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安史之亂是唐朝歷史的轉折點,也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唐朝歷史的轉折點我懂,由盛轉衰嘛,可是

2021-03-20 02:54:03 字數 4448 閱讀 6150

1樓:曦月

原因如下:1,唐朝是中國中世紀的末期。傳統意義上的古代中國集權社會,也是在 安史之亂 這條導火索的引導下走向崩潰。

」安史之亂是整個封建社會的轉折點「 這個觀點是立足於整個封建集權社會的發展趨勢提出來的,它不是基於唐朝後期的衰敗 得出的結論| 這個新的歷史觀是考慮了唐宋兩朝以及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總結出來的,具有全面性。此觀點在國內不是很受關注,也不盛行;但在國外特別是研究中國歷史的外國史學家們很重視也很贊同此觀點,他們認為,中國的史學家沒有把中國歷史的精髓闡釋,沒有站在局外思考問題,」民族大融合「的歷史觀不能弄清歷史真相,只能讓研究陷入雲裡霧裡,這也是中國歷史研究進展緩慢的乙個重要原因,因為,思想被統一到」大融合,一派盛世景象「的思路上了,很難提出新的獨到的觀點,也就很難挖掘歷史真相了。 2,宋朝是傳統意義上的古代中國,走向近代化雛形社會時期。

唐人和宋人生活在不同的社會,唐人生活在中國中世紀的落日餘暉時期,是標準的古代封建集權社會;宋人生活在中國邁向近代社會雛形時期。可以說,唐宋時期,是古代中國封建中世紀,向早期近代社會轉變的交替時期,是社會大變革時期。綜合的來講,唐朝是封建集權社會輝煌時期,宋朝則帶有近代的色彩。

3,宋朝以後的社會與傳統意義上的中國不同了。宋朝結束以後到滿清朝的社會是遭遇強行變異後的社會。 」安史之亂是整個封建社會的轉折點 「是與社會發展的趨勢相適應的——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集權社會、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現代社會主義社會。

然而,本來,中國的發展趨勢也是這樣的,在宋朝就開始逐漸朝著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但是,突如其來的蒙古人 席捲歐亞,不僅破壞了歐亞各國正常的發展,還使得中國 不得不把已經邁向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腳收回來,又回到了唐朝以前的社會,準確的講,蒙元時期的中國社會帶有較強的游牧色彩,不是唐朝以前的那種封建集權社會,甚至還要差點,是種變異了的產物。所以,特別是在日本,他們認為,宋朝以後的中國不是傳統意義的中國,而是野蠻落後的國家。 明朝也出現過近代化的趨勢,但它在整個封建社會中算不上是轉折點,只是一種中興。

因為,社會發展的本來趨勢被打斷了,它只是撿起來那斷了的一節繼續走下去而已。然而,後來的清廷又導演出同樣的一幕,可能因為和蒙古人一樣都是被中原視為野蠻人的緣故吧。明人和清人生活的社會不同| 前者在往近代文明社會走,後者在往古代野蠻社會回走。

安史之亂是中國整個封建社會的轉折點,不僅是新的歷史觀,還是比較客觀、擺脫」民族大融合「思想束縛的觀點,對今後歷史研究真實化、開明化、科學化具有重要意義,照本宣科、不注重獨到思維的歷史觀將會被拋棄。

2樓:淡陌流年

在常規的歷史觀點中,「安史之亂」是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但是,實際上「安史之亂」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恐怕超越千年,甚至延續到近現代,堪稱中華民族命運的轉折點。

影響一:重文輕武,漢人血性消磨殆盡!「安史之亂」的乙個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藩鎮割據,而藩鎮割據又導致了五代十國疊起。

為了防微杜漸,宋太祖採取了「杯酒釋兵權」,不僅僅另武人永遠受制於文官集團,而且造成了普遍意義上的社會輕視心理,正所謂「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令漢人血性消磨殆盡,面對金、元、清的輪番進攻,難以組織有效反擊。

影響二:進取心減退,西域脫離漢地愈千年!「安史之亂」之後,不但安西四鎮淪落敵手,就連隴右之地亦失陷於吐蕃之手,漢文明對於中亞的影響消失殆盡,直到2023年後的大清乾隆年間,才有重新踏上封常青、高仙芝曾經為之奮鬥過的土地。

影響三:包容性降低,中原政權越來越自我封閉。「安史之亂」在漢民族的心中成為永遠的痛,並被打上胡族作亂的印記,從而產生了對外族的排斥情緒。

「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時期那種兼收幷蓄和包容含蓄的氣度逐漸萎縮,中華文明的強大凝聚力和對世界的吸引力逐漸減退,眼界也日益狹隘侷促,中原王朝一步步走向**、走向封閉,進而走向沉淪。

影響四:重心轉移,江南經濟獲得巨大發展。「安史之亂」不僅僅將北方的經濟基礎破壞殆盡,而且由於長期的藩鎮割據,北方對於朝廷的

經濟貢獻率越來越低,唐朝越來越依賴江淮地區的經濟支撐,從而也相應地調整了經濟政策。

對於江南地區給予了更多地政策扶植,並最終導致中國經濟重心進一步南移,且出現不可逆轉的趨勢。而北方則越來越不受重視,越來越被「鬍化」,南方越來越成為漢文明的寄居之地。

3樓:匿名使用者

安史之亂也可以說是蕃鎮之亂或軍閥之亂,雖然平定了,但一直到宋朝建立之前都是軍閥割據混戰。宋朝建立之後痛定思痛,把武人防得極死,同時把武人的地位一點一點往下踩,使整個漢民族變得陰柔有餘尚武不足,結果就是變得保守,開拓無力。想一下漢時的「雖遠必誅」,想一下唐朝的西域都護府,宋之後再也看不到了。

這可能就是原因。

4樓:冪語千尋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的巔峰(教科書上是這麼說的,實際上北宋仁宗時期比他更好),安史之亂後唐朝再也無法中興(這是真的),但中國編歷史的人認為這也是封建社會的沒落的開始

5樓:匿名使用者

安史之亂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被異族統治,這是我的個人理解

安史之亂是什麼意思

6樓:趙鑫鑫

唐朝地方割據勢力安祿山、史思明發動的叛亂。公元755年安祿山和史思明起兵,次年占領唐都城長安,玄宗李隆基逃到蜀中。

肅宗李亨在靈武今屬寧夏即位。至公元763年叛亂被平定。唐朝統治自此由盛而衰,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

擴充套件資料階級矛盾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

繼他上台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乙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此外,西北派節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

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7樓:抱香蕉睡覺

安史之亂:

1、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2、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3、唐代經歷唐太宗「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則天的「治巨集貞觀,政啟開元」「貞觀遺風」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後,成為了乙個國富民強的國家,經濟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達至鼎盛。安史之亂發生後,對唐朝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8樓:高紫兒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歷史上非常大的一場政治叛亂,是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因此以他們兩人的姓氏命名為「安史之亂」。這次叛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乙個轉折點,對整個唐代歷史產生了很大影響。

9樓:1戰士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所發生的一場政治叛亂,是由節度使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同**政權爭奪統治權的戰爭, 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是因為唐玄宗晚年不管朝政引起。由於發起叛亂者以安祿山與史思明為主,故稱安史之亂,又因其爆發於 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

天寶之亂。安史之亂從公元755年12月16日爆發,至公元763年2月17日平息,歷時七年零二個月,由三代皇帝平定,雖然亂事最終得以平定,可是對中國後世政治、經濟、文化、對外關係的發展等均產生極為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唐朝再無中興之日,變得平庸。此後唐朝進入

藩鎮割據的局面

10樓:匿名使用者

安錄山和史思明的一場再唐朝的禍亂

11樓:鄭鳳才蘋果手機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2、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12樓:運長清芷蘭

安史之亂的安史是兩個人名,安是安祿山,史是史思明。

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正月安慶緒殺父安祿山,自立為帝,年號載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陽,留蔡希德等繼續圍太原。同年,長安為唐軍收復,安慶緒自洛陽敗逃退據鄴(今河北臨漳),其部將李歸仁率精銳及胡兵數萬人,潰歸範陽史思明。

因契丹、同羅等族組成的精兵大部歸史思明,安慶緒謀除史思明,史思明遂以所領13郡及兵8萬降唐,唐封他為歸義王,任范陽節度使。

唐廷對史思明不放心,策劃消滅他,不料計畫外洩,史思明復叛,與安慶緒遙相聲援。

乾元元年(758年)安慶緒為郭子儀等統兵20餘萬所圍困,後增至60萬。次年得史思明之助,大敗唐

安史之亂

九節度使之60萬軍,其圍遂解。宦官魚朝恩讒毀,子儀被召還長安,解除兵權,處於閒官。不久安慶緒被史思明所殺,史思明接收了安慶緒的部隊,兵返范陽,稱「大燕皇帝」。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軍內訌,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內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繼位,並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僕固懷恩率朔方軍追擊史朝義。

百家講壇唐朝歷史是誰平定安史之亂

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將一共兩個人,乙個是李光弼,另乙個是郭子儀,安史之亂由唐朝 軍與回紇外援軍聯合平定,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 腹有劍 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繼他上台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乙個 不顧天下成敗...

唐朝在經歷安史之亂後開始衰落,為什麼還能存活一百多年

唐朝之所以還能延續100多年的時間,依靠的是三位年輕有為的君主。在經歷安史之亂後,唐朝幾乎處於滅亡的邊緣,幸運的是唐玄宗之後的幾位皇帝都很努力,在他們的治理下唐朝慢慢地恢復了生機,從而讓唐朝能夠繼續存活一百多年的時間。唐玄宗退位後,大唐新的繼承者是唐憲宗李純,他憑藉個人能力實現了大唐中興的局面。唐憲...

安史之亂長達八年,對唐朝的影響很大,它在歷史上的影響有哪些

安史之亂將原本巔峰時期的大唐,從強盛轉變到了衰落,從此以後,唐朝的經濟發展就開始慢慢走向了下坡路,並且疆域也是逐漸的減少,西域也失去了控制。大家都知道歷史上的唐朝時期是我國發展最為鼎盛的乙個時期,這個時候我國的經濟和思想也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先進開放,但是研究歷史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安史之亂這個戰爭吧,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