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曾經是交易的貨幣,貝殼的價值是怎麼計算的呢

2021-08-17 04:56:53 字數 1420 閱讀 5129

1樓:非非鴨

貝殼在之前的確是交易的貨幣,並且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使用過的。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在當時沒有錢就只能用貝殼來做了。也並不是所有的貝殼都可以當作貨幣的。

貝殼在古代也叫貨貝,對它的花紋顏色要求都特別嚴格,不是隨便一個貝殼都可以來當作貨幣,要求貝殼精美,光潔,容易讓每個人攜帶,這樣才會更加方便。

但是在古代剛開始並不是全部都用貝殼來交換的,大多數還是用一物換一物,可能是因為當時貝殼還沒有那麼普及,更多人覺得還是拿到實實在在的東西比較踏實,貨貝雖然容易攜帶但是也容易丟失,可能只有在遠行的時候,古代的人才會準備一些貝殼的吧,這樣會減輕一些負擔。

貝殼作為交易貨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那時候天下應該還是公天下而不是家天下,但是離家天下應該也不遠了,因為貝殼作為交易貨幣的存在證明著社會勞動生產力的變化,倘若連飯都吃不飽,沒有多餘的物資去交易,那麼貝殼這又不能吃又不能用的東西,憑什麼會被作為交易的憑證呢?所以說貝殼的出現意味著勞動生產力已經有了階段性的增長,很多人已經可以吃飽飯去思考吃飯以外的事情了。

貝殼相對於傳統的****青銅這些***貨幣,更相當於我們的紙幣和宋代的交子,它的價值並非是因為它本身的稀有程度,而是因為發行他的大部落的實力決定的,有點類似於國債,更多的是一種依靠信譽存在的東西,因為它被當做貨幣,僅僅是因為他比較易用於儲存。

2樓:粉色糖果味的豬豬

貝殼價值肯定是根據,它的稀有程度決定,這些都跟花紋,顏色,色澤有關。

3樓:高中黃老師

貝殼的價值是按照它的大小花紋顏色來計算的,太大的貝殼不好,花紋不好看的貝殼也不好,顏色太普通的貝殼價值不高。

4樓:和藹的小銘

是按照貝殼各種的花紋大小和稀有度來說,越稀有肯定越貴,越常見越便宜

5樓:哦哦家裡人弄

應該看起來品相越好的貝殼,它的價值就越高,用貝殼來當做貨幣去換取其他物品。

6樓:啊洋

能作為交易的貨幣,首先,它不能太大,要便於攜帶,其次它肯定要非常的精美,才不至於隨處可見,而有充當貨幣的價值

7樓:高中陳老師

不知道,但是肯定是有官府和個人的商討來定價的,畢竟當時的貨幣交易還不是很完善。

8樓:abby蕾兒

貝殼越大、越漂亮、顏色越鮮豔代表越值錢,越小越粗糙,代表越不值錢。

9樓:驚鴻一瞥

我不知道,但是我覺得肯定有一個衡量標準,品質越高的肯定越貴。

10樓:199103熊

肯定越好看,越稀有,顏色越不常見的,比較貴。,比較值錢。越大的越值錢,花紋越好看的越值錢。

11樓:浴火方可重生

我覺得應該是按貝殼的顏色,越好看的貝殼所代表的**就越高,換的東西也越多。

貝殼是生活在海浬的嗎?海邊的撿到的貝殼是不是都是空的?珍珠是貝殼產的嗎

貝殼哪能產珍珠,珍珠是蚌產的。當蚌在海床進食中,貝殼張開,受到外來物沙粒,寄生蟲等異物偶爾掉進去,外套膜受到刺激,它就會分泌出珍珠質,把掉進去的異物層層裹住,使其圓滑,逐漸形成珍珠囊 光亮潤澤的外層。養殖珍珠就是根據此原理,運用插核技術將圓形珠植入蚌內,便形成了珍珠。貝殼都是空的,珍珠是人工放到膀裡...

這種貝殼是叫花蛤嗎?這種貝殼是可以生吃的

3級2009 10 10不是花蛤,是血蠔,可以生吃,最重要的就是吃它的血,因為它最好吃的就是裡面有很回多血,很補的,但是身答體不好的最好不要吃,屬於發物的一種,可是熟吃,不用煮,只要用100度的熱水淋一下就可以了,煮熟了血就沒有了,變成黑色的,味道也就不鮮美了,這種貝類最重要的是半生的吃,廣東人大部...

市面賣的貝殼 海螺之類的東西是真的還是人造的,有什麼方法鑑別

也有假的,尤其是非常名貴的。主要的鑑別方法是看貝殼的紋理和重量。是真的,貝殼本來是加工海產品廢棄的東西,有商業眼光的人開發了這種產品,用貝殼做成旅遊紀念品,賣給遊客,很受歡迎。特別是熱帶海洋生物貝殼,又大,又奇特,非常漂亮。貝殼 海螺 又不高 沒必要作假吧 假的還沒見過,但做拋光 打磨 染色等 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