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哪個學派的,荀子什麼學派

2021-07-22 13:05:26 字數 1645 閱讀 5438

1樓:匿名使用者

荀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主要人物,也就是說荀子是儒家學派的,他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不管在何時,所發表的任何言論,到了後世都成為了讓人所學習的榜樣。

荀子的觀點靠近唯物主義,反對天命說,提出人定勝天的思想。在政治方面,荀子認為禮義與法治應該並行,同時主張依法治國;在人性的問題上,荀子主張性惡論,他認為人性有轉化為惡的可能,強調後天環境因素對人的影響。

荀子特別強調學習對人的影響,他認為人的品質都是通過後天的教育和學習獲得的,而且他寫下作品《勸學》就是為了鼓勵人們學習。另外,他在儒家典籍的整理方面也有著相當重要的貢獻,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儒家思想的發展。

2樓:藍楓椿夷

儒家學派,但與孟子不同,荀子主張“性本惡”,因此被儒家正統認為是異端,而且,荀子的學說部分為後來被法家採納。荀子不僅繼承了儒家傳統,更融合了其它哲學傳統,如道家、法家和墨家(莊子,商鞅,墨子等)的思想,加以綜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體系,發展了古代唯物主義傳統,使之為己所用。這也許是荀子容易被誤認為不是儒家的原因。

然而,荀子並沒有因為吸收其它學派的思想而變成非儒學者。事實上,荀子融合其他學派思想的目的是為了發展儒家學說。

現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學、邏輯、政治、道德許多方面的內容。在自然觀方面,他反對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並提出人應順應自然規律才能繁榮發展;在人性問題上,他提出“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性”和“偽”兩部分,性(本性)是惡的動物本能,偽(人為)是善的禮樂教化,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在政治思想上,他堅持儒家的禮治原則,同時重視人的物質需求,主張發展經濟和禮治法治相結合。

在認識論上,他承認人的思維能反映現實。但有輕視感官作用的傾向。在有名的《勸學篇》中,他集中論述了他關於學習的見解。

文中強調“學”的重要性,認為博學並時常檢查、反省自己則能“知明而行無過”,同時指出學習必須聯絡實際,學以致用,學習態度應當精誠專一,堅持不懈。

荀子什麼學派

3樓:直到遇見你天蠍

荀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主要人物,也就是說荀子是儒家學派的,他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不管在何時,所發表的任何言論,到了後世都成為了讓人所學習的榜樣。

荀子的觀點靠近唯物主義,反對天命說,提出人定勝天的思想。在政治方面,荀子認為禮義與法治應該並行,同時主張依法治國;在人性的問題上,荀子主張性惡論,他認為人性有轉化為惡的可能,強調後天環境因素對人的影響。

荀子特別強調學習對人的影響,他認為人的品質都是通過後天的教育和學習獲得的,而且他寫下作品《勸學》就是為了鼓勵人們學習。另外,他在儒家典籍的整理方面也有著相當重要的貢獻,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儒家思想的發展。

擴充套件資料:

荀子在儒學體系中的地位,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理解:

1.荀學具有學術批判精神,具備相容幷包的意識,體現了戰國百家爭鳴走向學術交融的歷史趨勢。無論從哪個角度考察,《荀子非十二子》的學術史、思想史價值應該給予發掘。

2.荀子對儒學經典的傳授居功甚偉。漢代儒學,不僅“禮學”出自荀學,“詩經學”乃至於“春秋學”都與荀學有關。

3.荀子密切關注現實世界的變化,充滿事功精神。荀子講學於齊、仕宦於楚、議兵於趙、議政於燕、論風俗於秦,對當時社會的影響不在孔孟之下。

這說明他在堅持儒學的基本信念的前提之下,還在努力爭取擴大儒家的政治空間。

孔子是什麼學派創始人孔子是哪個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儒家學派是先秦諸子中對後世影響最為廣泛和深遠的乙個學派,由春秋末孔子首創。孔子的言論經門人整理為 論語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儒家學說以 仁 為中心,提倡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崇尚 禮樂 仁義 倡導 忠恕 和不偏不倚的 中庸 之道。政治上主張實行 仁政 德治 重視倫理道德...

儒家學派和道家學派的區別是什麼,學派中著名的除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還有什麼?

佛家是自悟自律。內在思維。適合個人。儒道是適合群體彼此之間的和諧生存。是表面的。區別就像和諧與幸福的區別。佛的重點是放下。儒道的方向和放下是對立的方向。幸福不等於和諧。個人建議 選了佛就不要夾雜儒道。選了儒道就不要選佛。道家 佛家 儒家 有什麼區別?樓上說的太複雜,簡單點說 道家修的是自己,佛家修的...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嗎,孔子是哪家學派的創始人 5

張默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 今山東曲阜 人,祖籍宋國慄邑 今河南夏邑 中國古代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與 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 詩 書 禮 樂 易 春秋 相傳孔子有 三千,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