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中,收復兩京的著名將領是

2022-02-05 01:13:21 字數 5043 閱讀 1629

1樓:匿名使用者

――安祿山起兵天寶十四年(公元665年),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於范陽起兵。叛軍兩個月便攻陷洛陽,安祿山更自稱「大燕皇帝」,建立燕國。

――唐玄宗奔蜀洛陽陷落前,潼關的守將為哥舒翰,他死守這險要關隘,使叛軍無可奈何,但楊國忠逼他出關迎戰,結果潼關失守,玄宗出走成都。

――楊氏兄妹之死玄宗途經馬嵬驛時,將領陳玄禮發動兵變,殺死楊國忠,又逼玄宗賜死楊貴妃,待楊貴妃死後,將士氣消了,玄宗才能夠繼續向西南方逃難。

――太子即位太子李亨與玄宗分道揚鑣,向西北逃往朔方鎮主持軍政。其時,宦官李輔國發動政變,於靈武擁立李亨為肅宗,並尊玄宗為太上皇。同一時間,長安陷落。

――收復兩京其時,勤王部隊紛紛趕到。郭子儀借回紇兵收復長安和洛陽,唐將、西北節度使(效忠唐的)死守各地,阻擋叛軍入侵之勢,力保江南,使江南物資得以運到西北,補足軍備,局勢稍為安定。

――安祿山之死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叛軍攻擊放緩。不久,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殺死,部將史思明亦向唐室投降,受封范陽節度使。李光弼、郭子儀向安慶緒進攻,叛軍退回河北鄴城。

――史思明反叛當郭子儀及李光弼圍攻鄴城時,史思明又在范陽叛變,並殺死安慶緒,自稱燕帝,洛陽再次被攻陷。於是郭子儀再借回紇兵,阻止史思明軍隊的攻勢。

――叛軍轉弱不久,史思明又被兒子史朝義殺死,叛軍勢力轉弱。當時,玄宗、肅宗相繼去世,代宗繼位,以皇子李適為兵馬元帥,與郭子儀、李光弼等合力收復洛陽,史朝義北逃。

――安史亂平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叛軍將領田承嗣、李懷仙等一一向唐室投降,史朝義自殺。歷時九年(亦有歷時八年之說)的安史之亂終於平息。

2樓:阿牛

郭子儀!

郭子儀(697——781),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祖籍山西汾陽。唐代著名的軍事家。武舉出身。

安史之亂時任朔方節度使,在河北打敗史思明。後連回紇收復洛陽、長安兩京,功居平亂之首,晉為中書令,封汾陽郡王。代宗時,叛將僕固懷恩勾引吐蕃、回紇進犯關中地區,郭子儀正確地採取了結盟回紇,打擊吐蕃的策略,保衛了國家的安寧。

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以84歲的高齡才告別沙場。天下因有他而獲得安寧達20多年。他「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舉國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聲譽。

3樓:天外來客

郭子儀,顏杲卿,張巡,雷萬春,南-雲

4樓:光著腳丫走路

就是郭旭的爸爸!哈哈

平定「安史之亂」的將領是哪兩位?

5樓:輕靈觸動

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將乙個是李光弼,另乙個是郭子儀。

安史之亂的平定:

乾元元年(758)九月 ,唐派郭子儀、李光弼等九節度使統兵20餘萬(後增至60萬),討安慶緒,包圍了鄴城。次年三月,史思明率兵來援,唐軍60萬眾潰於城下。

史思明殺安慶緒,還范陽,稱大燕皇帝。九月,攻占洛陽,與唐軍相持年餘。上元二年(761)二月,李光弼攻洛陽失敗。

三月,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叛軍內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762)十月,唐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窮迫自殺,安史之亂至此始告平定。

郭子儀和李光弼:

郭子儀是中唐時期的名將,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太子太子李亨在靈武自行登基並且冊封郭子儀為方節度使(靈武,在今寧夏靈武西),命其討伐安祿山。

郭子儀率軍先後收復洛陽、長安兩京,功居平亂之首,晉為中書令,封汾陽郡王。

郭子儀在安史之亂中的作用巨大,在平定安史之亂、收復兩京、智退吐蕃回紇的戰鬥中有勇有謀、立下赫赫戰功。

他居功不傲,寬厚待人,是由武舉起家逐步成長起來的聞名遐邇的軍事將領,有人說因為郭子儀的存在才能大唐獲得安寧達20多年,史稱「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

李光弼和郭子儀是很要好的朋友,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建議唐肅宗(唐玄宗的兒子李享)提拔李光弼為大將一起平定安史之亂。論戰功、論軍事才能,李光弼要勝過郭子儀。

李李光弼是中唐出色的統帥、軍事家,與郭子儀先後出任朔方節度使,天下兵馬副元帥,是平息安史之亂的主帥,被加宰相,位至三公,封為臨淮王,"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而戰功推為中興第一。

6樓:月夜星辰

兩位將領是郭子儀、李光弼。

郭子儀,早年以武舉高第入仕從軍,積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至德二年,郭子儀與廣平王李俶收復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

乾元二年五月,因承擔相州兵敗之責,被解除兵權,處於閒官。寶應元年初,太原、絳州兵變,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出鎮絳州評定叛亂,不久又被解除兵權。廣德元年,僕固懷恩勾結吐蕃、回紇入侵,長安失陷。

郭子儀被再度啟用,任關內副元帥,再次收復長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紇再度聯兵內侵,郭子儀在涇陽單騎說退回紇,並擊潰吐蕃,穩住關中。

李光弼,契丹族,經郭子儀推薦為河東節度副使,參與平定安史之亂。乾元二年七月,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參與鎮壓浙東袁晁領導的農民軍。宦官程元振、魚朝恩等素與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為宦官所讒,病死徐州。

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而戰功推為中興第一。

7樓:匿名使用者

思明稱帝—— 郭子儀、李光弼進擊安慶緒,包圍鄴郡,史思明帶兵援助安慶緒,合併其兵,回范陽,稱大燕皇帝。

(六)平定亂事—— 史思明與李光弼相持年餘後被養子史朝義所殺。李光弼再借回紇兵,大破史朝義。史朝義部下田承嗣、李懷仙降唐,史朝義被殺,安史之亂遂告平定。

誰知道唐朝比較偉大的將軍是誰?有什麼豐功偉績?請簡短的回答我!比較急

8樓:馬纓杜鵑

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

9樓:充詩懷

唐三藏 大戰女兒國群雄

10樓:開gの滾

秦瓊、程咬金、尉遲恭、羅成、薛仁貴、李光弼、郭子儀

11樓:淡定須放開

程咬金、尉遲恭、徐茂公等,為唐朝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12樓:怡紅望月

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

薛平貴,三箭定天山

李靖-幫李世民評定突厥。

13樓:韓惠妮

李靖,他在唐朝的開國中起了很大作用,他平定了簫銑,用計人四方蠻夷來降,被高祖稱為堪比韓信。後來又率五千飛虎軍大敗頡利,平定土浴渾等。

14樓:戈文瑞

尉遲敬德 跟隨李世民打天下的。

15樓:§昔☆日☆情

按說應該是郭子儀,如果平定外來侵略應該是李靖!

16樓:曾子家訓

有對日本的就是我們的劉仁軌將軍

唐朝龍朔三年(663年),倭國天智天皇以援助百濟為名,令倭將毛野稚子等傾舉國精銳27000餘人向新羅發起進攻,奪取了沙鼻歧,奴江二城,切斷了唐軍與新羅的聯絡。八月,唐高宗以連年用兵海東,百姓困於徵調,士卒死者甚眾,詔罷36州製造船艦,並遣司元太常伯(即戶部尚書)竇德玄等分赴10道,詢問疾苦,黜陟官吏。九月,孫仁師率部抵達熊津,與劉仁軌、劉仁願會師,唐軍兵勢大振。

  唐軍立即召開軍事會議,商討下一步的作戰計畫。會上有人認為「加林城水陸之沖,請先擊之。」但劉仁軌覺得此舉不妥,並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他說:

「加林險固,急攻則傷損戰士,固守則用日持久,不如先攻周留城。周留,賊之巢穴,群兇所聚,除惡務本,須拔其源。若克周留,則諸城自下。

」(《舊唐書·劉仁軌列傳》)此舉得到唐軍諸將的一至認可,於是於是唐軍分為二路:劉仁願、孫仁師和新羅王金法敏率陸軍前進;劉仁軌則與部將杜爽、百濟降將扶餘隆率水軍與糧船從熊津江入白江而下,和陸軍會合,同趨周留城(在今南韓扶安,建在白江河口上游不遠處的左岸山地上,三面環山,一面臨水)。   初八,孫仁師等在白江打敗百濟殘餘部隊及倭兵,攻克周留城。

由於周留告急,倭將廬原君臣率水軍萬餘渡海而來,準備自白江口登陸。劉仁軌率水軍率先到達白江口。二十七日,倭國水軍也從海上抵達白江口,兩軍遭遇。

當時唐朝水軍為7000餘人,戰船170艘;倭國水軍萬餘,戰船1000多艘。倭軍雖在數量在多於唐軍,但唐朝因國力強盛,經濟發達,所造海船以形體高大、效能良好著稱於世。例如,義大利人菲勒斯著的《中世紀的中國與非洲》上記載:

「中國大約從公元600年開始,就建造具有五層甲板大噸位的帆船。中國帆船的體積很大,抗風浪的能力很強。」唐代海船之大,可見一斑。

此外唐朝水軍戰船的種類也很多,據李靖《衛公兵法輯本·攻守戰具》和李筌《太白陰經·水戰具篇》記載,唐朝水軍戰船共有樓船、蒙衝、鬥艦、走軻、遊艇、海鶻6種。所以唐朝水軍的戰船在數量上雖處於劣勢,但在質量上卻遠勝倭國戰船。   並於這次海戰,中國史書記載非常簡略,而日本史書則記載較為詳細。

由於唐朝水軍先到達白江口,加上戰船精良,劉仁軌遂採取疲敵之策,先搶占有利位置,列戰船於白江嚴陣以待。倭軍到後,率先發起進攻,結果不利而退。而唐軍仍堅陣而守。

二十八日,日本諸將與百濟王在首戰敗於唐水軍後,仍盲目地高估自己的實力,錯誤地認為「我等爭先,彼應自退」(《日本書記》卷二十七《天命開別天皇》),於是未加整頓部署,不觀天氣變化,便「率日本亂伍中軍之卒,進打大唐堅陣之軍」(《日本書記》卷二十七《天命開別天皇》)。劉仁軌見倭軍來攻,充分利用唐軍戰船的優勢,指揮水軍將倭軍的船隻左右夾住,使其不得迴旋,隨後再施以火攻,一時「煙焰漲天,海水皆赤。」(《舊唐書·劉仁軌列傳》)經過激戰,唐軍四戰四捷,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焚毀倭軍戰船400多艘;擊斃倭將樸市田來津;扶餘豐趁亂逃奔高麗,其所佩寶劍被唐軍繳獲;王子扶餘忠勝、扶餘忠志和倭軍殘部投降;百濟諸城全部歸順,百濟再次得以平定,只有遲受信據守任存城不降。   白江口海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大規模的海戰,因中國史書記載有限,所以鮮為人知。作戰中,劉仁軌指揮有方,在兵力不如對方的情況下,先採取守勢,而後因勢利導,以己之長攻敵之短,並輻以並火,最後取得了中日戰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作戰的勝利。

陸上倭軍聞此訊,大驚不已,「相謂之曰:『州柔(即周留)降矣,事無奈何。百濟之名絕於今日,丘墓之所,豈可復往?

』」(《日本書記》卷二十七《天命開別天皇》)白江口海戰的勝利,使唐軍很快占領了百濟全境,形成對高句麗的夾擊態勢。同時也粉碎了日本侵入朝鮮半島的野心。日本天智天皇深恐唐軍進攻本土,自公元664年開始,在國內耗費巨資,修築了4道防線,以備唐軍。

17樓:笙簫歲月

偏愛李靖,文滔武略!為人低調,為李唐江山立下汗馬功勞,貞觀後南平吳會,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渾。李世民十分依耐!

安史之亂最後怎樣被平反的,安史之亂最後是怎麼平定的?

唐肅宗至德二載 757年 正月安慶緒殺父安祿山,自立為帝,年號載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陽,留蔡希德等繼續圍太原。同年,長安為唐軍收復,安慶緒自洛陽敗逃退據鄴 今河北臨漳 其部將李歸仁率精銳及胡兵數萬人,潰歸範陽史思明。因契丹 同羅等族組成的精兵大部歸史思明,安慶緒謀除史思明,史思明遂以所領13郡及兵8萬...

安史之亂。安祿山與吐蕃人的關係,安史之亂後,吐蕃人到長安住了15天,都做了什麼事情?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您可以看看這幾個 希望您能找到您滿意的答案 希望您對我的回答滿意 謝謝 安史之亂後,吐蕃人到長安住了15天,都做了什麼事情?安史之亂後,吐蕃人在長安呆了15天,都幹了些啥?唐代玄宗時期,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後,吐蕃人到長安15天,都幹了些啥?第二個就是為...

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是什麼,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及影響

唐玄宗是一位有才能的君主,他曾任用姚崇 宋璟 韓休 張九齡等賢能之臣,造就了被稱為 開元之治 的盛唐治世。但他後期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漸漸疏於管理國家,讓 口蜜腹劍 的丞相李林甫小人得志,又信任安祿山這樣的野心家,加上縱情聲色,在納楊貴妃後,放縱楊國忠等外戚與宦官干政,最終造成了安史之亂的爆發。安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