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墨家 道家 佛教關於孝的思想

2022-01-10 17:01:53 字數 4555 閱讀 4967

1樓:

儒家的孝道觀

在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體系中,尤以儒家最為重視孝道,十三經中處處皆有談及孝的義理,其中以《孝經》最有代表性。《孝經》把孝當作至德要道,將之提升到天地人的高度地位:"夫孝,天之經,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孝經.三才章》)《孝經》提出五等之孝,即天子之孝、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天子修孝,在行博愛廣敬之道,保其天下,使人皆不慢惡其親,如此則德教加被天下。

諸侯修孝,在不驕免危,節制慎行,長守富貴,保其社稷,和其人民。卿大夫修孝,在謹守先王之法,"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不敢行",言必守法,行必遵道,無口過,無怨惡,從而守其宗廟。士人修孝,在努力生產,謹身節用,以養父母。

整體而言,儒家認為行孝包含三個階段:生則養,喪則哀,祭則敬。生則養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

物質上是說供給飲食,服勞奉養,不失其勤;冬溫夏清,晨昏定省,不失其勞,香甜甘脆,唯其所欲;謹身節用,以養父母。精神上要做到以父母之心為心,和顏悅色,得其歡心,承順無違,不失其敬。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揚名顯身,光榮父母,以孝移忠,以忠成孝。

《孝經.開宗明義章》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喪則哀是說在父母去世時要守喪盡哀,動屍舉柩,哭痛不已,疾痛在心,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以致毀瘠不形。《孝經》說:

"孝子之喪親也,哭不�,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慼之情也。"祭則敬是說齋之日,必思其居處,憶其音容,祭之日,必有見乎其位,聞乎其聲,有如孔子所說:"祭如在"。

儒家行孝三階段,就有如孔子所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

為政》)《禮記.祭統》也如此強調:"是故孝子之事親也,有三道焉。

生則養,沒則喪,喪畢則祭。養則觀其順也。喪則觀其哀也,祭則觀其敬而時也。

盡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再如《孝經》所言:"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

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今人指責儒家提倡"愚孝",這其實不是儒家的本懷。實而言之,儒家倡導從義不從父,主張子諫父,臣諫君。《孝經.

諫諍》說:"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荀子則提出孩子在三種情況下可以不從父命:一是"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二是"從命則親辱,不從命則親榮"。

三是"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修飾"。"故可以從而不從,是不子也;未可從而從,是不衷也;明於從不從之義,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愨以慎行之,則可謂大孝矣。"(《荀子.

子道》)《孝經》和荀子主張從義不從父,主張諫諍,原因在於如不從而從,當諫不諫,使父身陷不義,將是更大的不孝。

墨家的孝道觀

墨子認為 ,“孝”不僅僅限於愛自己的雙親和長上 , 還應包括愛民利眾之意 ,“親貧 , 則從事乎富之; 人民寡 , 則從事乎眾之; 眾亂 , 則從事乎治之”。不僅如此 , 墨子還進一步認為 , 利親應先從他人之親考慮 , 只有“先從事乎愛利人之親”, 人才能“報我以愛利吾親也”。 (《兼愛中》) 看來 , 墨子的觀點剛好與儒家相反 ,變等差之愛為愛無差等 , 變由近及遠為由遠及近 , 先施而後求報。

所以他又說 , “夫愛人者 , 人亦從而愛之”, “惡人者 , 人亦從而惡之” (《兼愛下》), 希望人們愛人之父若其父 , 愛人之身若自身 , 愛人之家若自家 , 處處先為他國、他家、他人著想。由上述基本思想所決定 , 孝道在墨家思想體系中並不佔有怎麼重要的地位 , 它作為社會的普通倫理之一 , 只不過是在“兼愛”之下的一個小的德目 , 是“兼愛”表現於親子之間的一個名詞而已。墨子說:

“愛人若愛其身 , 猶有不孝者乎 ?” (《節葬下》)試想 ,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兼愛 , 愛他人如愛自己 , 那還哪有什麼孝與不孝的區別了 ? 按照墨子的兼愛之說 , 具有血緣關係的親子之間 , 也並不比其他的人際關係近 ,所以孟子才據以攻擊說:

“楊朱為我 , 是無君也; 墨子兼愛 , 是無父也。無君無父 , 是禽獸也。”②

與上述對孝道的總體認識相聯絡 , 墨子強烈反對厚葬久喪。儒家是主張重於喪祭之禮的 , 孔子認為“三年之喪”不可更改 , 孟子也曾力勸滕文公恢復三年喪制 ,認為這是符合仁義和孝道的。墨子則主張薄葬短喪 , 因為在“兼愛的原則之下已經不復存在親疏之別 , 厚葬久喪等關於孝道的措施自然是多餘的了。

況且 , 厚葬久喪需大量浪費社會財富 , 損害人民健康 , 破壞正常生產 ,又影響人口的增殖 , 實不利於“富貧眾寡 , 定危治亂”, “以厚葬久喪為政 , 國家必貧 , 人民必寡 , 刑政必亂。”另一方面 , 厚葬久喪會使當事人“出則無衣也 , 入則無食也”, 其結果必然造成“為人弟者 , 求其兄而不得不弟弟 , 必將怨其兄矣; 為人子者 , 求其親而不得不孝子 ,必是怨其親矣; 為人臣者 , 求其君而不得不忠臣 , 必且亂其上矣” (《節葬下》 )的局面 , 那還有什麼孝道可言呢 ? 所以 , 厚葬久喪的確“非仁非義 , 非孝子之事也。

”道家的孝道觀

道家思想的創始人為老子,五千《道德經》,談的主要是清靜無為和道法自然。莊子繼承老子的道論,而以寓言和種種奇言妙語發揮要義。《道德經》一書,談到"孝字"只有兩次。

經中第18章說:"六親不和有孝慈。"六親指的是父、子、兄、弟、夫、婦,也就是家庭中所有成員。

老子這句話是從人類純天然的本性而講的,指出孝子慈父是"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38章)的產物。在老子看來,孝慈之心是人的自然性情,根本不需教導即有,而仁治所教導的孝慈只注重外面的行為,完全是形式主義。《道德經》19章進一步談到: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這是因為仁政的實施,埋沒人民的天性,而產生人為的孝子慈父。(18章)因此,老子指出人君若能放棄仁政,效法聖人之不仁,以萬物為芻狗(5章),則人民便會自然恢復自然的孝慈天性。

《莊子》一書談到"孝"字的比《道德經》較多,約莫有十四次。在《莊子.天運第十四》,莊子提出"至仁無親"(最高尚的仁愛是沒有親人),此因"夫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言之。

此非過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那最高尚的仁愛太偉大了,孝本來不足以說明它。這不是說最高的仁愛超過孝,而是說它與孝根本不相干。

)又說:"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以忘親難;忘親易,使親忘我難;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難。夫德遺堯、舜而不為也,利澤施於萬世,天下莫知也,豈直太息而言仁孝乎哉?

夫孝悌仁義、忠信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也。"(用恭敬的態度來行孝是容易的,用親愛之情來行孝是困難的;用親愛之情來行孝是容易的,要忘掉親人就困難了;忘掉親人是容易的,讓親人忘掉自我就困難了;讓親人忘掉我是容易的,要整個忘掉天下就困難了。要忘掉整個天下是容易的,要讓普天下都忘掉自我就困難了。

天德可以遺忘堯、舜而不願做,恩德普施千秋萬代,天下人卻都不知道,這難道只是深深慨嘆而侈談仁孝嗎?孝悌仁義、忠信貞廉,這些都是用來勉勵自己而使本性勞苦的東西,不值得稱道。)

道家原為人生哲學,道教則以吸收黃老學、陰陽五行思想、儒家讖緯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宗教。道教的孝道觀,基本上大量吸收儒家的人倫思想。道教的理論家葛洪在《抱朴子.

對俗》一書裡談到:"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修仙離不開孝,假如沒有良好的道德,就難以修成仙道。

道教的《太平經》、《太上老君說報父母恩重經》、《淨明忠孝全書》等重要經典,都詳述許多關於盡孝的道理。

佛家的孝道觀

佛教源自印度,傳入中國後,在和儒道的對立中,為了適應中華文化的倫理,而消融了許多儒道思想。印度文化,原本不像中華文化如此重視孝道,這是因為印度文化的出世思想極為濃烈。婆羅門教把人的一生分為四個時期:

(1)梵行期:要專心研究吠陀經典,不問凡事;(2)家居期:娶妻生子,履行世俗義務;(3)林棲期:

孩子長大後,便棄家入林修行;(4)遁世期:到晚年,則捨棄一切,四方化緣,求得死後解脫。佛教雖然反對四姓階級,提倡眾生平等,其苦行思想雖然較為淡化,但仍舊具有強烈的出世思想。

儒家自韓愈起,提出道統說,以抗衡佛教的法統。儒家以孝道倫理,批評佛教的出家,極為不孝,提出的理由包括:(1)出家人剃髮,犯毀傷之忌;(2)出家人不蓄妻,犯無後之罪;(3)出家人絕於事親,犯不孝之過。

佛教則辯白:(1)孝不由形相,應出於內心;(2)妻子財物乃身外之物,不足惜之;(3)世間孝不足道,出家方為大孝。

為了立足於中國,佛教遂走向中國化,大力弘揚有關孝道的經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並稱之為"佛門第一孝經"。甚至,從原始佛典《長阿含經》中發展出《盂蘭盆經》,提倡盂蘭盆節,標榜目連救母的精神。

中國佛教認為,孝並非只是事親,其更高層次在於修身養性。出家人不僅僅是為了個人解脫,而是為了救助更廣大的眾生。中國佛教較為推崇菩薩道的思想,正如《華嚴經》所說:

"不為自己求安樂,當願眾生得離苦"。而且,中國佛教更從廣義上提出"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提倡戒殺美德。作道場為眾生祈禱吉祥,為亡靈超度,被當作是最大的孝。

佛教徒身在古廟,心繫父母,時刻為父母求福,這也是孝。佛教徒尊敬師傅,對佛祖誠心,也是孝。如此一來,中國佛教就成了"孝道無邊"。

有關中國佛教專論孝道的文集包括《弘明集》、《廣弘明集》、《鏢津文集》、《靈峰宗論》。特別是宋代契嵩在《鏢津文集》卷三有《孝論》,用極大的篇幅讚揚古代的聖人之孝,"天下之為孝者,吾聖人可謂純孝者也。"該論又把孝分為理和行,"孝有可見也,有不可見也。

不可見者,孝之理也;可見者,孝之行也。理也者,孝之所以出也;行也者,孝之所以形容也。"契嵩論孝,開始把儒釋道三家融匯在一起,他說:

"天地與孝同理也,鬼神與孝同靈也。故天地鬼神,不可以不孝求,不可以詐孝欺。佛曰:

孝順至道至法。"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都有什麼思想主張

法家是從黃老派分化出來,它認為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天性,主張用法術勢 其實是黃老道內家提出的概念 容來加強君主 儒家認為萬物尊卑不同,應該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就像天上的星星,都圍繞著北斗有序運轉一樣。同時人們應互相愛護,只是這個愛因為親疏遠近不同而不同,對自己親人的愛多一些,對沒有血緣關係的少一些 墨家...

道家和墨家的創始人分別是誰,法家,墨家,儒家,道家,兵家的創始人分別是誰

道家 老子 墨家 墨子 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墨家的創始人是墨子.道家是老子 墨家是墨子 法家,墨家,儒家,道家,兵家的創始人分別是誰 法家,墨家,儒家,道家,兵家的創始人分別是誰 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誰?墨子 前476 前390 名翟,魯國人,有說是孔子的同鄉。他自稱 上無君上之能事,下無耕農之難 是...

法家墨家儒家道家兵家的創始人分別是誰

法家沒有明確的創始人。法家是戰國時期產生和發展的以法治為思想核心的乙個學派,它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戰國時期提倡以法制為核心思想的重要學派。漢書 藝文志 列為 九流 之一。其思想源頭可上溯於春秋時的管仲 子產。戰國時李悝 吳起 商鞅 慎到 申不害等人予以大力發展,遂成為乙個學派。戰國末韓非對他們的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