魏,那是絕無可能。但看諸葛亮用兵,並沒有一戰滅魏的想法。諸葛亮做好了長期戰爭的打算,先蠶食雍涼。雍涼到手之後,季漢就有了三州,有了奪取天下的基礎。所以說,拿下隴右,第一次北伐就算成功了。守住隴右,再次北伐就容易得多了。諸葛亮,完全出乎魏國預料,魏國沒有...

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劉備殺了自己的親兒子劉封呢

這個問題在 三國志 劉封傳 記載的非常詳細 明確,陳壽如此直接記載還是比較罕見的。封既至,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封嘆曰 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為之流涕。建安二十五年 220年 由於孟達與劉封不和,劉封時常欺凌孟達。孟達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