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風,必偃是什麼意思

2021-05-05 09:11:20 字數 6037 閱讀 4440

1樓:匿名使用者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的意思是:

上層執政者的道德品質就好比是風,平民百姓的道德品質就好比是草,當風吹到草上面的時候,草就回跟著風的方向倒。

這句話出自《論語·顏淵篇》,原文如下: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譯文:孔子回答道:你是乙個主政的人,**還要用殺人的手段呢?上層執政者的道德品質就好比是風,平民百姓的道德品質就好比是草,當風吹到草上面的時候,草就回跟著風的方向倒。

擴充套件資料

注釋:君子:統治階級。

德:德行。

小人:普通百姓。

上:或為尚字,加也。

偃:僕,倒。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這句話講的是以身作則的原則,統治階級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德行,這樣百姓效仿才會有好的榜樣,有清正廉明的縣官,縣里的百姓就會潔身自好。

「上行下效」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國家總是有一種風氣貫穿始終,上層統治階級的作風喜好,直接會影響到下層人民的日常生活。這也從另乙個方面反映了孔子的「人治」思想。

2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為: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原文: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譯文: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來成全有道的人,怎麼樣?

」孔子說:「您治理政事,**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

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3樓:可樂雞

該句出自《論語·顏淵篇》,意思為: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展資料:

《論語·顏淵》簡介:

《顏淵》是《論語》的第十二篇,在《論語》中是比較重要的一篇。其中關於「克己復禮為仁」的記述,是孔子關於什麼是仁的主要解釋。孔子認為,以禮來規定仁、依禮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論語》簡介:

這本書是儒家的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及再傳**編纂而成。是一本記錄孔子及其**言行的書。

主要內容:孔子聰明好學,二十歲時學識就已經非常淵博。他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周遊列國,返回魯國後仍然不得志,於是專心執教。

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教育的先河。執教期間。他曾修《詩》、《書》。

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4樓:光環國際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該句出自《論語·顏淵篇》,意思為: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全文如下:

論語·顏淵篇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

「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

「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

「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

「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

」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只以異。』」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惡;小人反是。」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

「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樊遲從游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

「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

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翻譯:

顏淵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克制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

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歸於仁了。實行仁德,完全在於自己,難道還在於別人嗎?」顏淵說:

「請問實行仁的條目。」孔子說:「不合於禮的不要看,不合於禮的不要聽,不合於禮的不要說,不合於禮的不要做。

」顏淵說:「我雖然愚笨,也要照您的這些話去做。」

仲弓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出門辦事如同去接待貴賓,使喚百姓如同去進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認真嚴肅。

)自己不願意要的,不要強加於別人;做到在諸侯的朝廷上沒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裡也沒人怨恨(自己)。」仲弓說:「我雖然笨,也要照您的話去做。

」司馬牛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仁人說話是慎重的。」司馬牛說:「說話慎重,這就叫做仁了嗎?」孔子說:「做起來很困難,說起來能不慎重嗎?」

司馬牛問怎樣做乙個君子。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

」司馬牛說:「不憂愁,不恐懼,這樣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嗎?」孔子說:

「自己問心無愧,那還有什麼憂愁和恐懼呢?」

司馬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子夏說:

「我聽說過:『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只要對待所做的事情嚴肅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而合乎於禮的規定,那麼,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

君子何愁沒有兄弟呢?」

子張問怎樣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說:「像水潤物那樣暗中挑撥的壞話,像切膚之痛那樣直接的誹謗,在你那裡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

暗中挑撥的壞話和直接的誹謗,在你那裡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遠見的了。」

子貢問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糧食充足,軍備充足,老百姓信任統治者。」子貢說:

「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項,那麼在三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軍備。

」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項,那麼這兩項中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

「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麼國家就不能存在了。」

棘子成說:「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質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儀式幹什麼呢?」子貢說:

「真遺憾,夫子您這樣談論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本質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質,都是同等重要的。

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樣。」

魯哀公問有若說:「遭了饑荒,國家用度困難,怎麼辦?」有若回答說:

「為什麼不實行徹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稅呢?」哀公說:現在抽十分之二,我還不夠,怎麼能實行徹法呢?

」有若說:「如果百姓的用度夠,您怎麼會不夠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夠,您怎麼又會夠呢?

」子張問怎樣提高道德修養水平和辨別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說:「以忠信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於義,這就是提高道德修養水平了。

愛乙個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厭惡起來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這就是迷惑。(正如《》所說的:)『即使不是嫌貧愛富,也是喜新厭舊。

』」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說:「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

」齊景公說:「講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雖然有糧食,我能吃得上嗎?

」孔子說:「只聽了單方面的供詞就可以判決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說話沒有不算數的時候。

孔子說:「審理訴訟案件,我同別人也是一樣的。重要的是必須使訴訟的案件根本不發生!」

子張問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說:「居於官位不懈怠,執行君令要忠實。」

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別人的惡處。小人則與此相反。」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回答說:「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帶頭走正路,那麼還有誰敢不走正道呢?」

季康子擔憂盜竊,問孔子怎麼辦。孔子回答說:「假如你自己不貪圖財利,即使獎勵偷竊,也沒有人偷盜。」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來成全有道的人,怎麼樣?」孔子說:

「您治理政事,**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子張問:「士怎樣才可以叫做通達?」孔子說:

「你說的通達是什麼意思?」子張答道:「在國君的朝廷裡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裡也必定有名聲。

」孔子說:「這只是虛假的名聲,不是通達。所謂達,那是要品質正直,遵從禮義,善於揣摩別人的話語,對察別人的臉色,經常想著謙恭待人。

這樣的人,就可以在國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裡通達。至於有虛假名聲的人,只是外表上裝出的仁的樣子,而行動上卻正是違背了仁,自己還以仁人自居不慚愧。但他無論在國君的朝廷裡和大夫的封地裡都必定會有名聲。

」樊遲陪著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說:「請問怎樣提高品德修養?怎樣改正自己的邪念?

怎樣辨別迷惑?」孔子說:「問得好!

先努力致力於事,然後才有所收穫,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嗎?檢討自己的邪念了嗎?由於一時的氣憤,就忘記了自身的安危,以至於牽連自己的親人,這不就是迷惑嗎?

」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

」樊遲問什麼是智,孔子說:「了解人。」樊遲還不明白。

孔子說:「選拔正直的人,罷黜**的人,這樣就能使邪者歸正。」樊遲退出來,見到子夏說:

「剛才我見到老師,問他什麼是智,他說『選拔正直的人,罷黜**的人,這樣就能使邪者歸正。這是什麼意思?」子夏說:

「這話說得多麼深刻呀!舜有天下,在眾人中逃選人才,把皋陶選拔出來,不仁的人就被疏遠了。湯有了天下,在眾人中挑選人才,把伊尹選拔出來,不仁的人就被疏遠了。

」子貢問怎樣對待朋友。孔子說:「忠誠地勸告他,恰當地引導他,如果不聽也就罷了,不要自取其辱。」

《論語·顏淵》簡介:

《顏淵》是《論語》的第十二篇,在《論語》中是比較重要的一篇。其中關於「克己復禮為仁」的記述,是孔子關於什麼是仁的主要解釋。孔子認為,以禮來規定仁、依禮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關雎》,后妃之德也。樂得以淑女配君子」等如何翻譯

1 戴望舒,浙江杭縣 今餘杭 人,中國現代派詩人。雨巷 是其成名之作,並由此獲 雨巷詩人 的稱號。2 再別康橋 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寧人,現代詩人 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詩人。3 大堰河 我的保姆 作者艾青,浙江金華人,現代詩人。6 史記 西漢司馬遷著,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原名 太史公書 共一百三十篇...

lol德瑪西亞之翼和大嘴怎麼樣,LOL德瑪西亞之翼和深淵巨口哪個強勢?大神給個建議。

因為她定位的問題 雖然是歸類為adc 但是大招 和 其他一些技能的搭配 個人感覺作為adc不是很好用 如果用她上單可以虐的很多近戰上單沒脾氣 上單對拼很佔優勢 一套技能打完開大能秒殺脆皮 大嘴的q被動的攻速提公升 w 最大生命的魔法傷害 和vn的w 同樣是非常強的站樁被動 還能加射程 開了w的大嘴 ...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

意思是 如果以強權手段的行政權力 政策法令來管理乙個國家,使其子民隨順,以壓服的方式採用強硬的刑罰來約束,使之達到所謂的 安分守己 只不過是讓人隱藏了一顆不知羞恥的心。出處 為政 為政 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內容涉及孔子 為政以德 的思想 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 學習與思考的關係 孔子本人...